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椒17大棚冬春特早熟抗逆栽培技术解析

2018-10-31 10:30喻菊霞
南方农业·下旬 2018年6期

喻菊霞

摘 要 苏椒17是一种早熟长灯笼形辣椒,适宜在皖西南地区春季保护地栽培。为了推动苏椒17种植产业进一步发展,有关农业部门提出了大棚冬春特早出抗逆栽培技术,大大提高了苏椒17的产量,对皖西南苏椒17种植产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基于此,对苏椒17大棚冬春特早熟抗逆栽培技术进行分析。

關键词 苏椒17;大棚抗逆栽培技术;冬春特早熟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8.011

苏椒17是皖西南重要的辣椒种植品种。为了丰富辣椒品种,从2015年始,安庆地区引入苏椒17号,现在大棚春早栽培已经有了一定规模。苏椒17是湘研系列,苏椒系列特早熟品种中表现较为出色,2015年每667 m2总产量平均3 150.9 kg,比对照苏椒5号增产1.7%。由于苏椒17植株生长旺盛,植株高度为60 cm,开展度为55 cm,果实呈现出长灯笼形、绿色、微辣,辣椒果实长度在

10 cm以上,宽度在4.5 cm以上,果形指数为2.1,果肉厚度为2.7 mm,平均重量在44 g以上[1-2]。近些年,苏椒17大棚冬春特早熟抗击栽培技术在皖西南各大种植县开展试验,每667 m2经济效益为2.42万元以上,大大提高了当地辣椒种植效益,值得进一步推广。

1 苏椒17的生长环境要求

1.1 基本条件

苏椒17种子发芽温度在20~30 ℃,通常在15 ℃以下无法发芽,在指定温度下变化温度条件可以促进发芽。幼苗期间最佳的气温、低温为28 ℃和30 ℃,如果气温或地温差距过大,幼苗会停止发育,温度不在15~30 ℃内会影响茎叶和花芽分化,所以通常要将大棚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 ℃;夜间温度控制在18~20 ℃。在开花阶段,白天的温度为20~27 ℃,晚上温度控制在15~20 ℃,最大温度幅度不得超过5 ℃,否则会影响植株正常发育和授粉结果,出现落花落果等问题。在整个栽培期间,昼夜最大温差必须要控制在15 ℃以下,即使是在冬季,最低温度也不得低于12 ℃[3]。

1.2 光照

苏椒17对光照要求并不是很高,如果光照过强会直接影响辣椒生长,也会引发日灼病。如果光照过弱会出现徒长和落花落果问题,所以每天间接光照2~3 h即可。日照长短要求并不高,但没有强光的条件下可以延长光照时间,有利于果实快速生长发育,提高辣椒产量。

1.3 水分

苏椒17根系并不发达,所以不耐劳、不耐旱。如果土壤过于潮湿会影响正常发育。幼苗期间需要控制水分保障幼苗扎根,避免徒长;在开花坐果期间将大棚水分控制到田间持水量55%即可,地面见干见湿。空气湿度控制在70%~80%,如果湿度过高,易引发病害,授粉困难;温度过高会影响开花着果。

1.4 土壤

苏椒17适合在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栽培,需要土壤输送肥沃、透气性好、含盐量低。对氮钾肥需求量较高,通常氮、磷、钾肥的比例为2∶1∶2。

2 壮苗培育

2.1 种子处理

在播种之前需要晒种,选择一个晴朗的天气,将种子暴露在阳光下晒1~2 d,这样可以提高发芽率。之后采用2份开水和2份凉水混合,水温控制在55 ℃左右,将种子浸入水中并不停搅拌,保持10 min(水温不得有太大变化)。在温水浸泡完毕后,可以再用清水浸泡3~4 h,加入10%磷酸三钠浸泡15 min,这样可以钝化病毒,也可以采用1%高锰酸钾浸泡30 min,杀死炭疽、早疫等病菌,在药浴之后必须要将种子清洗干净[4]。

2.2 浸种催芽

在种子消毒并清洗之后,需要在30 ℃温水中浸泡4~6 h

并捞出,用清水冲洗到种子外表没有黏液,将水分淋干,采用干净的湿纱布将种子包裹好,并放入25~30 ℃

的空间下保温催芽,种子露白即可播种。

2.3 育苗

育苗主要是采用电热温床营养钵育苗,可以将田园土、腐熟优质有机肥(均50%)作为营养土,并在每1 m2的营养土中加入50%多菌灵80 g,搅拌均匀,每个钵可以播种1~2粒种子,边播种边覆盖,覆盖土层厚度为1~2 cm,并在播种完毕后覆盖一层地膜保温。

2.4 苗期管理

在标准温度下,通常一周的时间即可出苗,待到苗齐之后即可去掉地膜,再持续1周即可进行正常管理。待到幼苗生长出了2~3片真叶,就要一苗一钵。在苏椒17育苗期需要以保持温度为主,但也要避免温度过高而徒长。在定植前10~15 d内浇水,并通风降温,白天温度这时可以降到20 ℃、夜间温度为10~12 ℃,这时植株高度在25 cm以下,有7~8片真叶子,茎粗0.5 cm以上。

3 整地起垄

在整地起垄过程中,需要施加腐熟的鸡粪,每

667 m2施加量为3 000 kg,其中要加入50%三元素复合肥

60 kg。在定植之前的2~3周内,需要构建内置式反应堆,采用大小行种植模式,一垄双行,大行宽度为80 cm、小行宽度为60 cm。内置式反应堆建造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在定植前在小行下开沟,沟宽和小行相同,通常在70 cm左右,沟深在12~20 cm,沟长与小行长度相同,起土分放在两侧,并添加一定量的玉米秸秆,保证铺匀压实,厚度控制30 cm左右,沟两头漏出秸秆10 cm,这样可以提高溶氧量,在秸秆填整完毕后,需浇水湿润秸秆,并在2~3 d

后找平起垄,秸秆土层的厚度控制在15~20 cm。

4 肥水管理

在缓苗到开花前,需要适当增加一定量的水分,从而保证植株稳定生长,如果土层过于干旱需要浇水,以滴灌为主,从而提高地温。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在每667 m2加入氮、磷、钾各10 g,此时最好不要用复合肥,否则易降低地温,浇两次水施加一次肥,平衡肥和高钾肥交替使用,这样可以提高植株抗性、避免落花,切记不可大口浇灌。

5 植株调整

苏椒17栽培主要是采用吊蔓双杆整枝法,并将下侧枝抹掉,2个二级侧枝分出4个二级侧枝则全部保留,4个二级分枝上出现的侧枝只需要保留一个强壮的枝条即可,其余的全部剪掉。这样在整枝完毕后,每株上只保留了4条结果枝。并将植株上的病叶子、老叶子摘除。为了避免植株落花落果,可以采用番茄灵浸花或涂抹花柄,这样可以减少落花落果率。

6 病害防治

猝倒病主要是采用30%多·福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立枯病在病发前可以采用75%百菌清、70%敌克松防治600倍溶液预防,如果是发病后,则采用草木灰,并将病苗清除;炭疽病可以采用25%咪鲜胺乳油1 000倍喷雾防治;辣椒疫病可采用50%烯酰吗啉800倍液防治;灰霉病主要喷洒20%嘧霉胺600倍液以及50%速克灵防治。红蜘蛛、茶黄螨采用73%克螨特1 000倍液防治;蚜虫采用7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防治。

7 结语

为了提高苏椒17的产量,需要从多个方面加强栽培与管理,包括基本条件、壮苗培育、整地起垄、水肥管理、调整植株、病虫害防治等。

参考文献:

[1] 王莉娟,孙曰轩.设施辣椒新品种苏椒17号示范效果及主要栽培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4):156.

[2] 李英,卢绪梁,唐懋华.薄皮辣椒新品种“苏椒17”[J].蔬菜,2015(11):73-74.

[3] 戈伟,王述彬,潘宝贵,等.苏椒17号的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辣椒杂志,2015,13(2):12-13.

[4] 刘芳,朱恒利,刘春霞.苏椒17大棚冬春特早熟抗逆栽培技术[J].农技服务,2013,30(11):1199-1200.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