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福满正博 著 林 宇 译校
2009年11月,我考察了福建省建阳市和江西省弋阳县,在弋阳县收获颇丰,尤其是对当地的古戏台遗址作了考察。本调查即报告此相关内容。
弋阳县隶属于江西省上饶市,位于赣东北。东面与浙江省接壤,南面与福建省相连,是交通要冲之地。宋代,它与池州等地划归信州府,由江南东路管辖。元代,它归属信州路,由包括福建省在内的江浙行中书省管辖。至明代,划归广信府,由江西省管辖。但是,翻阅《汉语方言地图集》(曹志耘,2008)即清楚,就整个上饶市而言,其方言与浙方言——吴音更为一致。据我在当地所闻,也确实感觉更接近吴音。据《现代汉语方言概论》(侯精一,2002)记载,上饶东半部属于吴语区,弋阳县属于西部赣语鹰弋片,实际上夹杂了吴语方言,所以有进一步调查的必要。
弋阳县是中国古代戏曲声腔弋阳腔的发祥地。但是关于弋阳腔最后的文献记载来自明末著名剧作家汤显祖,如果仅凭这点,似乎证明弋阳腔至明代已经绝迹(在宋懋澄《九龠续集》的原稿中,出现了否定这种说法的新资料,它记载了明末弋阳县戏曲的盛况)。即使在清代,全国各地也有不少受弋阳腔影响的剧种迅速兴起。在北京,被称作弋阳腔后裔的“京腔”得到了空前发展。作为一名外国的戏曲研究者,如果无更深入地了解,就算在弋阳以外的地方见到弋阳腔,也不能认定弋阳腔在弋阳县就绝迹了。
一直以来,有人指出关于弋阳腔的记载都在《弋阳县志》之外的地方志里。例如,东部的《玉山县志》(清道光三年刻本,卷十一)有如下记载:
纨绔子弟,操三弦琴、弄笙笛,以檀板羯鼓为之节,所尚必昆音也,谓之清客。或杂以铜弦滥矣。村落戏剧最喜西调,城市亦昆少弋多。自十月至十一月,城隍庙弦管之声不绝昼夜。非承平日久,民气和乐,固未易得此。
“西调”(秦腔、河北梆子之类)在玉山县乡村甚得钟爱,在城市中则是昆曲颇受欢迎。此条就是弋阳腔为大家喜闻乐见的记录。
《鄱阳县志》(清道光四年刊本)风俗志有关记载:
东关外沿河一带,多商贾集会公所。时唤昆弋两部演剧祭神。元旦前后,灯市箫鼓喧阗达旦,端午龙船竞渡鼓声咚咚,然而一二闲散之流,或吹笙或抚琴,或弹琵琶或弄筚篥,各随所好以为乐。
东部鄱阳县商人会馆,弋阳腔与昆曲在祭祀时同时上演。这些是在弋阳县以外发现的记录。然而,在留存的《弋阳县志》并未发现弋阳腔的相关记载。
这次弋阳行的最初目的地是福建建阳,却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而成行了。一到弋阳则来到小镇上,如能发现有关弋阳腔遗址之类的古迹,便是意外之喜。经当地文化局获知弋阳县存有相当数量的古戏台遗迹。在弋阳县文化局长黄英龙先生和副局长吴波先生的接待与陪同下,参观了几处古戏台遗址。这绝非一个外国人凭一己之力可以做到的,在此深深感谢弋阳县文化局的帮助。同时,我想通过相关材料阐述关于弋阳腔的一些见解:
图一是同治十年(1871年)版《弋阳县志》地图。流经城南的河流被标记为“信河”,现称信江。从地图上看,过去的县城在河流北部被城墙包围。城北也有一条河,在地图上可见“江村义渡”、“后港义渡”等字样。在现今地图上,此河被称为“葛溪”。
图二是目前弋阳县地图,出自《江西省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发现三处古戏台,分别为地图中标注的记号①②③。标注①是清同光(1821-1851)年间的“童家台”戏台,其位于弋阳县城中心与信河相隔的南岸,地名叫南岩镇齐僚坂。戏台建于当地童姓一族的宗庙祠堂内。祠堂截图如下所示。
北侧是童姓祭祀祖先的祭坛,由于破坏严重,已无多少实物存留。南侧是祠堂入口,入口上面是戏台。文中登有四张该祠堂照片,照片1(写真1):祠堂西侧侧面;照片2(写真2):祠堂北侧,即祭坛遗址;照片3(写真3):祠堂南侧,即戏台;照片4(写真4):戏台下面的祠堂入口。将祠堂入口建在戏台下面颇有意思,我在山西太庙看到的古戏台几乎都是建在入口处。
标注②是位于湾里乡西李村的李氏宗庙古戏台。据介绍,当地李氏一门有四个分支,住在西侧的为西李氏。始祖名叫李奎,字文耀,号九川,永乐十年进士,在《九川李氏宗谱》有此记载。据《九川李氏宗谱》记载,祠堂和戏台建于宣德二年,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它比童家戏台早数百年,是弋阳县现存的最古老的古戏台。(龚国光《江西弋阳腔探源》,《弋阳腔新探》2006)
李氏戏台虽是弋阳县现存最古老的戏台,规模却不大。戏台对侧有块空间,经询问并不是祭坛遗址。再经江西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万叶先生了解到,该戏台整体为三层构造,戏台上面便是祭坛。该戏台的舞台与其他地方的不同,其舞台出、入口共有八个,分别设置于舞台三面。从下面照片中便可体现。这是由于此戏台的演出剧目多为神仙戏,各类角色从不同出、入口进出。北京故宫也有三层戏台,据说就是它的原型。李氏戏台如照片5~8所示。
标注③是最北郊的中坂乡芳墩村古戏台,建于清康熙年间。戏台已经面临崩塌。经当地人了解,戏台对面是道观,我想此戏台或许与宗教有密切关系。
考察结束后,当地友人带我到就近的剧场转转。令我诧异的是,芳墩村建有芳墩剧场且仍在使用,并遇演员排练。在村子里建有剧场这一事,在日本简直不可思议!舞台对面供奉着神像,而这种舞台和神像相对的构造与宗教舞台基本相似。神像如果是戏曲神仙的话,应该是弋阳腔祖师爷—老郎先师。这个传说后来传到杭州,老郎先师成了戏曲艺人供奉的神仙。相关内容如照片9~13所示。
而对弋阳县剧场的考察,使我惊讶于弋阳县至今还有弋阳腔剧团持续的演艺活动,看到弋阳腔在这里仍在传承。相关内容如照片14~17所示。
以往,弋阳腔和昆曲的对比研究较多,与常在城市演出的昆曲相比,弋阳腔更富地方特色。实际上,通过对弋阳县古戏台遗址的考察,我对弋阳腔与宗庙、道观之间的联系产生了新的认识。
下面,简单回顾有关弋阳腔的文献记载,也借此机会重新考察戏曲史上的弋阳腔。它的最初记载出现在祝允明(1461 —1527)《猥谈》。祝允明活动于成 化年间(1465—1487)、弘治年间(1488 — 1505) 、正德年间(1506—1521),死于嘉靖六 年。《猥谈》写作年代不明,但从作者年龄估算,撰于弘治、正德年间的可能性较大。
今人间用乐,皆苟简错乱。其初歌曲丝竹,大率金元之旧。略存十七宫调,亦且不备,只十一调中填辏而已。虽曰不敢以望雅部,然俗部大概高于雅部不啻数律。今俗部尤极高。而就其律中,又初无定,一时高下随工任意移易。盖视金元制腔之时,又失之矣。自国初来,公私尚用优伶供事,数十年来,所谓南戏盛行,更为无端。于是声乐大乱。南戏出于宣和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予见旧牒,其时有赵闳夫榜禁,颇述名目,如《赵贞女蔡二郎》等,亦不甚多,以后日增。今遍满四方,辗转改益,又不如旧。而歌唱愈谬,极厌观听,盖已略无音律腔调。愚人蠢工,狥意更变,妄名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昆山腔之类。变易喉舌,趋逐抑扬,杜撰百端,真胡说耳。若以被之管弦,必至失笑,而昧士倾喜之,互为自谩尔。(《说郛续》)
根据此条,在明初,即十五世纪末,余姚腔(浙江绍兴府余姚)、海盐腔(浙江嘉兴府海盐)、弋阳腔(广信府弋阳)、昆山腔(苏州府昆山)已经形成,有意思的是,这些区域在北宋时分为两浙路和江南东路,元代归入江浙行省浙东道。
以下部分来自魏良辅《南词引正》。关于魏良辅,沈宠绥《度曲须知》叙述如下:
嘉隆间,有豫章魏良辅者,流寓娄东、鹿城之间,生而审音,愤南曲之讹陋也,尽洗乖声,别开堂奥。
据记载,魏良辅住在娄东与鹿城之间,即昆山附近。他是嘉靖(1522—1566)、隆 庆 ( 1567—1572)时人。魏良辅《南词引正》通常又称《曲律》,一般附在《吴歈萃雅》《词林逸响》《吴骚合编》卷首而为人所知。但是,最新发现文征明手稿却成了《娄江尚泉魏良辅〈南词引正〉》,内容也大相径庭。复印本《真迹日录》(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已出版,包括十八则短文(因资料珍贵,部分复印件附在最后,即照片18)。其中第五则如下:
一、腔有数样,纷纭不类。各方风气所限,有昆山、海盐、余姚、杭州、弋阳。自徽州、江西、福建俱作弋阳腔。永乐间,云贵二省皆作之,会唱者颇入耳。唯昆山为正声,乃唐玄宗时黄幡绰所传。元朝有顾坚者,虽离昆山三十里,居千墩,精于南辞,善作古赋。扩廓帖木儿闻其善歌,屡招不屈。与杨帖笛、顾阿瑛、倪元镇为友,自号风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野集》十卷、《风月散人乐府》八卷行于世。善发南曲之奥,故国初有昆山腔之称。
据载,弋阳腔在安徽、江西、福建三地广为流行,到永乐年间(1403—1424) 已经扩散到云南、贵州,也就是说,它在十五世纪初已传播到西南等广阔的区域,随处可以听到弋阳腔了。
下面是徐文长(1521—1593)《南词叙录》的记叙:
今唱家称弋阳腔,则出于江西,两京、湖南、闽、广用之。称余姚者,出于会稽,常、润、池、太、扬、徐用之。称海盐腔者,嘉、湖、温、台用之。唯昆山腔止行于吴中,流丽悠远,出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妓女尤妙此,如宋之嘌唱,即旧声而加以泛艳者也。隋唐正雅乐,诏取吴人充弟子习之,则知吴人善讴,其来久矣。
在这里,谈及弋阳腔之“广”(流传广泛),作者举了北京、南京“二京”和湖南、广东之“广”为例。
但是也有反证,即汤显祖(1550— 1616)《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汤显祖诗文集》卷三十四):
人生而有情。思欢怒愁,感于幽微,流乎啸歌,形诸动摇。或一往而尽,或积日而不能自休。盖自凤凰鸟兽以至巴渝夷鬼,无不能舞能歌,以灵机自相转活,而况吾人。奇哉清源师,演古先神圣人能千唱之节,而为此道。初止爨弄参鹘,后稍为末泥三姑旦等杂剧传奇。长者折至半百,短者折才四耳。生天生地生鬼生神,极人物之万途,攒古今之千变。一勾栏之上,几色目之中,无不迂徐焕眩,顿挫徘徊。恍然如见千秋之人,发梦中之事。使天下之人,无故而喜,无故而悲。或语或嘿,或鼓或疲,或端冕而听,或侧弁而咍,或窥观而笑,或市涌而排。乃至贵倨弛傲,贫啬争施。瞽者欲玩,聋者欲听,哑者欲叹,跛者欲起。无情者可使有情,无声者可使有声。寂可使喧,喧可使寂,饥可使饱,醉可使醒,行可以留,卧可以兴。鄙者欲艳,顽者欲灵。可以合君臣之节,可以浃父子之恩,可以增长幼之睦,可以动夫妇之欢,可以发宾友之仪,可以释怨毒之结,可以已愁愦之疾,可以浑庸鄙之好。然则斯道也,孝子以事其亲,敬长而娱死;仁人以此奉其尊,享帝而事鬼;老者以此终,少者以此长。外户可以不闭,嗜欲可以少营。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疠不作,天下和平。岂非以人情之大宝,为名教之至乐也哉。
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也。为人美好,以游戏而得道,流此教于人间,讫无祠者。子弟开呵时一醪之,唱啰哩嗹而已。予每为恨。诸生诵法孔子,所在有祠;佛老氏弟子各有其祠。清源师号为得道,弟子盈天下,不减二氏,而无祠者。岂非非乐之徒,以其道为戏相诟病耶?
此道有南北。南则昆山,之次为海盐,吴、浙音也,其体局静好,以拍为之节。江以西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之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我宜黄谭大司马纶闻而恶之,自喜得治兵于浙,以浙人归教其乡子弟,能为海盐声。大司马死二十余年矣,食其技者殆千余人。聚而谂于予曰:“吾属以此养老长幼长世,而清源祖师无祠,不可。”予问倘以大司马从祀乎?曰:“不敢。止以田、窦二将军配食也。”予额之。
在这段话里,汤显祖开始论述戏剧的功能和戏剧理论,接着说明了在江西以南宜黄戏盛行的原因,最后谈到了襄助当地艺人建立戏神庙一事。在此期间,汤显祖接触了弋阳腔,称之为“调绝”,取其代之的乐平腔和安徽青阳腔也产生了。但是,就如这次调研所发现的,弋阳腔在当地并未绝迹。当然,首先必须确认,乐平腔和安徽青阳腔在明末已经兴起了。
(未完待续)
注释:
[1] 福满正博,1956年生,明治大学经营学部教授,东亚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曾为英国牛津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长于中国戏曲研究,撰有《元刊本〈汗衫记〉曾在何处——并论明抄 本 与 〈元 曲 选 〉的 性 格(1)(2)》(2016,2017);《薛 仁 贵故事变迁之研究(1)》(2015)等论文。
[2]福满正博《江西省弋阳县弋阳腔初探》,《人文科学论集》第五十六辑(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