董辉 姜明 张秀彦 冯霞平 沈阳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慢性疾病。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社会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的发病率日趋上升。本文通过对沈阳市20-59岁成年人骨密度情况的调查研究,了解沈阳市成年人骨密度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方法。为骨质少孔及骨质疏松人群的筛查与预防以及开出“个性化运动处方”提供了科学依据,对促进沈阳市20-59岁成年人骨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
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沈阳市国民体质监测中心进行跟骨骨密度定量超声测量的 3828名受试者,其中女性为2131人,男性为1697人。
(二)研究方法
1.超声骨密度测量
超声骨密度测量采用韩国 Osteosys公司生产的SONOST 2000 超声骨密度仪。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按照WHO建议的诊断标准,T≥-1为骨质正常,-2.5<T<-1为骨质少孔,T≤-2.5为骨质疏松。
2.数据统计处理
对所得的数据均使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一)成年人骨密度评价结果
骨密度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是测定骨骼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把骨密度划分为三个等级,即骨质疏松、骨质少孔和骨质正常。
沈阳市20-59岁成年人骨密度现状统计结果如表1:
如表1所示,总体上骨质正常的为74.27%、骨质少孔的为25.42%、骨质疏松的为0.31%。
在四个年龄段中,骨质正常比率依次递减,骨质最佳阶段在20-29岁;骨质少孔比率依次递增;骨质疏松人数比率在四个年龄段所占比例相对比较稳定。
(二)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成年人骨密度评价结果(见表2)
比较表1、表2,男性骨质正常的情况在20-29岁、30-39岁这两个年龄段要好于总体水平,在40-49岁、50-59岁这两个年龄段略差于总体水平。骨质少孔现象在20-29岁、30-39岁这两个年龄段要好于总体水平,在40-49岁、50-59这两个年龄段上要差于总体水平。
在骨质少孔方面,20-29岁年龄段男女性之间的比较,女性骨质少孔的比例要远高于男性骨质少孔的比例,高出近三分之一;40-49岁年龄段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比较,男性这个阶段骨质少孔的比例也要远高于女性骨质少孔的比例。其它两个年龄段即30-39岁、50-59岁男女的骨质少孔比例基本保持一致。
表1 不同年龄段骨密度评价样本人数分布情况(N=3828)
表2 不同年龄段男性骨密度评价样本人数分布情况(N=1697)
女性骨质少孔所占比例从20-29岁、30-39岁两个年龄段的相对平稳到40-49岁、50-59岁这两个年龄段的大幅度增加,这可能跟女性这个年龄段的更年期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鼓励和引导市民进行定期的骨密度检测,特别是骨质少孔及骨质疏松的人群。
(二)对于久坐性质工作的人群、以及哺乳期、绝经期的女性应该适当的进行一些力量练习以及户外运动,以减缓骨量的流失。
(三)成年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在温和的阳光下日晒、多关注有关骨健康的科普信息,以预防骨质少孔以及骨质疏松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