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
摘要:在法治社会建设和发展中,我们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还要注重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这有助于为和谐社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宪法意识不仅仅是法律职业者必备的意识,同时也是社会普通公民必备的基本意识。我们通过宪法教育来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但这不能仅仅局限在纸面上,而是要结合社会生活针对性地开展宪法实践活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公民宪法意识培养展开探究,提出合理的方法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以求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公民 宪法意识 法治社会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中规定了国家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在法律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是社会公民活动的行为准则。在法治社会建设中,培养公民宪法意识,将宪法知识、观点、心理和思想整合在一起,加深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认知,培养公民宪法意识,有助于推动国家民主和法治进程,在维护公民权利的同时,改善国家建设中的不足,推动法治社会建设和发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公民宪法意识结构和内容
公民宪法意识,主要是人们对宪法精神和内容的认同和理解,可以运用宪法进行思维和判断,是法律意识的核心所在。宪法具有广泛性和约束性的特点,通过对人们行为的强制性规范和控制,促使人们可以遵循宪法相关规定从事相关行为。对于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主要是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意识保障,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在法治国家建设中,为国家法治化进程提供中坚力量[1]。
公民宪法意识的内容主要是对宪法的理解和认知,同时也是对宪法运行的评价。具体包括以下几点:其一,对国家基本制度认知和了解,其中包括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可以帮助公民了解国情,形成对国家制度的宏观认知;其二,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认知和评价,现行宪法中对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宪法中的重要体现;其三,国家机构基本职责了解,公民对国家机构基本职责认知和了解,有助于保障公民权利,促使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项职权。
二、公民宪法意识培养的意义
(一)人民主权思想的基础保障
培养公民宪法意识,首要一点是突出公民的主体地位,树立公民主人翁观念,让公民在无形中养成主权意识。我们在加深对宪法理解和认知的同时,可以让公民自觉遵循宪法章程,遵纪守法,逐渐养成宪法意识。
(二)公民基本权利保障的客观要求
宪法的本质内容规定了对公民基本权利义务的保障,宪法以公民基本权利保障实现为主要目标,就本质意义上来看,宪法意识核心就是公民权利意识,所以只有培养公民宪法意识才能确保公民基本权利得以实现。
(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
在法治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宪法中规定了国家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是其他法律制度健全和完善的依据所在,可以为依法治国指明前进方向。加强依法治国的认知和重视,有助于培养公民宪法意识,为法治国家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和保障。与此同时,培养公民宪法意识,有助于规范公民的行为方式,任何個人和组织不允许具备超越法律特权[2]。
三、公民宪法意识培养现状和原因
(一)公民宪法基本知识不足
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对于宪法知识的系统化掌握是基础所在。但是,我国很多公民仅仅知道宪法是根本大法,对于国家机构形式和政权组织形式、宪法基本权利和义务等了解不足,这不利于公民宪法的培养。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在于对宪法基本知识宣传力度不大,公民缺乏足够的宪法学习热情,影响到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
(二)缺乏宪法至上理念
培养公民宪法意识,首先需要树立正确的宪法观念,将宪法作为自身行为规范和准则,并以此来判断个人行为是否存在违法。但是,公民对于宪法至上内涵的认知和理解不足,未能正确认识到宪法规范自身行为意识培养的重要性[3]。究其根本,是由于宪法理论地位和现实作用脱节,尽管在理论界宪法权威性得到了广泛的认知和肯定,但是现实生活中宪法的权威性却未能充分发挥。所以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宪法权威性和最高性被弱化,部分公民无法感受到宪法的本质价值所在,这不利于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
(三)公民宪法权利意识不足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公民权利保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正视,公民开始追求对自身权利的维护,但是对于公民实际享有的、宪法中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却并不清楚,宪法意识薄弱。也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导致公民自身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难以依法维权。究其根本,是由于我国公民对于宪法知识的认知和了解匮乏,忽视了宪法意识培养的重要性,所以公民对于宪法权利意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四)公民意识缺位严重
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政治地位,加深对公民法律地位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在社会角色扮演中,公民经常忽视自身最基本的公民角色,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政治生活中,部分公民受到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影响,在个人权利和国家利益之间发生冲突时,经常做出错误的选择。从法律意识角度来看,公民忽视法律作用,无法用法律严格约束自我。尽管法治进程不断加快,公民守法意识有所提高,但是在利益和法律冲突中仍然难以抵御诱惑,所以会出现诸如徇私舞弊,严重破坏社会秩序[4]的现象。民主参与方面,公民对于民主制度的认知和了解不足,现有的民主制度不健全,未能积极参与到社会管理中。就当前公民意识缺失现象的原因来看,主要是由于传统思想束缚和影响,国家对于公民地位重视程度不高,加之缺乏宣传教育,导致公民认识了解不充分。
四、加强公民宪法意识培养的有效措施
民主法治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公民宪法意识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宪法实践。但是,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还不健全,公民科学文化素养与发达国家之间差异显著。所以,应该着重提升公民的宪法意识,在法治国家建设和发展中予以高度重视,提升宪法教育力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宪法教育宣传,定期组织普法活动
宪法理念是公民对于自身权利和义务的正确认知和理解,在公民宪法意识培养中稳定性和持久性较强。具体实践中,对宪法知识的宣传教育是普法活动的重点所在。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普法活动应当具有较强的普遍性和广泛性,所以,我们应该持续加强宪法知识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宪法知识学习小组,在学校或是居委会的带领下成立专门的宪法知识学习班,集中学习宪法知识,树立正确的宪法理念和精神,摒弃传统公民义务教育方式局限性,有效培养公民的宪法意识。
(二)树立正确的宪法理念,加强政治教育力度
我们应当将宪法教育作为公民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突出公民宪法主体地位,持续强化公民宪法理念教育。与此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宪法理念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在学习宪法知识的同時,应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的加强宪法意识自我修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三)加强宪法实践,促使公民权利意识形成
宪法不仅仅是一本保障人民权利的宣言书,而是应该将其落实到实践活动中,促使公民权利和义务满足宣言书相关要求。例如:公民积极参与到人民代表选举活动中,参与到宪法赋予的人民基本的政治权利中去,有助于公民权利意识的养成;人大代表反映意见,这有助于加强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程度,调动公民宪法实践积极性,提升自觉性,潜移默化中养成宪法意识。
综上所述,在法治社会建设和发展中,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是必然选择,加强宪法教育工作,提升公民对国家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认知,培养公民的公共精神和责任感,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逐渐养成公民的宪法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力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培养[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7.
[2]张善根.地域差异与公民宪法意识——基于简单量化的观察[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5):65-73.
[3]梁发祥.高中“政治生活”课程教学中学生宪法意识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5,(03):52-55.
[4]韩大元,秦强.社会转型中的公民宪法意识及其变迁——纪念现行宪法颁布25周年[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01):1-16.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