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益福 范可地
摘要 细菌性条斑病是浙南地区晚稻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晚稻产量。为了探索有效控制该病的化学防治药剂,2017年在连作晚稻上进行了20%噻唑锌悬浮剂及其复配剂等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悬浮剂及其复配剂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防效均达80%以上,是当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的首选药剂。
关键词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20%噻唑锌悬浮剂;防效;浙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116-0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属国内检疫对象,是浙南地区晚稻主要的“二病”之一。浙南地区晚稻生产期间多台风暴雨天气,致使该病常在晚稻上大面积发生,严重影响了晚稻产量[1-2]。为了探索有效控制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危害的化学防治药剂,2017年在连作晚稻上进行了20%噻唑锌悬浮剂及其复配剂等防治细菌性条斑病药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在瑞安市汀田街道某种粮大户的连作晚稻田进行。试验地田块平整,稻株生长一致,供试水稻品种为甬优1540。
1.2 供试药剂
供试药剂为20%噻唑锌悬浮剂(碧生,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碧锐,浙江新农化工有限公司)、2%春雷霉素水剂(春雷霉素,日本北兴化学株式会社)、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噻霉酮,陕西西大华特实业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20%噻唑锌悬浮剂1 800 mL/hm2(A)、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600 mL/hm2(B)、2%春雷霉素水剂2 250 mL/hm2(C)、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D),以不施药作为空白对照(CK)。每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为30 m2。
第1次施药在细菌性条斑病发病初期(9月16日),此时正值水稻破口期;第2次施药时间在9月23日,此时正值水稻齐穗期。采用试验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喷雾防治,兑水量450 kg/hm2。
1.4 调查统计
试验采用定点调查方法,每小區固定调查4个点,每个点4丛水稻,每株水稻调查上部2张叶片。施药前(9月15日)调查每小区水稻叶发病率和病情指数,第1次施药后14 d(9月30日)、21 d(10月7日)分别调查每小区病叶率和病情指数,根据施药区和对照区病情指数的差异,计算防治效果。
细菌性条斑病病情分级标准:0级,叶片无病斑;1级,发病面积1%以下,仅有小点状半透明病斑;3级,发病面积占1%~5%,叶片有零星窄条病斑;5级,发病面积占6%~25%,病斑较多;7级,发病面积占26%~50%,病斑较密;9级,发病面积占51%以上,病斑密布,叶片变橙褐色,卷曲、枯死[5-6]。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第1次药后14 d,处理A、B、C、D的防效分别为91.7%、86.9%、83.0%、75.2%。其中,处理A防效最高,比处理B高5.52%,二者防效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处理C、D。处理B防效次之,比处理C高4.70%,二者差异不显著;比处理D高15.56%,二者差异显著。处理D防效最低,低于80%,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
第1次药后21 d,处理A、B、C、D的防效均较药后14 d有所下降,分别为83.7%、80.4%、79.5%、68.2%。其中,处理A防效最高,与处理B差异不显著,与处理C、D差异显著。处理B防效次之,与处理C差异不显著,与处理D差异显著。处理C、D防效较低,均低于80%。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20%噻唑锌悬浮剂1 800 mL/hm2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初期施药1次,隔7 d再用药1次,防治效果达83.7%,显著优于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和2%春雷霉素水剂2 250 mL/hm2施药2 次的效果。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600 mL/hm2施药2次,防治效果为80.4%,比20%噻唑锌悬浮剂1 800 mL/hm2施药2次稍差,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显著优于3%噻霉酮可湿性粉剂1 200 g/hm2施药2次的效果。因此,20%噻唑锌悬浮剂及其复配剂40%春雷·噻唑锌悬浮剂是当前水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的首选药剂。为了提高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强调在病害初发期开始用药,隔7~10 d防治1次,连续用药2~3次。
4 参考文献
[1] 黄华英,梁盛铭,陈梅珍,等.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监测与综合防控技术规程[J].生物灾害科学,2017,40(1):58-60.
[2] 张荣胜,陈志谊,刘永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学报,2014,30(4):901-908.
[3] 温绵福,黄明,钟林生,等.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药效探析[J].基层农技推广,2017,5(8):20-22.
[4] 庄春,李红阳.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制剂防治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田间药效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7(5):105.
[5] 佟孝存,朱波楚,白世明.元阳县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J].云南农业科技,2014(6):42-43.
[6] 邢家华,何荣林,张纯标,等.20%噻森铜悬浮剂对水稻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的田间防效[J].浙江农业科学,2007(5):567-5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