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着力解决内江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内江市医保局落实“三确保”,狠抓医保扶贫助力乡村振兴。一是确保贫困人口参保全覆盖。与市扶贫办衔接稳步推进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办理医保参保手续。截至目前,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参保人数19.34万人,贫困人口参保率100%。二是确保信息化服务水平提升。完善“两微一端”建设,参保人员可查询医保政策和个人参保信息,并对建档立卡人员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提供医疗服务。三是确保贫困人口待遇落实。实现建档立卡人员住院,不缴纳住院预付费,建立“一站式”报销服务流程。截至今年5月,全市贫困人口在县域内住院共3.56万人次,住院总费用10441.50万元,医保共计报销8835.86万元,大病保险报销53.40万元,确保贫困患者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费用不超过10%。
(本刊通讯员)
为充分发挥就业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甘孜州立足实际,在全州18个县325个乡镇,实行“州、县(市)、乡(镇)”就业扶贫挂图作战,围绕工作目标,强力推进就业扶贫工作。一是围绕目标制清单。逐级制定目标责任清单,将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自主创业、公益岗位兜底安置、企业与专合组织吸纳、劳务输出人数等纳入作战图,并突出动态管理,做到数据精确、底图精细、施策精准、监管精实。二是分级负责抓落实。实行“责任+目标+进度”工作制,压紧压实州、县(市)、乡(镇)三级工作责任,形成州抓统筹指导、县(市)抓组织实施、乡(镇)抓落地落实的三级联动工作格局。三是研判督导促实效。针对全州就业扶贫中劳务输出难、技能培训全覆盖难等难点,分析梳理问题短板,改进工作措施,开展分类指导,督促指导各县(市)按质按量完成目标任务。
(本刊通讯员)
雅安市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针对需要照顾家庭、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通过“厂房式、合作社、居家自营”三种模式,打造了一批就业扶贫车间,突破就业难题,开辟就业扶贫新路子,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一是“厂房式”就业扶贫车间。组织企业依托自有厂房、生产经营场所或利用乡镇、村集体的闲置房屋等方式设立生产点,引导周边村民特别是贫困家庭劳动力参加生产加工技能培训,集中从事产品加工等业务。二是“合作社式”就业扶贫车间。通过合作社引入企业,促进贫困家庭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三是“居家自营式”就业扶贫车间。结合各县当地农林资源,在农家庭院、民居小屋等设置居家加工式的就业扶贫车间,为贫困家庭劳动力居家就业创业创造条件。目前,全市共建设就业扶贫车间15个,辐射贫困村27个,带动贫困户108户,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134人,人均收入1600元/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