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湿方外用治疗小儿湿疹83例研究

2018-10-30 09:41崔丽英
健康大视野 2018年11期

【摘 要】目的:研究小儿湿疹患者采用清热祛湿方外用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接诊的83例小儿湿疹患儿治疗情况,对所有患儿都采用自拟清热祛湿方进行外敷治疗,然后统计湿疹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患儿在采用该种方法治疗之后,有效治疗人数为79例,治疗有效率达到95.18%,同时对所有患儿治疗前后的皮损面积进行比较,治疗后皮损面积出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清热祛湿方外用治疗方式治疗小儿湿疹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破损皮肤面积,在临床治疗中有着较大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清热祛湿方;小儿湿疹;外用治疗

【中图分类号】R758.2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1005-0019(2018)11-108-01

小儿湿疹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皮肤疾病,该疾病发生后通常伴随有剧烈瘙痒、糜烂、局部红肿、渗液等症状,当前对该皮肤病尚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式,而且较为容易反复性发作,极大的降低患儿的生活质量[1]。基于此,笔者采用自拟的清热祛湿方为湿疹患儿进行外敷治疗,探讨该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接诊的83例小儿湿疹患儿治疗情况,经诊断所有患儿都患有湿疹。其中男性患儿40例,女性患儿43例,患儿年龄3月-9岁,平均年龄(5.6±0.9)岁,平均病程(2.1±0.2)月。湿疹发生部位:四肢35例,头面部23例,臀部和会阴部位7例,身体其它区域18例。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儿均先接受基础性治疗,对患儿湿疹部位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然后让患儿采用清热祛湿方进行湿敷。自拟清热祛湿方主要包含成分为:龙胆草、马齿苋、黄芩、黄柏各20g,苦参、地肤子、蛇床子等各15g,并根据患儿湿疹具体症状,选择性加入蒲公英、败酱草、麦冬等药物。将药物煎熬完成,待其冷却到15摄氏度左右时,用纱布浸泡药液后于患儿湿疹部位湿敷,每次湿敷时间在20分钟左右,每天3-4次[2]。并要求患儿在治疗期间不要食用海鲜、辛辣食物,避免引起皮肤过敏、瘙痒症状发生,加剧患儿的病情。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统计患儿湿疹的治疗有效率,并对患儿治疗前后的皮肤破损面积展开对比,以此来判断清热祛湿方在治疗小儿湿疹中的效果。

2 结果

作者简介:崔丽英(1986-07),女,籍贯:内蒙古;现供职单位全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医医院,职称:主治医生,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 :中医皮肤科。

2.1 湿疹患儿治疗效果分析 湿疹患儿在接受10天的湿敷治疗后,观察患儿的治疗效果,其中痊愈的患儿有46例,有明显改善的患儿的28例,有一定治疗效果的患儿5例,没有明显效果的患儿4例,治疗有效率95.18%,所有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不良性反应。

2.2 湿疹患儿治疗前后皮肤破损面积评分对比 对83例湿疹患儿接受治疗前后的皮肤破损面积评分进行比较,在接受治疗前皮肤破损面积评分为(2.38±0.34),在接受治疗后皮肤破损面积评分为(1.38±0.29)。患儿在接受治疗后皮肤破损面积评分明显低于接受治疗前,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湿疹在幼儿阶段有着较高的发病几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皮肤类疾病,该疾病的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多种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幼儿时期的皮肤较为细嫩,其内部毛细血管十分丰富,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护理不当的情况,如:皮肤摩擦、营养过高或者出现溢奶刺激等都可能对皮肤造成较大的刺激,进而引发湿疹的发生。

经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小儿湿疹发生与日常生活饮食有着较大的关联性,如果小儿经常出现暴饮暴食的行为,较容易造成脾胃损伤,引起小儿体内湿气滋生,在长时间作用下较容易引发湿疹的发生[3]。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小儿发生湿疹,还需要注意小儿的日常生活习惯,让小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清热祛湿方之中含有的龙胆草、马齿苋、黄芩、黄柏等药物具有抗炎、消毒、抗过敏、清热燥湿等功效,在治疗湿疹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苦参中含有的成分能够有效抑制患儿体内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从而达到降低患儿过敏介质释放的目的,对过敏引起的湿疹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地肤子和蛇床子也同样具有止痒、清热利湿的功效[4]。将这些药物混合煎熬,取其药液湿敷于湿疹部位,可起到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良好功效,对治疗湿疹具有较为明显的帮助。

在本次回顾性分析中,通過对83例湿疹患儿应用清热祛湿方进行治疗,最终有79例取得有效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高达95.18%,采用该药方成功治愈的患儿也达到46例,占比55.42%。由此可以看出,该药方在治疗小儿湿疹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而且从目前使用治疗现状来看,药方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性的不适症状。

综上所述,清热祛湿方是一种治疗小儿湿疹十分有效的外用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有着较高的有效率,而且表现出来的安全性较高,能够有效帮助患儿破损皮肤的恢复,再加上是外用药物,在使用上更加方便,小儿的依从性较高,在临床上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郑亚红,杨丽萍.清热祛湿汤联合糖皮质激素外涂治疗湿疹65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8,25(01):129-130.

[2] 杨道秋,李振明,李瑾,张媛,徐学超.凉血清热祛湿汤为主治疗慢性湿疹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32(02):121.

[3] 高小健.清热祛湿止痒汤治疗婴儿湿疹36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05):613.

[4] 潘梅,王英伟,张滢.清热祛湿合活血化瘀法治疗顽固性湿疹[J].中国厂矿医学,2009,22(0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