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奈
从书商到摄影天才
1860年,美国人迈布里奇30岁,经营着一家书店。这年夏天像往常一样,某一日他托哥哥照看店面,自己外出进货。谁知,这次外出永远地改变了他自己,也改变了世界。
路上有一段下坡,马车突然加速,结果转弯时不慎撞到一棵树。迈布里奇因惯性被抛向空中,飞落下来时头撞到了石头,虽然紧急抢救后命保住了,但在医院持续昏迷了9天。
车祸损害了他的健康,视力严重下降,嗅觉、听觉和味觉丧失,还有癫痫发作,但最大影响是改变了他的个性。以前迈布里奇和蔼开朗,有敏锐的商业头脑。车祸之后变得爱冒险,脾气古怪,喜怒无常,后来还杀了妻子的情人(最终以“自卫杀人”为由而免刑)。
最不可思议的是,迈布里奇身体恢复后竟然变成一个天才。他放弃了图书经营,去英国专门从事摄影行业,最终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摄影师之一。同时他也是一名多产的发明家,车祸前没有一项专利,但车祸后的20年,他申请了至少10项专利。
1877年,他把摄影和发明结合起来。当时他一位朋友相信马能飞,准确地说,马急奔时四脚会同时离开地面。但迈布里奇不相信,并试图用自己的摄影特长来证明。
他在赛道上并排放置了12台相机,分别由一根横过道路的绳子控制。当马奔跑撞到绳子时,相机快门就被触发,拍到了12张连续照片。从照片能看到,马疾驰时四蹄离地,会短暂地停留在空中。并且,他把这些照片放到在光源前面旋转的玻璃盘上,就成了《骑手和奔跑的马》,也是人类史上第一部“电影”。这为后来爱迪生发明电影提供了灵感和基础。
从医生到音乐天才
美国还有一位骨科医生奇科里亚,1994年42岁时被闪电击中,改变了他的一生。当时他在纽约一处公用电话亭打完电话准备离开,刚迈出一步,就被闪电贯穿身体。强大的电流瞬间击倒了奇科里亚,他心脏停止了跳动。万幸的是,他后边一位排队等候打电话的女士恰好是重症护士,紧急抢救了他的生命。除了脸和左脚被电流烧伤,其他无大碍。
身体恢复后,刚开始他部分记忆遗失,并且浑身无力,懒洋洋提不起劲,但三个月后记忆和体力就全部恢复正常,还照常去医院上班,表面上与以往似乎一模一样。但内心里,奇科里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起初,他产生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持续两三天、听钢琴曲的欲望。后来他买了一架钢琴开始自学弹奏,先演奏别人的乐曲,很快就开始即兴创作,并把它们写了下来。但是,连他自己也不知道创作的乐曲来自于哪里,只是因为脑海里“听”到了大量的钢琴曲,并把它们演奏出来,写下来而已。
这是非常蹊跷的,医生也无法解释。被闪电击中前,奇科里亚对音乐没什么特别爱好,但后来他却用了毕生的时间投入到音乐事业。2007年,他首次登台演奏了自己创作的钢琴曲《闪电奏鸣曲》,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之后他的音乐创作和演奏一直没停过,音乐成就也得到了各种杂志、电视等媒体的肯定。如今他既是一名钢琴家,又是作曲家,当然还是一位执业外科医生。
从按摩师到美术天才
相比之下,另一位美国人萨尔金转变为天才的过程,显得稍微漫长些。
萨尔金出生在医生之家,长大后获得医学博士学位,29岁时开了一家脊椎推拿诊所。但6年后,他不幸患上耳鸣,对声音异常敏感,也饱受痛苦。一年后为减轻痛苦他做了手术,但手术后不幸又遭遇小脑出血,随后又遭遇中风。醒来后,萨尔金一只耳朵彻底聋了,视线破碎难聚焦,平衡感丧失。他的大脑因手术而永久地改变了,部分细胞被切除以减轻病痛,而保留的神经元必须建立新连接,才能使大脑机能重新运转。
萨尔金的生活再难维持原样,但对画画产生了异常兴趣,并且与中风前他所画医学草图之类的完全不一样。他的新作品类似于扭曲的卡通脸,有时是符号的重叠。在流行文化和漫画的影响下,这些作品不断涌现,就像他头脑连接到某个未知的艺术宝库,艺术作品像活水一样源源不断流出来。
萨尔金的第一个创作灵感来源于他家里的仙人掌,但最后成品却是极其抽象的。后来他的作品被美国《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刊登,售价基本都达到1万美元左右,有的更高,甚至达千万美元。
突发天才综合征
类似于这样的天才,他们都患有“突发天才综合征”。这种病使人在大脑损伤或疾病后产生一种特殊能力,但非常罕见,目前整个地球上仅有25例被证实。
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与迷幻药的效果相似。迷幻药能提升大脑里“快乐激素”——5-羟色胺(又称血清素)的水平,增强人的通感,使多个皮层区域被同时激活,之前相互独立的感觉区域被连接起来。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比如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会有形象,冷暖会有重量,等等。当大脑受伤时,已死的和将死的细胞会释放血清素到周围组织,仿佛迷幻藥一样,促使大脑不同区域建立起新连接。人的通感得到增强,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发生了紧密的联系,新的艺术创作或许就借此诞生。比如萨尔金把自己的艺术创作比作一种本能,任何进入他大脑的信息,不论声音、色彩、感觉,他都能用曲线、符号、交叉图或重叠图像来表达。
第二个原因,与大脑左右半球的分工有关。一般来说,大脑两半球专注于不同的任务:右脑擅长创新,是创造力的源泉;左脑则长于逻辑推理,是言语的中心。通常情况,左脑是主导的大脑区域,往往较强势,会压制边缘化、不合逻辑的思维想法,避免正常生活受影响。如果左脑的强势被削弱,右脑的创新就会更多涌现出来。
这一假设得到了验证。神经学家对“白痴天才”一类的艺术家大脑进行了3D扫描,发现其左半脑发生了病变,语言和社交能力遭到削弱。于是右脑似乎得到解放,大量创新的艺术作品问世。这在其他几项研究中也得到了支持。某些健康志愿者,被要求暂时降低左脑活动,增加右脑活动,也因此他们的创造灵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发。
另一方面,当语言和社交能力遭削弱时,一个人往往表现出孤独症、自闭症的症状。事实上“突发天才综合征”患者基本都有自闭症,表现形式各异,有的是社交出现问题,有的表现为强迫症,有的表现为对某种兴趣爱好的极度关注。
当然,科学家研究“突发天才综合征”,并不意味着鼓励人们使大脑受创,而是希望能解开隐藏于天才内心世界里的神秘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