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电视媒体传播创新实践

2018-10-31 14:47雷蒙史冬冬徐映玲
对外传播 2018年7期
关键词:东南亚卫视厦门

雷蒙 史冬冬 徐映玲

从2016年底到2018年,全球局势出现重大变化,英国脱欧和特朗普上台,标志着全球反经济自由化和贸易保护主义“重出江湖”,面对多重挑战,中国成为了全球贸易自由化坚定的推动者,这当中,“一带一路”倡议联通欧亚,串联新兴经济体,毫无疑问是其中重要一环。

近几年,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云南衛视和厦门卫视两家地方媒体利用自身优势,分别在泰国、缅甸和马来西亚设立记者站,为国内媒体在东南亚地区的拓展开创了新局面。其中,厦门卫视2016年8月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合作,大动作建立记者站和演播室,尤为引人注目。厦门卫视是中国大陆第一个以闽南文化为特色的卫星频道,东南亚华人中,祖籍在闽南地区且通晓闽南话的人口逾1000万,厦门卫视因地域和语言特色,与海外华人有天然的贴近性,具有将新闻触角伸向东南亚地区的天然优势。笔者之一雷蒙作为厦门卫视马来西亚记者站首任站长,在东南亚驻点采访近半年,组建并带领团队在东南亚多国多地采访,积累了诸多有益的实践成果。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多个视角和维度,对“一带一路”背景下东南亚电视新闻创新实践进行论述。

一、时效新闻助力“一带一路”文教合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文化教育合作因为基础好、项目多,较快地在各个领域铺开,并在近两年取得实质性突破,同时,文化教育涉及面广,事件新闻性强,不少与民众切身利益相关,因此在东南亚地区采访新闻,从文教领域的合作切入,具有先天的优势和可持续性。

第一所在海外设立的中国知名大学分校——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一带一路”文教合作的典范,也是新闻报道的“富矿”。该校从2015年开始对外自主招生,2016年7月开始通过中国统一高考招收中国学生。学校的建设规模、师资力量、教学方式、文凭含金量,不单是应届学生和家长的关切,也是大批中学生家庭渴望了解的内容。厦门卫视在马来西亚的记者站,就设立在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内,笔者与同事2016年8月开始,抓紧采制了一批报道,回应了观众的需求。如《厦大马来西亚分校9月份共开设12个专业 面向全球遴选师资管理队伍》,采访了学校学术部负责人张颖,介绍了师资的情况:“其中30%是从本部选派过来的,剩下的老师是我们从当地还有海外以及台湾招聘的。”①又如《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第二座宿舍楼投入使用》的报道,记者深入新落成的宿舍楼和体育场馆,实地采访拍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屋内还配有空调、热水器等家电。宿舍分单人间、双人间以及套间等多种供学生选择”。②2016年9月22日深夜,学校迎来首批中国本科新生,记者在吉隆坡机场采访,记录了重要时刻,反映了学生对海外求学的期待,以及校方对于未来的信心。这些报道题材新颖,时效性强,内容具体,满足了观众对于这方面新闻产品的需求,在网络上也被多个平台广泛转载,点播量达到数十万次。

二、经贸新闻带动企业“走出去”

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中资中企近年来大批落地东南亚。一方面为当地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促进了当地产品的更新换代及产业不断升级,另一方面也盘活了当地的产业链,为上下游企业,相关周边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血液与活力,并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增加了当地民众的家庭收入。这些企业响应国家号召“走出去”,在东南亚各国投资设厂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诸多不可预料的困难,如何和当地政府、企业友好合作?如何解决不同国家雇员间的文化差异?中方的优势技术与资金,如何嫁接到海外的项目?这些问题与困难的解决,往往具有极强的故事性与矛盾性,通过深度挖掘,既可以满足时下观众个性化的收视需求,也可以通过故事,呈现出“一带一路”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比如厦门卫视驻马来西亚记者采写的新闻《“中国制造”列车组开进马来西亚 方便当地民众出行》,介绍了中国高端轨道交通装备在马来西亚的发展情况。记者敏锐地捕捉到马来西亚城际铁路采用的是一米宽的窄轨轨道,对列车高速运行时的平稳性和车体强度提出更高要求,而“中国制造”的列车产品,运用技术上的优势,保障了当地民众出行的便捷与安全,先后获得10多个项目的订单,得到许多乘客正面评价。同时,记者也走访了中国轨道企业在当地的分公司和子公司,这些公司雇佣大量马来西亚技术工人,解决了就业,而维修、养护、运营的本地化,也降低了维护成本。又如,厦门卫视2017年5月推出的系列报道《机遇之窗》,关注了全球最大玻璃制造商信义玻璃到马来西亚设厂,厂商负责人接受记者访问时就表示:“马来西亚过去缺玻璃,中国的投资一方面替代了马来西亚玻璃的进口,二来带动了我们国家整体设备的出口。”③通过深入的采访,记者在新闻中提到:“……当地落后、小型、高能耗、低效益的玻璃业一举提升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并为马来西亚节省了每年13亿马币的进口玻璃费用。”④这样的事例,充分印证了“一带一路”倡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可以实现国际合作间的“双赢”,回应了观众的疑惑和关切。

另一方面,中国企业“走出去”之后,需要在海外重新建立品牌知名度,大企业需要摆脱被国际媒体打上的“财大气粗”的刻板印象,小企业需要获得更高的关注度,快速打开市场,因此海外企业都十分欢迎中国媒体的采访与报道,特别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即便是中国媒体所制作的新闻,只要可看性强,关注度高,必然通过不同的媒介广泛传播,到达企业所在国的民众中,这对于在海外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是他们急需的支持。比如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2017年3月22日在吉隆坡与马来西亚时任总理纳吉布共同启动全球首个数码自由贸易区,厦门卫视驻马来西亚记者赶制了新闻《大马拥抱阿里 全球首个数字自由贸易区启动》,介绍了“数字自由贸易区”的意涵和对马来西亚的助益之处——“马来西亚‘数字自由贸易区将被打造成物流、支付、通关、数据一体化的数字中枢,成为该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以及马来西亚中小企业通向世界的窗口。”记者在稿件中特别点出:“(该合作将)创造出全球化的‘数字丝绸之路。”⑤对于阿里巴巴这样的企业,在中国国内拥有极高知名度,相关资讯也有广泛的传播渠道,但是放眼国际,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提升全球竞争力,仍需要向各国民众进一步说明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投资方向,这当中,媒体借助其多渠道传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诸多题材可供深度挖掘。

三、以华人华侨及华社为纽带拍摄凝集人心

据估算, 东南亚华人华侨总数约3348.6万人,约占东南亚总人口的6%, 约占全球4543万华侨华人的73.5%。其中,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东南亚的中国移民及其眷属,即所谓新移民,至少在250万人以上。⑥华人华侨在东南亚的人口数量稳定在较高水平,且不断有新移民补充,得以形成族群更迭,这一族群與中国长期保持紧密的联系,对中国有天然的亲近感,且保留着中华文化的传统,东南亚地区的新闻报道可以围绕该族群的生活与工作展开,寻找具体事例或个体以展开专题报道,以情感为纽带打动观众。

在东南亚某些特定地区,华人聚居,并经过几代繁衍,所占人口比例远大于原住民,比如马来西亚吉胆岛上的五条港村,该村村民99%以上是华人,先民来自厦门同安澳头村,以集体捕捞虾米为业。笔者和同事在重要传统节庆前来到五条港村,通过拍摄和采访制作了专题《马来西亚五条港 海外“最纯”同安村》,呈现了五条港村的传统习俗、祖先宗祠、传统灯号、闽南特色老街等等,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闽南传统文化在海外的传承。其中,像手工七星网、贴灯号风俗等,在闽南地区都已经比较少见,甚至面临着失传的危险,却在马来西亚得到了很好的保存。村子里的几代华人,用闽南话说出的质朴的故事、感悟,汇聚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原乡以及原乡文化的眷恋。尤其是第四代华人高树杉,坚持要用传统文化教育自己的子女,坚持要回原乡续族谱,让观众们看到了在海外华人族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该片不但入围了中国广播影视大奖,还在当地华人圈产生很大反响,巴生港、怡保、槟城、马六甲、柔佛州等地的海外华人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转载,同时也成为2016年马来西亚“金同厦会馆”周年庆的主题影片。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黄惠康看到片子后,还在国庆节期间专门到五条港考察,与乡亲们座谈。此类专题报道,不仅增强了中国观众对东南亚乡亲的了解,联络了乡情,也增强了华人在东南亚的自信心。

四、挖掘多元文化让东南亚与中国关联

东南亚国家无一例外都是多民族国家,东南亚民族国家的文化,是一种以主体民族文化为主、以少数民族(部族)文化为辅的多元文化。⑦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为电视新闻的制作带来新鲜的素材,同时也是观众,特别是中国观众感到新奇并希望深入了解的。

在新加坡及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槟城,有许多被称为“娘惹”的土生华人,他们是明清时期“下南洋”的中国移民,与当地土著人通婚后所繁衍的族群,样貌、语言、信仰已经和汉族产生较大差异,但是却保留了许多中国的传统习俗,这些习俗很多在中国已经消失,在这些地区依然代代相传。笔者与同事共同采写的《追寻郑和足迹 体验娘惹文化》,专访了第五代土生华人李润添,并对他的老宅(博物馆)进行拍摄,还原了土生华人的真实生活,反映了他们将先进商业理念和农垦技术带到当地的事实。节目内容新颖,画面精美,宣传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长期友好关系,对于观众了解历史、丰富见识,也有很大帮助,具备很强的收视粘性。

再比如厦门卫视制作的《美在大马:探访吉兰丹皮影戏》系列报道,记者来到马来西亚皮影戏的发源地吉兰丹,找到当地仅存的华人皮影戏表演者杨福成采访并拍摄。吉兰丹的皮影戏来源于中国的北方,但演出的配音用的是“当地福建话”(类似闽南话),皮影戏的样式和配乐又受到邻国泰国的影响。这样的新闻,对中国的观众来说,具有一定关联性,同时充满了神秘色彩,可引发他们的收视兴趣。

五、聚焦突发事件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新闻报道的影响力,是综合性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与世界连接密切,近年来,因政治、宗教、事故等问题而引发的突发事件并不少见,而且常常引发全球关注,对于布局东南亚地区的媒体而言,紧抓这类突发事件的报道,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自身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2014年3月8日,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马来西亚航空MH370航班失联,239名乘客中,有154名中国公民。中央电视台及时跟进,特派多路记者,与马来西亚驻点记者配合,滚动播发新闻,并对重要发布会和搜救行动现场直播。值得一提的是,央视在澳大利亚副总理新闻发布会、中国军机抵达澳大利亚基地和中国驻帕斯总领馆发布会上实现了三次全球独家直播,直播信号被CNN等多家国际媒体采用,⑧在全球热点事件中扮演着自己独特的角色,也促使CCTV品牌进一步迈向国际化。

厦门卫视等地方城市媒体,虽没有中央级电视媒体成熟庞大的驻点网络与报道系统,但是在单一突发事件中,驻点记者利用在地优势,亦可作出时效性强、影响力大、关注度高的新闻。2017年2月13日,一名朝鲜籍男子在吉隆坡机场遇刺死亡,成为全球热点事件,马来西亚警方负责事件的侦破,厦门卫视驻点马来西亚的记者及时跟进,在重要地点守候消息,参与多场不同类型发布会,发回十多篇报道与连线,整体报道的时效与规模,不输于国际媒体与央媒,回应了观众的关切。与此同时,该事件在新媒体上持续发酵,出现了诸多与事实偏差较大的报道甚至是“谣言”,记者来自一线的一手报道,以事实为准则,有理有据,内容准确,在媒体的竞争中占得优势。

“一带一路”沿线情况复杂,存在诸多不定因素,在这种情势下,新闻媒体深入东南亚等地区,采访制作新闻,对于区域间互相了解、人民友好往来,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本文借助部分具体事例和笔者近年来的新闻业务经验,对东南亚电视新闻的创新与实践进行探讨,为中国媒体在东南亚展开工作提供参考,并希望能有效助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顺利进行。

「注释」

①《中国老师走出去!厦大马来西亚分校小学期结束》,厦门卫视《东南亚观察》,http:// tv.xmtv.cn/2016/08/27/VIDEwGyRk067V8DhWKoCBKeF160827.shtml,2016年8月27日。

②《厦大马来西亚分校第二座宿舍楼投入使用》,厦门电视台《厦视直播室》,http://xiamen.xmtv.cn/2016/08/06/VIDEi9ZaIijiUMdtuy8rtkeb160806. shtml,2016年8月6日。

③《机遇之窗(二):中国企业“抱团出海”助力“一带一路”创双赢》,厦门卫视《两岸新新闻》特别节目《丝路交响》,http://tv.xmtv.cn/2017/05/16/ VIDE0SRgMNPuGxAaU1TiVJfc170516.shtml。

④同上。

⑤《大马拥抱阿里 全球首个数字自由贸易区启动》,厦门卫视《两岸新新闻》。http://news.xmtv.cn/2017/03/22/VIDEsoXwg8Lt0yyTYITiVCYo170322. shtml,2017年3月22日。

⑥庄国土: 《东南亚华侨华人数量的新估算》,《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⑦陈衍德:《东南亚的民族文化与民族主义》,《东南亚研究》2004年第4期。

⑧张丽、孙璐:《中国电视媒体如何提升国际新闻传播力—从央视马航事件报道说开去》,《新闻大学》2014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东南亚卫视厦门
东南卫视 海峡卫视 美食纪录片《下饭菜》专家点评
厦门鼓浪屿之行
活捉一只“怪怪虫 ”
“二轮剧”霸屏卫视黄金档 新剧仅占1/3
心之厦门,梦想之旅(上)
厦门品小吃
美俄聚焦东南亚
“东方、北京卫视收视飘红” 2016卫视黄金剧场首季收视盘点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