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秋华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农村扶贫工作已经成为当下的主要发展趋势。农村扶贫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收入水平提高与认同感增强等相关问题。论文从广西农村农民扶贫工作现状着手,具体分析了金融扶贫政策对农村扶贫工作与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并提出相关的优化措施与指导建议,为我国广西农民的认同感增强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见。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construction in China, poverty alleviation in rural areas has become the main development trend at present. The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has fundamentally solved the related problems, such as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income level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ir identity.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among rural farmers in Guangxi, this paper concretely analyzes the important influence of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policy on rural poverty alleviation work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levant optimization measures and guidance suggestions, which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ense of identity among farmers in Guangxi.
【关键词】广西农民;金融扶贫;政策认同感
【Keywords】 farmers in Guangxi; 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 sense of policy identity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8)07-0067-02
1 引言
农村扶贫工作是现代我国综合发展势在必行的措施与举措。农民扶贫工作的正确实施必然对农业生产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因此,在具体的金融扶贫政策体系下,应该从问题的根源入手,结合我国广西农村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扶持政策,促进农民的整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美丽乡村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 广西农村金融扶贫政策实施现状
我国广西地区自古就美丽富饶,其人文地理环境特点十分突出。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建设以来,广西地区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却受到一定的限制与阻碍,这与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误差、市场经济体制对其传统农业的冲击有其密切的关系[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在“新农村”宏伟目标的建设中,我国对其农村金融市场建设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早在2008年12月广西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就已经转发其自治区金融办等部门“关于开展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并决定广西以田东县为试点,拉开了广西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序幕。2009年12月自治区政府决定以田东县农村金融改革试点为基础模式,将范围扩大到武鸣县、柳江县等13个县(市、区)。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实施与试点运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因此,通过相关机构与笔者实地走访调查,通过问卷方式对其广西地区部分农民进行实际调查。调查方向主要是针对农民的整体认同感。总体而言经过笔者实际调查走访,现阶段我国广西农民的认同感现状并不理想与乐观,其对政策、技术与收入等多方面依然存在缺失认同感的状态,进而导致广西农民整体认同感的下滑。因此,需要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综合性全面的金融扶持与相关政策的实施,大幅度提升广西农民的整体认同感[2]。
3 广西农民金融扶贫政策认同感有待提高的重要原因
3.1 农民生活水平对认同感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的扶贫政策基础是迅速提高其贫困农民的生活水平,基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对其农民生活水平进行全面提高。因此,这也是能够促进提升农民对扶贫政策认同感最为直接的方式与办法。“生活水平”是关乎个人乃至家庭生存的重要基础保障,现阶段我国的农村收入经济水平稳固提高。笔者对广西部分农村进行走访调查,通过沟通交流等方式对农民基本生活水平进行真实了解。其中发现农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对其认同感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从调查中发现,农民生活水平大部分已经成功实现乡村小康化,此时农民的认同感速度会得到相对提升,但农民生活水平如果仅达到温饱解决程度,则认同感就会出现相对下滑。上述总结可以看出,广西农民的认同感与其生活水平持一定正比,生活水平的高低直接带动其农民对相关政策、经济、技术等方面的认可程度与满意程度,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民的整体认同感。而在农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明显提高或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则无法满足农民日常需求与基本保障,所以导致其对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满与抱怨。使农民的认同感产生下滑的现象。因此,农民收入因素会直接影响认同感的提升。
3.2 农村金融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受农户教育程度和对金融需求较低等因素影响,金融扶贫政策的深入落实受到制约。受我国“二元经济”经济结构导致城乡金融发展严重不平衡影响,金融扶贫政策的农户中接触过金融业务的较少,满足于传统固定的工作生活模式,缺乏对金融的理解和需求。同时,农户普遍学历程度较低,大部分时间用在谋生上,对学习种类繁多的金融知识感到困难。普遍对政策不太理解,或者认识不到位。其次,金融扶贫工作队伍受制于多种因素,力量仍显薄弱。第一,一级扶贫志愿者以金融机构业务骨干为主体,本职工作繁忙,开展统一金融教育活动的机会较少。第二,扶贫志愿者队伍人员流动性强,组织管理形式松散,集体统一活动开展困难。第三,乡镇、农村扶贫干部对金融知识的掌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出现理解不到位,开展普及金融知识活动效果不佳。最后,金融宣传力度与方式难以满足當前农民群众的需求受制于以上因素影响,当前的金融普及力度与农民群众迫切的金融知识需求不相匹配。通过笔者的调查发现:70.29% 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加大金融知识的普及宣传力度。
4 扶贫政策认同感的具体措施
4.1 多渠道开通实现农民收入提升
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的重点扶贫政策与方针出现较大改变,杜绝以往的形式化、流程化,逐渐向目的性与针对性转变。在扶贫政策的具体实施中,应该结合其需要扶贫地区的具体情况,并对农民的认同感取向进行细致研究与分析。其中,“生活水平”增高是迅速提升农民认同感的重要因素。金融扶贫政策可以具体针对广西农村环境情况与农业生产的实际状况,通过多渠道、多方面、多技术等迅速提升农民收入水平。首先,应该制定相关的增收项目,并根据市场价格的走向趋势,对其农作物的种植设定相应的价值取向与战略发展。其次,应该建立多方筹措专项资金渠道,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工作可持续开展提供资金保障,不断提升工作成效。最后,应该积极推广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重点宣传金融支持创业致富典型,提高农民学习并主动实施金融扶贫政策的自愿意識。通过各方渠道对其金融产品进行大力宣传,让农民可以充分对其进行掌握了解。
4.2 建立制定完善的金融扶贫政策
现阶段,我国的扶贫政策虽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优秀成绩,但在区域针对性与落实实际性方面还存在一些弊端与问题。因此,在进行具体金融扶贫政策的实施前,必须采用针对性的区域性调查走访才可以更为合理地确定扶贫目标,进而不会产生相对的盲目性与跟踪性。首先,对贫困地区进行实地走访与调查,挨家挨户走访有利于对贫困程度的掌握与了解,通过细致的观察与走访,将贫困家庭与农民进行合理的等级划分,该等级划分主要根据其贫困程度与帮扶程度。其次,根据贫困程度的不同制定相对完善的金融扶贫政策,必须保障所有的受困农民与家庭享受其金融扶贫政策的实惠。最后,应该加大对金融扶贫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推广可以让更多受困农民参与其中,进而使所有贫困农民与家庭受益。
5 结论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国家对其贫困区域的农民制定并建立相对的扶贫政策与激励措施,通过金融扶持政策与多渠道招商引资,可以迅速提升农民对金融扶贫政策的认同感。另外,从理性客观的角度分析农村扶贫工作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结合当下我国广西地区金融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采用相对合理且实用的金融扶贫政策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的扶持政策帮助下,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郭威.解读农民融资难题探索金融扶贫开发新机制--基于广西富川县金融扶贫事业发展的调研分析[J].中国合作经济,2017,12(9):1142-1146.
【2】徐荟竹,车士义,罗惟丹,等.公共财政、农村金融改革和可持续金融扶贫研究——基于连片特困区375个贫困县的调研分析[J].金融发展评论,2017,14(1):11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