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军 阿如娜 曹明明 刘贺 李英宏
【摘 要】目的:探讨通关八味汤加减在高危BPH(肾阳虚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以高危BPH(肾阳虚型)收治的患者30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通关八味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结果:BHP患者治疗后3个月IPSS评分、残余尿量,均低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前(P<0.05);BPH患者治疗后3个月 QOL评分、Qmax,均高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前(P<0.05)。结论:将通关八味汤用于高危BPH(肾阳虚型)患者中有助于改善IPSS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最大尿流率,有助于减少残余尿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通关八味汤;高危BPH(肾阳虚型);IPSS评分;生活质量;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
【中图分类号】 R749.0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124-01
前列腺增生症(BPH)又称为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导致BPH发生率呈上升、年轻化趋势。手术治疗是BPH患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患者手术耐受性较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导致患者预后较差[1]。研究表明:将通关八味汤用于高危BPH(肾阳虚型)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IPSS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最大尿流率,但是该方案在我院效果有待验证。因此,本研究以2017年7月-2018年6月以高危BPH(肾阳虚型)收治的患者30例作为对象,探讨通关八味汤加减在高危BPH(肾阳虚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6月以高危BPH(腎阳虚型)收治的患者30例作为对象,年龄(75-92);平均(81.35±3.57)岁,彩超测定前列腺体积(42.85-112.49)mL,平均(78.54±12.51)mL。纳入标准:(1)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BPH临床诊断标准,均为肾阳虚型;(2)符合通关八味汤治疗适应证;(3)对患者的检查、治疗均在医嘱下完成;排除标准:(1)合并前列腺癌、膀胱癌及盆腔恶性肿瘤者[2];(2)既往有膀胱前列腺手术史、盆腔放疗史者;(3)精神异常或伴有药物过敏史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通关八味汤加减治疗。方药:知母15g、黄柏15g、附子10g、肉桂10g、山药15g、熟地25g、泽泻15g、茯苓15g、桃仁15g、赤芍15g、三棱15g、丹皮15g、山萸15g,每天1剂,早晚各服用1次,每次250mL;对于舌根部胎黄厚腻、脉弦滑数者,增加蒲公英30g、瞿麦20g、白花蛇舌草30g,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记录并统计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总分35分,分值越高,治疗效果越差)、生活质量评分(QoL,总分60分,分值越高,治疗效果越理想)、最大尿流率(Qmax)及残余尿量。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x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x±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BHP患者治疗后3个月IPSS评分、残余尿量,均低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前(P<0.05);BPH患者治疗后3个月 QOL评分、Qmax,均高于治疗后1个月、治疗前(P<0.05);BPH患者治疗后1个月IPSS评分、残余尿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BPH患者治疗后1个月 QOL评分、Qmax,均高于治疗前(P<0.05),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通关八味汤在高危BPH(肾阳虚型)患者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通关八味汤方药由:知母、黄柏、附子、肉桂、山药、熟地、泽泻、茯苓、桃仁、赤芍、三棱、丹皮、山萸等组成,药物是补肾调中重要药物,诸药共奏,能发挥补肾之阴阳而益肾气,使得湿热淤热得以去除,能发挥清利湿热解毒等功效,有助于控制疾病的发生、发展,提高患者效果,促进患者早期恢复[3]。
综上所述,将通关八味汤用于高危BPH(肾阳虚型)患者中有助于改善IPSS评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最大尿流率,有助于减少残余尿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史文. 真武汤合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 2016, 12(8):132-133.
[2] 郭耀东. 六君子汤内服加芩连煎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40例. 基层医学论坛, 2012, 16(17):2247-2248.
[3] 黄权祥, 叶向阳. 加味香砂六君子汤治疗脾胃气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广西中医药, 2009, 32(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