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培育农村电子商务技术村官运作模式研究

2018-10-31 10:50陈丹施莉史涛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农村电子商务运行机制

陈丹 施莉 史涛

摘要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市场逐渐壮大,呈现出一片“蓝海”态势。本文根据基金项目“基于社会化媒体的农村电商运营创新项目研究”,通过农村市场调研和材料分析,發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人才严重匮乏。基于农村市场电商技术人才留不住和培训难等问题,本文提出农村地方和高校协同培育技术村官的运行机制,以达州市通川区二龙村为例分析农村电商技术村官的具体培育过程,并为更好地培养和保留技术村官提出了值得借鉴的配套实施措施。

关键词 农村电子商务;技术村官;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280-02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建设,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地方规范发展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等功能服务;鼓励地方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农业技术推广联盟,培养新型农业技术人员;鼓励高校毕业生、农业科技人员等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业创新。以上都说明了国家重视农村人才培养,其中包括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

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显示,截至2016年末,全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31 422万人,其中年龄≤35岁有6 023万人,年龄36~54岁有14 848万人,年龄≥55岁有10 551万人。因此,从事农村生产经营的人员总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

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农村地方和学校协同培育电子商务技术村官的运行机制,借助高校教师团队研究,根据学生生源地,发展一批技术村官,对接县域乡镇地方政府资源,进行电商运营远程指导,帮助解决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工作量大且难、引进人才留不住、培训效率低等问题,为农村市场培养一批电子商务技术村官。

1 农村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1.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农村电子商务是指在农村地区发生的与农村有关的电子商务活动,是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行的重要途径。据《中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2016—2017)》显示,农村网民规模达2.01亿人,农村网络零售额达8 945.4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5 88.7亿元,拥有832万家农村地区网店,1 311个淘宝村,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活动在全国已投入125亿元,覆盖756个县,1 051个县级运营中心,5万个村级电商站点,服务涉及275万贫困户。随着活动的大力开展,县级运营中心和乡村服务站的覆盖面将进一步扩大。商务部还支持15个省建设了304个农产品仓储冷链中心,联合15家知名电商平台开通电商扶贫频道。但是,随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缺乏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农村电商在营销、运营、设计等各个岗位、各个层次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才缺口,高端复合型人才尤为欠缺[1]。

1.2 农村电子商务人员利用现状

从外部环境来看,城乡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农村缺乏公共设施和生活工作配套服务,引进农村市场的电商人才队伍发展基础不牢,人员不稳定。

从内部条件来看,农村当地人才培育缺乏针对性、规范性、有效性。若培训本地农民成为电商人才,则面临着培训成本高,培训效果差等问题。此外,农村电商师资水平较低,实训、创新创业、信息化手段等基础条件薄弱,社会资源参与机制不完善[2]。

2 校地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分析

2.1 农村方面

国家及社会各界重视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从政策、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大力扶持农村发展,因而农村电商发展拥有较好的资源。在农村电商发展中,引进的电商人才队伍不稳定,当地人才培训效率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农村能够给技术人员提供较大的空间,边学习,边实践,能够让学生建立起和农产品、农民的联系,有利于其利用农村电商市场的一手资料来制定更加完善的农村电商销售和推广计划。

2.2 学校方面

在高等院校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方面,一方面高等院校拥有专业的师资队伍、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大量的电子商务人才,另一方面,高等院校需要加强同市场接触,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农村电商社会实践和项目实训中提高综合能力。

3 校地协同培育农村电子商务技术村官运作模式分析

校地协同培育农村电子商务技术村官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农村电子商务技术村官由高校大学生组成,主要涵盖电子商务、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农村公共事业服务、公共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大学生在高校拥有专业的师资力量和仿真模拟实训平台,具有良好的商务运营技能、技术推广知识和社会资源,但是在掌握丰富课本知识的同时缺乏实践应用。因此,高校大学生可以根据户籍所在地,一方面到农村进行假期短期实践,收集当地信息,整合当地农村特色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通过远程协助完成市场运营、农产品推广等工作[3]。

技术村官主要以远程指导为主和现场指导为辅完成农村电商服务工作。在地方政府提供的项目资金、技术和配套设施建设等资源的驱动下,高校大学生主要通过远程技术实现农产品推广营销、新媒体运营、电商培训、农产品社会化引流等工作,适时进行农村实地调研、现场培训等工作。远程指导和现场指导均有利于信息和资源互通互融,实现更好地为农村市场服务。

4 农村电子商务技术村官实例分析

达州市通川区安云乡二龙村是散落在高山云雾间的偏远村庄,平均海拔800 m,距城镇13 km,全村逾200户,共715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留守农村的大多数为老弱病残。因此,服务于农村发展的人才严重匮乏,面临着引进人才留不住、培养当地人员效率低等问题,贫困一直制约着该山村的发展。

按照“十三五”规划精准扶贫工作,二龙村要脱贫奔小康,急需帮扶。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对口帮扶达州市通川区完成脱贫攻坚工作,双方领导就二龙村实际情况,经过座谈,实地调查给出了一定的扶贫方案。调研发现二龙村以种植业为主,根据气候、土壤和目前已有的经济作物,决定主要规模种植红辣椒、花椒、巴山脆李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扶贫工作中包含电商扶贫,学院根据二龙村电商人才匮乏等问题,结合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口专业,在在校学生中发展培养一批电子商务技术村官,具体措施如下。

学校2015级电子商务专业4名学生担任电子商务技术村官角色,根据二龙村情况,采用远程指导和现场指导对二龙村电商发展进行规划。在远程指导中,学生主要完成的工作包括:一是指导二龙村负责人拍摄当地村貌村品实景;二是申请搭建扶贫微信公众号——成信大通川对口帮扶平台,该公众号主要包括二龙村具体情况、贫困户信息、帮扶入口、党政关爱以特色农产品信息发布等信息;三是公众号最新消息推送,前期日常维护;四是在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推广、农产品销售社会化引流等;五是根据二龙村实际情况,结合扶贫工作,和教师参与讨论乡风乡貌建设、当地特色农产品或旅游服务策划开发等工作;六是解答村民的关于电子商务疑难问题。

在现场指导中,学生跟随教师到二龙村进行实地指导,学生们主要工作包括:一是将微信公众平台部分任务移交当地负责人,并培训使用方法和技巧;二是拍摄当地村貌村品图片,收集农民朋友反馈信息;三是根据当地特色产品或服务,策划宣传推广活动;四是普及电子商务商务知识,培训新媒体平台选择和使用方法;五是解答村民的关于电子商务疑难问题。

二龙村通过扶贫工作、基础设施改造建设、技术资金支持、旅游开发、电商扶贫等措施收效显著,目前二龙村在脱贫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好。

在二龙村扶贫工作中,学生在校担任农村地方技术村官,通过远程指导和现场指导完成电商工作。该运行模式一方面解决了农村电商发展中引进人才留不住、培训当地人员效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也让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既不耽误学业,又在校外项目工作中获得实践经验,学以致用,感受“三农”发展,提高成就感。但是该模式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各级政府部门也应当做好基本配套设施建设。因此,下文提出从政策支持、资金补贴、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来完善农村技术村官的培养模式。

5 技术村官培养的配套措施

校地协同育人的方式需要采取一定的配套措施,技术村官的培养才会更加顺利,根据上文提出的运作模式,本文提出如下4个方面配套措施。

5.1 加强农村电子商务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历来重视农村市场发展。2016年,国务院扶贫办等十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电商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提出了电商精准扶贫的系列政策,其主要涉及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电商人才培训、依托电商就业创业、电商扶贫示范网店建设等。国家应出台资金补贴、奖励以及技术支持等政策,不仅可以鼓励高校大学生参与到农村电商技术村官工作中,而且能够促进高校技术村官毕业后长期为农村市场服务。

5.2 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发展不能仅靠电子商务,完善的配套设施建设才能保证农村市场繁荣发展,包括道路交通、电路、移动网络、宽带、无线网络、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等方面。一方面可以保证高校技术村官通过远程技术完成农村电商培训指导、农产品社会推广、农村市场流量引入等工作;另一方面,也能满足农村电子商务中物流、信息、资金、产品正常流通的需要[4]。

5.3 完善农村电商课程体系

传统的电子商务课程体系不能满足农村电商技术村官培养的内在要求,针对高校和学生情况,适当增加农产品销售、农产品物流管理、新媒体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课程,使农村电商课程体系满足市场需求。校方可以增开农村电商选修课程,如农产品网络营销、农产品电商运营、农产品物流等课程。此外,还可以在既有的电子商务课程内容中增加农村电商专题知识[5]。

5.4 加强农村电商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师资水平关乎农村电商技术村官培养质量高低,同时决定着农村电商技术村官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的选择。因此,参与技术村官培养的高校教师应当具有较好的电商和农业相关知识。教师通过校内培训和校际交流完成常规培训,高校还要鼓励教师深入农村电商企业学习,鼓励教师深入农村地区进行实践调查。同时,提倡教育主体合作办学,积极建设兼职教师、实践指导教师队伍,以提高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能力,更好地满足农村电商技术村官培养过程中的各项教学需要。

6 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电商技术村官培养能够为农村电商市场的发展提供重要力量,协助解决农村电商发展工作量大且难的问题,为农村市场发展补充新鲜的技术力量,为后期业务发展提前做好准备。农村地方和学校协同培育技术村官,极大地发挥了高校大学生人才资源的作用,有力地解决了农村地区技术人员留不住、培训当地人员效率低等问题。但是,单纯的校地协同培育技术村官的方式还不能满足农村对人才的需求,因而应拓宽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路径,提高农村电商人才培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7 参考文献

[1] 赖玲玲,何晓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人才培养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6,38(12):173-175.

[2] 钱俊,蒋良骏.村园企校协同培育农村电商人才的机制研究[J].中国商论,2017(4):191-192.

[3] 汲朋飞,郭利朋,杨英茹,等.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专家在线指导平台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4):232-234.

[4] 杨波,刘成玉.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与农民职业教育培训[J].农村经济,2013(1):111-114.

[5] 邓泽国.借鉴发达国家远程教育经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4):303-308.

猜你喜欢
农村电子商务运行机制
在线家庭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的构建、运行与保障
淮安洪泽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模式
油田企业清洁生产初探
农村电子商务下电商企业物流运作模式思考
政治生态视域下我国政协协商民主的创新对策探讨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新余广电新媒体的探索与实践
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建议
高职土建类专业产教创深度融合机制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