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陈桂龙
2015年7月8日,宜宾市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委确定为9个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省市之一,成为全省第一个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城市、全国第一个被确定为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城市的地级城市。
1.党政高度重视,不断加强组织领导。2015年8月3日,宜宾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宜宾市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宜府办函〔2015〕142号),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秘书长、联席副秘书长任副组长,相关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具体工作和保障措施,并细化试点工作实施进度安排和责任分工。其后,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和推进试点工作,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听取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并作出明确指示,及时解决试点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试点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条件,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落实。
2.坚持科技引领,不断深化系统建设。一是有序推进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建设。2013年4月23日,全面启动市、县(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工程电子化交易平台建设;6月23日,建成并正式上线运行宜宾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7月1日,建成并上线试运行市本级建设工程电子化交易系统;12月,全面建成市本级国有土地和矿业权出让、政府采购、国有产权电子交易系统,全面实现市本级及八县三区的政府采购电子化交易。2014年8月28日,建成并成功运行政府采购市内异地远程评标系统,并随即建成电子化监督系统。2015年1月1日,建成并使用异地远程投标系统;5月1日,全面实现政府采购项目网上竞价市、县(区)一体化;10月19日,建成并运行宜宾市农村产权交易信息网。2016年11月,建成并运行宜宾市公车改革取消车辆网上拍卖平台。二是不断推进平台功能分离、互联互通、信息共享。2014年8月28日,全面建成一网(宜宾市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三平台(电子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综合监督平台),并实现三大平台相互独立、职能分离、功能互补、互联互通。2016年9月1日,在四川省率先实现同一平台对两种数字证书的兼容互认并上线正常运行,实现对宜宾市外办理的RA数字证书、CFCA数字证书的兼容互认,实现并使用电子签章功能;10月19日,在四川省率先实现宜宾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与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的成功对接并持续进行数据交互;10月31日,在四川省率先实现宜宾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与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交互对接,并于11月29日再次实现与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对接,从而全面实现与国家、省平台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2016年11月29日—2017年9月30日期间,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已向省平台推送工程类、政府采购类、国有产权类、土地使用权类、矿业权出让类、市场主体信息类等数据211683条,公共资源交易数据信息推送量已名列全省前茅。
3.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强化综合监管。一是全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监控。2014年8月28日,宜宾市建成并成功运行电子化监督系统,切实实现招标投标监督由现场监督转变为在线监督。同时,按照“网上全公开、网下无交易”“全程监控公共资源交易”和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要求,经反复研究论证,对宜宾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综合监督平台进行全面升级,并于2017年8月基本完成,全面实现在标前、标中和标后所有招标投标环节中,分别接受监管部门、监察机构、社会公众等全流程、全天候、全方位、“互动式”综合监督。二是不断创新监管机制。探索建立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集中签约、特邀社会监督员、在线咨询投诉、开评标现场调查评议等机制,切实强化对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公共资源交易当事人的监督管理。
4.狠抓制度建设,不断扎紧制度“笼子”。一是不断建立健全制度。近年来,宜宾市着力推进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工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了比较严密、有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制度“笼子”。2013年6月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土地出让及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的意见》(宜委办〔2013〕8号)、《关于全面实行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的通知》(宜府办函〔2013〕207号)、《宜宾市公共资源交易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廉洁高效推进暂行办法》(宜府办发〔2014〕2号)和《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的意见》(宜府办发〔2014〕3号)等一系列文件,逐步规范健全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等工作的制度体系。二是全面清理规范交易制度。根据试点工作安排和《四川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关于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有关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通知》(川府政管〔2016〕8号)要求,对全市公共资源交易有关规范性文件进行全面清理,正式印发《宜宾市市本级保留的与公共资源交易有关规范性文件目录(第一批)》(宜行审改办〔2016〕14号),对需保留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明确,并将经常性开展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清理,不断规范制度设计。
5.保持战略定力,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坚持将全面推行公共资源交易电子化交易作为一项推动宜宾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社会生态建设的有效抓手,着眼长远发展,保持战略定力,着力建设全市统一、全国一流、跨行政辖区的区域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1.明显提高了群众认可度。2016年11月23日—12月16日,国家统计局宜宾调查队对宜宾市国家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开展了一次全方位详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6.39%的受访者认为宜宾市电子招标投标模式可推广性很强或强,93.73%的受访者认为宜宾市电子招标投标对交易活动规范作用非常明显或明显,受访者对宜宾市电子招标投标试点工作总体满意度为84.24%,83.78%的受访者认为宜宾市电子招标投标在安全保密、促进公平公正透明、降低投标成本提高效率、防止围标串标预防腐败等方面效果较好。
2.明显促进了交易公平和效率。推行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进一步增强公共资源交易公信力,提升了招标投标市场活力,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意愿明显增强。自2013年8月实施电子化交易以来,平均每宗交易项目投标人达到28家,比电子化交易前增长250%。2015年7月,宜宾市档案局历史文化布展工程项目成功吸引一家省外企业来宜投标,促进了公平竞争,一次性节约财政资金444万元,资金节约率高达44.76%。
3.明显提升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2013年8月19日—2017年9月30日,全市顺利完成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项目5367宗,招标总控制价270.48亿元,成交总价237.27亿元,节约财政资金33.21亿元,资金节约率12.28%。与实行电子化交易前相比,资金节约率提高32.04%,已增加节约资金8.06亿元,平均每年增加节约资金1.97亿元。同时,近4年来,已为广大投标人节约投标成本约4000万元,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有效促进了“双创”。
4.明显促进了社会政治生态建设。实行电子化交易以来,全市共处理违规评标专家20余人(次),处理违规招标代理机构多家,没收违规投标人投标保证金30宗共计2176.42万元。2013年以来,全市无一名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因违规干预公共资源交易受到党纪政纪处理或被追究法律责任,切实促进了宜宾市党风政风和社会政治生态建设。同时,严抓严管、抓细抓常,全力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一流工作团队,干部的能力素质不断提升,并基本保持了团结奋进、争创一流的良好工作状态。
5.明显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省政府和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等有关领导充分肯定宜宾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工作。相关工作多次被中、省、市媒体宣传报道,并多次在全国、全省性会议上作经验交流。近两年来,国家、省直相关部门领导多次来宜调研视察,湖北省、腾冲市等约40余个省、市先后派员来宜考察交流,对进一步推进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切实抓好以下工作落实,全力提升宜宾市全市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整体水平,力争为宜宾富民强市、决胜小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进一步深化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一是不断深化“一网三平台”的升级完善,进一步加大与国家及其他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公共服务平台、监督平台的互联互通、市场主体信息等资源共享,全力提高技术水平,确保电子化交易系统安全、稳定、规范运行。二是深入推进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加快建设宜宾企业“e路阳光”网上购销平台,积极规范国有企业招标采购工作,全力打造“透明高效、阳光宜宾”品牌,努力将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打造为宜宾市的一张城市名片。三是全力推进跨省(市)异地远程评标工作,不断建立健全数字证书办理制度机制,积极消除技术壁垒,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切实方便各方交易主体。
2.进一步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监控。一是尽快出台《宜宾市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监控联动协同工作规程》,着力对资金节约率明显偏低、工程推进明显滞后、质疑投诉较多、群众和社会反映较多的项目进行重点跟踪和全过程监管,进一步形成公共资源交易各司其职、联动协同的整体工作合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全面落实公共资源交易质疑投诉“每案必查”制度,加大质疑投诉处理工作力度,确保质疑投诉“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进一步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三是建立健全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建设,不断将信用信息综合评价成果运用到招投标活动中,切实规范招投标行为,积极促进社会诚信建设。
3.进一步深化公共资源交易体系建设。一是按照“认真总结、自加压力、多做贡献”的要求,积极谋划推进“国家电子招标投标(宜宾)高峰论坛”筹备工作,力争今年11月左右召开首次会议,着力建设全市统一、全国一流、跨行政辖区的区域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二是切实发挥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职能,强化相关职能部门工作协同,全力构建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工作管理体制。三是切实完善市、县(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工作,不断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全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一流工作团队,全力争创群众满意的一流工作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