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以前的李连杰是一个小我,我为自己的事业而工作,但是从2005年开始,我改变了,我决定为社会公众的利益而工作。
当年我是一个公众人物,任何公众人物都是一个双刃剑,你容易成为大家的焦点,但是同时也容易引发海量的质疑,这是我一定要直面的问题。有些人质疑我作秀,我就用实际行动证明,如果我做一次两次公益活动,确实有作秀的嫌疑,但如果我全力以赴做五年十年,我不用去解释,大家最后一定会信任我。所以做公益要耐得住寂寞和孤独,要扛得住质疑的压力,也要脚踏实地。
——李连杰
背景:壹基金创始人李连杰接受专访时如上表示“‘去李连杰化是从壹基金公募转型时期开始提出的概念,当时很多人觉得这是很难做到的,但是现在已经做到了,而且我看到了它的作用。”
如果一个人的主线不是公益,那他肯定首先表达自己的主线,而不是副业。可能大家觉得做公益的技术含量不是特别大,其实我以前也有这样的误区,觉得公益不就是用募集来的钱做一些善事。因为大家觉得公益就等于免费,但是活动是需要成本的,是要耗费人力物力的,志愿者可以是长期也可以是短期的,但不可能都长期为你服务,所以怀揣着情怀做事也要对跟着你的人负责。
——惠若琪
背景:今年,她成立了“惠若琪女排发展基金”,成为中国女排基金第一人,开始系统地做公益。创业者该做的事情她都做了。组建团队、募集资金、策划活动、联系高校做宣讲……每个细节她都亲自把关。
你们现在面临的是中国的重要时代,是中国发展的拐点、向上腾飞的重要时代。乡村振兴,公益先行。各位在座的青年,要努力抓住自己的青春,真的能够在自己未来的30多年中为中国乡村振兴,为中国整个国家的富强做出你们的那一份努力,这个努力让你到我这个时候会很骄傲地说,我尽了我最大的努力,那就好了。
——杨团
背景:社科院研究员,北京农禾之家咨询服务中心理事长、禾趣计划发起人杨团女士和同学们分享了她深入中国农村、关注留守儿童群体的经历。
人类巨大的财富取之于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也就不言而喻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以错误的方式衡量国家财富——比如,以GDP为代表的狭隘视角。我们需要认识自然对发展经济、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确保人类健康和福祉的价值。
——索尔海姆
背景: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近日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宝贵理念,值得世界各国借鉴。
希望未来所有公益项目都不会冷门,都是热门的,因为我觉得大家所做的每一份工作都牵涉到最核心的词:爱。爱让我们人类生活更美好,每个人都要为真正的美好而工作,为真正的利益而工作。
——杨子云
背景: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社会化媒体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杨子云女士分享关于“你们所不知道的冷门公益项目”。
其实这样做最大的价值并不在于有多少人,每位自然守护者的经历都让我很感动,中国青年行动者参与公益的热情感染着每一个人。让我们一起将公益理念付诸行动,共创绿色家园!
——张晓龙
背景:5月20日,為期两天的520微公益新媒体展在北京顺利落幕。郎朗、张晓龙、李玉刚、孙坚、吉克隽逸、张予曦、周锐等明星和大V获得了“2018微博大V公益倡导者”称号。
今年是他第二年参加联合国教育的项目,应该怎么让教育变得更好讲得更加具体,比如说参与了一个论坛,提出了一个想法。王源认为做公益必须身体力行去践行,所以成立了自己的“源基金”。“源基金”现在有两个项目:一个是老年人的白内障救治,我们筹钱帮他们治好眼睛;还有一个项目是关于儿童神经母细胞瘤救治。
——王源
背景:王源接受采访时谈到关于“在联合国如何讲中国的教育”问题。
陪伴是需要学习的。很多我们认为的陪伴,被陪伴者往往不能够接收到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那么,在哪个地方学习呢?一些感恩老人、亲近老人的公益活动,其实是老人在给我们一个练习表达爱、学会高品质陪伴的机会。
——牡婉灵
背景:北京十方缘老人心灵呵护中心副总干事杜婉灵和大家分享同十方缘的员工、义工一同关怀失能失智的临终重症老人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