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强
摘要:中小学生课外负过重是不争的事实,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人们过于重视考试成绩的高低,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都偏离了育人的本质,变得功利化。政府、学校和教师、家长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各方要明确自己的职责,不要互相推脱自己的责任,形成合力,才能真正解决问题。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要站到提高全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办好教育,千万不能急功近利,把学生成绩的高低作为自己的功绩。
关键词:政府 学校和教师 家长
近日,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引发了人们的热议,纷纷指责自己所认为的罪魁祸首。实际上政府、学校和教师、家长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要想真正解决课外负担过重的问题,各方面必须厘清责任,形成合力。
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逐步优化高考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要和企业直接对接,且学生可终身学习进修
很多人把责任推向了高考制度,总是在鼓吹国外大学的录取制度如何重视学生的整体素质,而非分数。但我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高考制度是不可替代的,是最为公平的,是普通家庭子女能够和别人公平竞争的最好平台。有多少普通家庭的子女凭借高考改变了自身的命运,我们有目共睹,这有效地减缓了阶层固化的进程。如果以人为的综合素质评价为标准,我不敢想象还能有多少普通家庭的子女能够被重点大学录取。高考制度的公平性远比它的合理性重要得多,无论怎么改革,公平永远是第一位的。
高考制度的改革是极其复杂的,必须在保证公平的基础上广泛深入的调研,逐步优化。我们对高考要多些理解,多些宽容,要正视高考的选拔性,不可能所有人都上重点大学。当然如果国家有能力尽量支持一下薄弱学校,不要只重视985、211、双一流等学校。
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双轨制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学校要和企业直接对接。现在多数的家长和学生并没有对未来的人生规划,有的人取得文凭只是为了参加公职人员考试,也有人纯粹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继续考研,浪费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社会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研究性人才,更需要的是技术工人,但人们对职业学校的认识不足,认为成绩差的孩子才上职业学校。很多学校的管理确实也存在问题,只管招生,不管就业服务。如果职业学校能够很好的和企业对接,毕业后直接工作,如果需要可以重新进修,人们就不再都挤考大学这座独木桥了,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兴趣、特长做出合理的选择,高考的压力自然就减轻了。现在很多大学生就业后的工资比技术工人低,我认为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合理的,是由供求关系所决定的。所以国家要下大气力发展好职业教育,尤其是和企业对接的环节,一定要打通。
二、均衡教育资源配置,重点扶持薄弱学校
各地区都有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他们在办学条件、资金、师资、生源等各方面都有优势,教学成绩遥遥领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总想让孩子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所以重点学校的学区房价格飞涨。无奈报名学生过多,又催生了幼升小、小升初的选拔考试。家长又把孩子送到培训机构进行各种超前、超纲培训。培训机构之所以如此疯狂发展,正是由于人们存在广泛的需求,所以我认为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而引发的择校。
现在各地都禁止择校,我认为这治标不治本。不能政府集中力量建设了重点学校只让一部分人享用,这是不公平的,也为腐败创造了机会,择校费、赞助费屡禁不止。重点学校是国家教育资源匮乏的产物,后来某些领导为了自己的功绩也在大力建设重点学校,打造所谓的名校、名校长、名师。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今天,均衡教育资源尤其是师资的配置,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当一定区域内的教育资源相对均衡时,择校引发的课外负担过重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也会大幅提升。
三、改革对学校和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下放办学自主权,让学校能够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真正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但现在政府、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甚至学校和教师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教学成绩的好坏几乎成了唯一标准,其他的不好考核,也少有人重视。学校教育已经偏离了育人的本质,只注重学科成绩。教育主管部门要从政策层面让学校教育回归育人,学校和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家长也不要被剧场效应绑架,首先让孩子成人,身心健康地成长。
学习成绩对于学校来说不能避而不谈,智育也是学校的重要职责,而是各方应正确地面对与解决。我认为九年义务教育不能仅仅让孩子们上九年学,而是应该把孩子们培养成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我们可以查一下各地的中考成绩,不及格率惨不忍睹;看一下平时的课堂教学,有多少学生根本不听讲甚至在睡觉。
我们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有些孩子确实接受能力强,出现吃不饱的现象,有些孩子接受能力差、贪玩,真的跟不上课程进度,确实要静待花开。所以在教育资源均衡的基础上应逐渐打破现有固定的班级、学期,学校和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内容、学期长短,因材施教,只有通过测试,考试合格才能进入下学期内容的学习。优秀生还可适当加深、加快、拓宽教学内容。学校教育不能为减负而减负,而是应该减掉过重的、重复性练习,我们应该给有能力且努力付出的人足够的机会,而不是把大家拽到同一较低的水平线上,合理的学习任务是必须的。较慢的学生可适当延长学习时间,且对后进生的学习更为重视,基础较差的班级实行小班化教学,尽量安排优秀师资。这两部分学生都要控制一定的比例,并且和家長做好沟通,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四、家长也是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重要原因
由于经济的发展、独生子女政策等原因,家长对子女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在一些无良培训机构和媒体的大四宣传下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歪理深入人心。正如教育部长陈宝生所说,鸡汤喝得众人醉,错把忽悠当翡翠。从胎教开始,早教、幼教、各种特长培训、文化课补习等等,早为孩子规划好了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美好未来。
我认为现阶段比普及学前教育更重要的是做好对家长的教育,办好家长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用至关重要,既不能不管不问,也不能替孩子规划未来、大包大揽。很多家长总是以为孩子的将来考虑为借口从小逼着孩子上各种培训班,根本没有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孩子是家长的,钱也是家长的,补不补课家长说了算,所以在补课问题上,家长很关键。实际上,学生成绩的好坏与是否参加课外辅导没有正相关,有些孩子不补课成绩也很优秀,有些孩子长期补课成绩也很一般。只要孩子智力没问题,主要是学习习惯和学习动力的问题,这需要家长付出很多的精力,并且懂得一定的教育规律和方法,所以办好家长学校很有必要。
五、教師补课和培训机构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问题
我认为教师补课和培训机构之所以人人喊打主要是原因是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如果教师补课和培训机构是免费的或收费很低,估计很多人就会改变态度了。
各地明令禁止在职教师从事有偿补课,但仍有部分教师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面积的给自己班的学生补课,甚至出现课上不讲课下讲,虽然是极个别现象,但影响十分恶劣,这种教师确实师德败坏,应及时驱除出教师队伍,甚至应该判刑。但有的优秀教师(水平一般的教师也无人认可)录制视频在网上售卖,也被判为有偿补课,有些牵强附会,可以规定最高售卖价格且本校学生免费。北京、济南已经在试点公校教师利用网络平台为学生免费答疑,政府补贴一部分费用。所以,可以探索利用公校教师资源,既让教师取得合理的报酬,又让学生享受价格低廉质量优良的课外辅导。一定要坚持教师和家长自愿原则,防止利用师德评价绑架教师,演变成学校集体补课。再者,监管部门一定要做到令行禁止,对教师补课行为要有具体的监管和处罚措施,使教师不敢违规补课,不能只发文件。
对于培训机构增加学生课外负担的问题,监管部门要严禁培训机构的虚假宣传,有很多机构利用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心理,鼓吹自己的教学效果,培训机构里咨询师的工资几乎是最高,所以家长一定擦亮自己的眼睛,守好自己的钱袋子。也有机构和重点学校勾结,开办占坑班、举办各种竞赛,这很简单,就像俞洪敏所说,处理几个校长就可以解决。但很多家长工作很忙,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寒暑假,为了孩子的安全,也为了避免孩子沉迷于游戏,不得不送孩子到培训机构,所以培训机构对很多家长来说不可或缺。由于培训机构的特殊性,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其收费的标准,对于家长评价优良的机构可以有适当地补贴,但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的监督。
总之政府、学校和教师、家长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不要推脱,才能彻底解决学生课外负担过重的问题,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作者单位: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抬头寺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