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荣华 方业香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现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对临床护理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医院ICU病房护理工作的要求,ICU患者具有病情危重、反复性高等特点,患者在生理和心理双方面需要承受较大痛苦和压力[1]。因此,强化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以往研究仅对常规护理效果进行说明,本次研究我科室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持续性人文关怀,分析其对ICU护理质量及ICU患者的影响,并进行详细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ICU收治的100例患者纳入研究范围,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均为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3~65岁,平均(46.25±1.52)岁;疾病情况:脑出血22例、重度颅脑损伤15例、急性心肌梗死13例。实验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3~66岁,平均(47.65±1.22)岁;疾病情况:脑出血20例、重度颅脑损伤20例、急性心肌梗死10例。在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心理疏导、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结合持续性人文关怀,具体如下(1)进入ICU前的人文关怀:护理人员要为患者家属介绍医院情况,如病房环境等;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入住ICU的必要性,转变患者对ICU病房的错误理解。(2)进入ICU后的人文关怀:及时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另外还可以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音乐缓解紧张等情绪;可将床单、灯光调整为暖色系,营造温馨环境;定时为患者翻身,及时调整卧床角度;另外护理人员要尊重患者生命,若患者出现放弃治疗的心理,应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了解患者放弃治疗的原因,并告知其应珍惜自己的生命,积极面对治疗;使用隔帘为患者打造私人空间,保护患者隐私。(3)离开ICU时的人文关怀:责任护士负责护送患者回到普通病房,护送前为患者做好保暖工作,平稳搬动患者,并详细叮嘱患者家属注意事项,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和护理。
1.3 观察指标分析 (1)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治疗配合率以及医疗纠纷发生率。(2)通过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2]对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进行评价。
2.1 组间观察相关指标情况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治疗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且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对照(n,%)
2.2 两组护理前、后负性情绪变化对照 护理前,两组SAS、SDS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指标都明显降低(P<0.05),且实验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指标对照分)
ICU是医院特殊病房,主要收治病情危重、发展快速的患者,采用的是全封闭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要求高.以往ICU护理工作中,主要为患者开展常规护理,虽然发挥一定的护理效果,但还是无法满足患者对高质量护理的需求。随着人本理念深入医疗服务中,近几年来,渐渐在ICU病房中应用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旨在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治疗期,提升预后[3]。
本次实验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措施,分别在入ICU病房前、进入ICU后和离开ICU时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治疗配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且观察组医疗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效证明,持续性人文关怀护理对提升ICU病房护理质量、降低医疗纠纷有积极作用。另外还可以有效改善改善ICU患者负性情绪,促进其康复。
综上所述,持续性人文关怀可有效提升ICU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及患者负性情绪,有效促进患者康复,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