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孙铭 李佩桦
摘 要:三量、三境、三性及见分三性主要论述认识的真理性、价值判断及心理生成的因果联系。现量实证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比量、圣言量虽然重要,但未必究竟;价值判断有多种形式,认识主体、相状及其作用各有不同性质,应辩证分析。
关键词: 性境;现量;比量;圆成实性;至教量
【原文】
三境①
境者,識中所现之境界也。境本外境之名,此所言境,乃识中觉了能知之内境,与外境相映对立所含藏之体相②也。
性境③性,实也。所见所知者,于地水火风、色香味触既所实有,识所明了宛然之境界,亦是如实而知,非情计所测度安立,不必实然之境。前五见色果色,闻声果声,知香本香,知味果味,觉触果触,不缘比拟,定非谬妄,纯是此境。第六依前五随色声等起如实法,不待立名思义自尔分别者,其一分性境也。七识妄揽八识为自内我,立八识相分为境,非其真实,故不具此境。第八本如来藏,无有境界,横为末那所执,而成见相二分,虽缘根身器界以为性境,而本无其境,故《颂》④中于八识不言何境。
带质境⑤因四大五尘之质带起,立此一境,是执着相分而生其见分,谓之假,则有质可带;谓之真,则本性实法所无,一切颠倒迷妄皆此境所为,恃其有质,信可爱取,挟质妄行,坚不可破。此境前五所无,不于声色等起意计⑥故。第六为似带质⑦,以意缘前五卸落影子之法尘,于声色等立可忻可拒之相,其实彼质不为吾意所带动,如蝶恋花,花终不恋蝶,故曰似带质。第七为真带质⑧,八识本无区宇之质,第七带起而据为自内我,第八即为所带动而成一可据之境,流转生死中,为自境界,故曰真带质。八识虽有五心所,而不挟带外境之质为其见分,故不具此境。
独影境⑨全不因实有而立其境,独有其影,了无实用。此境唯第六有之。前五有实境则如实而知,非影也。第七本无自体,如本无镜,不得有影,所执乃第八实有之相分,非影也。唯第六一识,于前五过去色声等,形去影留,忽作忆念,宛在心目之间,此名有质独影⑩。又或因名言配合,安立境界,如想兔有角,便俨然一戴角之兔,可说可画,此名无质独影?輥?輯?訛,一半似真,一半是妄。
性境,实性?輥?輰?訛所生;带质,遍计性?輥?輱?訛所生;独影,依他起性?輥?輲?訛所生。独影虽非真实,然不于境中横生意计,执为自性,亦不强物从己,坚立崖岸,如镜中见影,可即影而知形,必不向影而求其言笑,若于此一着妄计,则即落带质矣。故六识通三性?輥?輳?訛,因性生影,因影生带质也。
【笺注】
①三境:境,指认识所显现的境界。三境,包括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与外境相映对的内境体相有真实如如的反映,也有似真似假、虚幻不实的,因而有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之别。
②体相:体,指实体、实质。相,指相状。体相,即与实体、实质相联系的相状。《成唯识论》卷一说:“许此三事体相各别,如何和合共成一相?不应合时变为一相,与未合时体无别故。”[1]23人们对体相妄加分别,往往只能了解依他起性和遍计所执性,而不能达到真实的、本质的认识。
③性境: 即认识所显现的真实境界。
④《颂》:即世亲造《唯识三十论》,玄奘译,原论为颂文,无长行,故实为《唯识三十颂》(简称《颂》)。
⑤带质境:质指本质、实质性的认识。带质境是认识中所显现的真假掺杂的一种境界。
⑥意计:即有意识地造作、算计,不是如实反映。
⑦似带质:指近似地挟带真妄的认识境界。
⑧真带质:真实地反映真妄相杂的认识境界。
⑨独影境:独,即独自。影,影象、影子。独影境是人的认识中独自显现的虚幻不实的境界。
⑩有质独影:第六识对于过去之五尘有记忆、思虑、了别的作用,使过去之境宛然现前,叫有质独影。
?輥?輯?訛无质独影:对于过去五尘既虽无记忆,而凭想象,执妄为真,叫无质独影。
?輥?輰?訛实性:指真实的本性。事物的真实体性,又名真如、实相、法界、法性。这里指圆成实性。
?輥?輱?訛遍计性:即遍计所执性,指普遍计度、执着虚妄分别以为真实的认识。《成唯识论》卷八:“诸圣教说虚妄分别是依他起,二取(能取、所取)名为遍计所执。遍计所执体非有故。”[2]574
?輥?輲?訛依他起性:指依赖他种因缘,采用类比、推理方法来量知事物自相所得的认识。依他起性所生的独影境虽不真实,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明了、知觉事物的相状的参考也未尝不可,如果执着地作为自己的真实本性,那就似是而非了。《成唯识论》卷二:“诸心、心所依他起故,亦如幻事,非真实有。为遣妄执心心所外实有境故,说唯有识。”[2]86
?輥?輳?訛六识通三性:指第六意识通于圆成实、遍计所执、依他起三性,既有一分真实性,也有似是而非或完全虚妄的性质。
【今译】
境,是认识所显现的境界。境,一般指认识所对的外物。这里所说的境,指觉了、能知所显现的内在境界,是与外境相映对的内在体性的反映。
性境,指实在本性。认识所反映的地水火风、色香味触境界,是实在的存有,所反映的内在本性也是如实而知的,不是纯粹从情感出发妄加推测、人为地造作,没有实在性的东西。前五识见色现色,听声即声,闻到香气,尝到味道,觉察到的东西不会是虚妄的,都不用比拟、推理,不是谬误,纯是真实境界。第六识依据前五识所直观的对象如实反映,不需要名言、概念再作分别,有一分真实性在。第七识虚妄地执着第八识的种子、习气成为自身所体悟的东西,以此为真实,实非真实,不具备真实性。第八如来藏识本来没有分别所认识的境界和能认识的主体,但受末那识的执着,变成能见、所见分明对立,虽然所含藏的种子有可能生成有质碍的实境,攀缘实质性的根器作为实在性的认识,实则不存在其实在性,所以《唯识三十颂》中不说第八识是什么样的境界。
带质境是人们认识中带有对四大、五尘一部分真实、似真似假的反映。人们往往执着其中某些真实性的东西,作出种种业障来。说它是假,却带有某些真实性;说它是真,其实没有真实性可言。一切颠倒、迷惑、妄想都从此而来,以为这里有真实性的东西可作依凭,可以信赖,可以爱恋、追求,虚妄造作,坚不可破。此带質境前五识不具有,因为人们不会对声色等真实性的东西产生有意的计度。第六识为近似地挟带真实的境界,因为意识是对前五的影像的反映,对于声色产生欣喜或拒绝的判断,而其本身的实质不为意识所动,好比蝴蝶恋香花,香花终不为蝴蝶所动,所以叫近似于真实的东西。第七识为挟带某些实境的半真半假的认识。第八识本无特定的区隔,无真实境界,但第七识据第八识为自内我,使第八识成为一可以依据的境界,流转不断,故成真带质了。
独影境,是人们对外境虚幻不实的认识,只有其影像,全无真实性。此境仅第六识具有。前五识有如实而知的实境,并无独自显示的影像。第七识本来没有自己的体性,好比本来没有镜子,不得有从镜显示真实影像,所执着的是第八识实有的相分(影、种子等认识对象),不是第八识真实本体的影像。只有第六识对于过去五尘有记忆、思虑、了别的作用,使过去之境宛然浮现,属于相似真有某些实质性的认识。或虽无此境,而凭想象或概念,执妄为真,如同想象兔子有角,便俨然显示长角的兔子,可以说得出、比划得出来,这不是真实性的认识,一半是真、一半是假。
真实性的认识境界,是圆成实性所产生的。相似真实、带有一定实质性的虚幻认识,是普遍计度、执着所产生的;独自显现的虚幻认识是凭推理、比拟产生的。依他起性所产生的独自显示的认识,虽不真实,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明了、知觉事物的相状,不是根据虚幻反映的影像有意计度、造作、执着,而成为自己的真实本性,也不是勉强外物将就自己的意向,成为坚固不可逾越的壁垒,好比看到镜中的影子,可以从中略知其形象,必定不会向影子要求影子他会言笑一样;如果对此过分执着、横生计度,那就会堕入带有虚妄、非真实性的虚妄认识了。所以第六识通于真实、似真实和虚假三种境界。
【评析】
三境章论述真实性的认识、似真实的认识和虚幻认识三种境界。境有内外之别,外境即认识所对的外物;内境即认识所显现的精神境界。三境之境属于内境。与外境相映对的内境体相有真实的,也有似真实、虚幻不实的体验,因而有性境、带质境、独影境之别。
性境即认识所显现的真实境界。前五识所显现的境界纯是性境;第六识依据前五识根身的感觉所显现的境界而思量,也有一分性境;第七识是以第八识的相分为自内我,离开真实显现的境界,所以没有此性境;第八识本来没有什么境界,它所含藏的种子具有潜在的真实性,但其本身不可能具有真实性境。
带质境是人们认识中所显现的掺杂真假的一种境界。带质境前五识不具有;第六识为近似的半真半假境界;第七识为真实的真假掺杂境界。第八识本无真实境界,但第七识据第八识为自内我,使第八识成为一可以依据的境界,流转轮回不断,便成为相似真实、带有某些真实性的虚幻认识了。
独影境是人的认识中独自显现的虚幻境界,仅第六识具有,前五识、第七、八识均不具。第六识对于过去五尘有记忆、思虑、了别作用,使过去之境宛然浮现,属于有实质性的虚幻认识;或虽无此境,单凭想象,执妄为真,那就是叫无实质性的虚幻认识。
性境、带质、独影三境分别源于圆成实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性境由圆成实性所生,所现的境界是真实的境界。由遍计所执性所生的带质境和由依他起性所生的独影境,虽有某些真实性,基本上是不真实的。依他起性所生的独影境虽不真实,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明了、知觉事物的相状也未尝不可,不可执以为真。第六识既通于圆成实性,又通于依他起性和遍计所执的似带质,而且由性境生独影境,独影境生带质境,所以第六识通三性。
【原文】
三量①
量者,识所显著之相,因区画前境为其所知之封域也。境立于内,量规于外。前五以所照之境为量,第六以计度所及为量,第七以所执为量。
现量②现者,有现在义,有现成义,有显现真实义。现在,不缘过去作影。现成,一触即觉,不假思量计较。显现真实,乃彼之体性本自如此,显现无疑,不参虚妄。前五于尘境与根合时,即时如实觉知是现在本等色法,不待忖度,更无疑妄,纯是此量。第六唯于定中独头意识细细研究极略极迥③色法,乃真实理,一分是现量。又同时意识与前五和合,觉了实法,亦是一分现量。第七所执非理,无此量。第八则但末那妄执为量。第八本即如来藏,现量不立,何况比、非,故《颂》但言性,不言境、量④。
比量⑤比者,以种种事,比度种种理。以相似比同,如以牛比兔,同是兽类;或以不相似比异,如以牛有角,比兔无角,遂得确信。此量于理无谬,而本等实相原不待比。此纯以意计分别而生,故唯六识有此。同时意识以前五所知相比,求其得理;散位、独头缘前所领受以证今法,亦多中理,皆属比量。前五不起计较,不具比量。第七一向执持污尘,坚信迷着,不起疑情,亦无此量。第八无量,前注已明。
非量⑥情有理无之妄想,执为我所,坚自印持,遂觉有此一量,若可凭可证。第七纯是此量。盖八识相分,乃无始熏习结成根身器界幻影种子,染污真如,七识执以为量,此千差万错、画地成牢之本也。第六一分散位独头意识,忽起一念,便造成一龟毛兔角之前尘。一分梦中独头意识,一分乱意识,狂思所成,如今又妄想金银美色等,遂于意中现一可穰⑦可窃之规模,及为甚喜甚忧、惊怖病患所逼恼,见诸尘境,俱成颠倒。或缘前五根尘留着过去影子,希冀再遇,能令彼物事倏尔现前,皆是第六一分非量。前五见色闻声等,不于青见黄、于钟作鼓想等,故不具此量。第八无量,准前可知。
现量乃圆成实性显现影子,然犹非实性本量。比量是依他起性所成。非量是遍计性妄生。
《瑜伽论》三量外,有至教量⑧,谓值佛出世,及法恒住,所说一实至教⑨,闻已生信,即以所闻至教为己识量。此量从根门⑩入,与意识和合而成,亦三量所摄。若因闻至教,觉悟己性真实,与教契合,即现量。若从言句文身思量比及,遮非显是,即属比量。若即著文句起颠倒想,建立非法之法,即属非量。
【笺注】
①三量:量,指量知、度量其自相体性,是认识事物的形式和判定知识真伪的标准。三量即度量其自相体性的三个要素。《成唯识论》卷二:“心、心所一一生时,以理推征,各有三分,所量、能量、量果别故,相、见必有所依体故。”韩廷杰释:“量,意为量度、楷定,即认识事物的形式和判定知识真伪的标准。”[3]135、194
②现量:即如实证悟、量知其自相的认识方法,包含现在显现、现成直接显现、真实显现三种涵义。
③迥:远。
④境量:指认识所显现的境界和量知其体性的要素。
⑤比量:即以分别之心比类已知之事,量知未来之事。相当于比较、判断、类比、推理。
⑥非量:即凭主观妄想以量知物之体性,如幻想、猜测等错误的量知方法。
⑦穰:当作攘,偷窃。
⑧至教量:佛教阐述无我利他、弃迷还悟的真理性认识,亦称佛言量。《成唯识论》卷三:“诸大乘经皆顺无我,违数取趣,弃背流转趣向还灭,赞佛法僧,毁诸外道;表蕴等法遮胜性等,乐大乘者许能显示,无颠倒理,契经摄故,如增壹等,至教量摄。”韩廷杰释:“因明术语,亦称圣教量、正教量、声量等,以佛至极之教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2]202、204
⑨一实至教:即圣言量、佛言量,是圣贤所说的客观真理。
⑩根门:指造成生死轮回的根本处所和根性。一般指地狱八根:眼、耳、鼻、舌、身、意、命、舍根[2]350。
【今译】
量指认识事物的形式和判定知识真伪的标准,因为判断的对象及其结果各有不同范围,从而有不同形式和标准。其精神为内在境界,而判断、量度的标准表现在外。前五识以直接观察、量度对象进行量知,第六识以计较、推测、推理进行量知,第七识则以不断执着为量知范围。
现量,即如实地体悟、量知其实质。现实的量知,包含现在、现成、显现真实三义。既为现实存在,就不需考虑它过去的影象如何。现成,一接触就能觉察到,不用思虑、计较。显现真实,就是如实地揭示其本性,没有疑惑,不杂虚妄。前五识对于尘境的觉知与知觉的主体相合时,即属现实觉知事物真实性的实证方法,不需思索,更无疑惑,纯是现量。第六识只有在入定中独自显现的意识、细细思量极微细、极远大的事物时才是如实的实证,有一分现量;又同时意识与前五识的直接结合,亦是现量。第七识的执着,不符合如实觉知之理,故无现量。第八如来藏识被末那执着为觉知标准,故无量知作用。第八识即是如来藏,无现实的觉照作用,当然不属于现量,也无所谓非量、比量。所以《唯识三十颂》只说第八识的识性,不说其认识对象、认识形式和标准。
比量,比就是以种种事推测种种道理,比较其共同点,如以牛与兔比较,知道它们同属于兽类;或比较其不同特点,如用牛有角与兔无角相区别,从而确认不同性质的事物。比较、量知从逻辑上说符合道理,而事物的实质本身是不需要比较以后才确认的。这属于有意识地进行主观分析的行为,只有第六识的意识才会有。同时意识是与前五识的反映相比较、归纳形成的真理性的认识;散位意识和独自显现的意识是从属于未来之事,相当于现代所说的比较、判断,也有类比的意思。比量即用以前所留下的印象、经验来证实当今的认识,亦包含有如实证验的知识。第七识的执着不合道理,没有此比较和逻辑推理。第八识没有所知、能知的功能,道理前已说明。
非量,即从主观情感出发,妄自推测事物体性的量知方法,执着为我能知、我所知,自以为是,坚持不舍,以之为认识可靠的凭证。第七识的恒审思量就属于非量,它执着第八识的种子(相分)作为自我体证的本性,把世代熏习而成的业障作为幻影种子,污染真如本体,以此量知事物,就成为千差万错、画地成牢的根本了。第六识的散位、独头意识忽然间动起念头,便成龟有毛、兔长角的错误判断。梦中独自而起的、散乱意识,都是狂乱思虑而成,如妄想金银美色等,于是在意识中便显现可偷窃、可追逐的想法,产生惊喜、忧愁、恐怖、病患等烦恼和情绪,所见所为都颠三倒四;或者沉湎于前五识的印象、记忆,希冀再次遇到,妄想重新显现,这都是第六意识的错误认识的体现。前五识不会在见色时却听闻声音,不会把青色看成黄色,不会把钟当作鼓来敲,所以没有非量。第八识无量度功能,道理同前。
现量是圆成实性在如实地量知事物体性当下的体悟,但不是事物体性本身。比较、推理是依赖他种因缘所产生的判断。凡夫在普遍计度诸法的妄情中,只能作出幻想、错误的判断了。
《瑜伽论》在三量的认识方法外,另有至教量的理论,指佛陀那样的觉者出现于世、正法久住时,圣人所说的真理,人们听闻后就能生起信心和信仰,把它作为自己的认识、判断是非的标准。这种见识和标准是从认识的根本上开始熏修,与意识、思维的能动作用结合而成,亦包括现量、比量和非量三者。如果听从圣人的教导,体悟自己本性与圣教相合符,就是现量;如果从文字、言语上思维、了别,简单类比,作出结论,就是比量;如果想入非非,颠三倒四,文过饰非,甚至以非法的东西自立门户,那就是非量了。
【评析】
三量指认识和判定真伪的三种标准。前五识是直接观照对象本身,第六识着重比较、分析、推理,第七识则以不断执着成为其意志。
现量,是如实地量知事物的体相自性,如同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必须亲口尝的直接证悟。王恩洋认为:船山说“第六唯于定中独头意识细细研究极略、极迥色法,乃真实理,一分是现量”是错误的,因为细细研究,即比量;极略、极迥皆假色,非真实;既云色法,即事非理;认为船山说“八识本即如来藏,現量不立,何况比、非,”也是错误的,因为《成唯识论》说:“八识于执受处了,执受及处即所缘境,了即能缘行相”;八识是由现量了境的。船山又云:故《颂》但言性,不及境量,亦非。《规矩颂》但略不及量,受熏持种根身器,种及身器便是它的境,但有境即有量,无量便不成为境了。王说可进一步斟酌。
比量,即以分别之心比类已知之事,量知未来之事,即比较、判断、推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近真理。非量,是凭主观妄想量知事物体性,如第七识的恒审思量和执持,以第八识见分为自内我,把以前世代熏习而成的业障作为幻影种子,污染真如本体,所以,是千差万错、画地成牢的根本。
现量是圆成实性在量知方法中的体现,是如实地量知事物自性的根本方法。圆成实性是圆满成就诸法功德之实性,需八识转识成智后才能显现出来。按照圆成实性的要求,量知事物的自相靠直觉证悟,不须思虑、分别,无须推理、类比。所以,现量实证即是掌握事物真实性质的根本途径。依他起性采用类比、推理来量知事物的实相,属比量。遍计所执性是凡夫普遍计度诸法的妄情,只能是幻想、主观揣测,属非量。
至于以圣言量辨别邪正,须作分别,不可一概而论。如果听从圣人教导,体悟自己本性与之相符,就是现量实证;如果执着于圣人言句,于此思维、了别、类比、判断,就是比量;如果想入非非,既不合圣言量的根本精神,也不合诸法本性,就是非量了。说至教量与三量是相通,既以圣贤经典为指导,又不迷信教条,也不胡乱发挥,这是实事求的科学精神的体现,颇有创见。
宗密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西域诸贤圣所解法义,皆以三量为定,一比量,二现量,三佛言量。鉴别、会通佛教法义,须三量勘同,方为决定。”[4] 运用现量、比量、圣言量相结合的方法来认识事物的本质,作为洞察历史和现实真相的根本方法,既重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根本标准,又重视圣贤的教诲和比较分析、逻辑推理所包含的科学成分,并且克服了执着圣言量、比量的弊病,是科学的辩证的认识方法,对当今社会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坚持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鉴别真伪、善恶,颇有借鉴意义。
【原文】
三性①
此性指識中相应心所有此三种差别,于见分三性②中俱依他起性摄,以皆资藉缘生故。若圆成实性,但一无三。
善性③能成善品十一之才质。
恶性④能造根本六惑⑤、大随八⑥、中随二十⑦、小随十⑧之才质。
无记性⑨记谓纪其功过之因,而别之为善恶之果。无记者,可以善而未即善,可以恶而尚未恶,乃识初发之机,一切恶善皆由此作,遍行⑩、别境?輥?輯?訛、不定三位、十四心所?輥?輰?訛之才质也。别有士用果?輥?輱?訛,如着衣、吃饭、耕种、工技等,其果亦无记,亦由遍行、别境起其功用。此无记性复有二:
一有覆无记?輥?輲?訛,覆,盖覆也。如瓦隙日光,四边皆受障蔽,但受一隙之影。此性覆障真如广大之体,于五蕴中,八识执持我为我,我法为我法,虽未即为恶,而为染污之本,乃七识别境中一分邪慧所成。恶性成烦恼,善性成无明,而烦恼乃无明所发生,故前六随惑皆七识根本四惑所生,而四惑又别境慧所生。若论其本体,则此性即是无覆性锢蔽而成有覆,如隙中日即全日光,故统言三性,不分为四。
二无覆无记性?輥?輳?訛乃真如不守自性,加被润生所成,本无覆障,虽为七识所染,而本体自如,遍行初心但有觉了,无执着,无分别。然其可善可恶,不得纯净无垢,如水初波,未有宁静。善恶二性,唯第六通具,以一切善恶皆缘意造也。前五善性具,恶性有缺,识依根发,功不胜故。如小随十,前五对境则有,境去则妄,不留滞结成内毒?輥?輴?訛,如第六之攀缘过去未来也。前五善恶亦待一分同时意识和合乃成;若同时意识未生,但与五根和合,则前五止有有覆无记。
无记八识俱有。此性在八识但成五遍行,未堕善恶。至七识结就,则即此遍行而生别境之慧。至六识生,则即此五遍行具诸别境,及不定四。其流注前五,则遍行生五别境;其遍行止是一性,贯串八位识中,为可善、可恶资粮。在八识但有初发识光,未有障覆,至结成第七,则此性自生覆矣。七识以障覆为性,还能障覆第八,使成异熟种子,结生死因;又能障覆前六,使成根、随诸恶。根本四惑及八大随,皆此有覆之所结成。此有覆性以法执成我所,是所知障?輥?輵?訛。无明现行为烦恼种子,非即有烦恼现行,故但名无记,不便判作恶性耳。六识受七识之染,前五以第七建立我所,各各成自类遍行别境,不得圆通,皆是有覆,不能还归第八无覆本位?輥?輶?訛。唯八识一位无覆无记,余俱有覆。
【笺注】
①三性:指心识所对应的心所的道德属性,分为善、恶、无记三种。
②见分三性:指达到对事物真实本性的认识的三个条件,是区别一切认识真理性的必然要求和必经途径。参下章此三性乃真妄所自分注。
③善性:指善良的材质、本性和德性。
④恶性:指能为恶起惑之材质。
⑤根本六惑:又名本惑、根本烦恼,指贪、瞋、痴、慢、疑、恶见六大烦恼。《成唯识论》卷三说:“此贪等六性是根本烦恼摄故,得烦恼名。”[2]603
⑥大随八:指伴随根本惑而生的具有普遍性的一般烦恼,即八种大随烦恼:掉举、昏沈、不信、懈怠、放逸、失念、心乱、不正。《成唯识论》卷六说:“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名随烦恼。此二十种类别有三,谓忿等十各别起故,名小随烦恼;无惭等二,遍不善故,名中随烦恼;掉举等八遍染心故,名大随烦恼。”[2]426
⑦中随二:指无惭、无愧二种普遍产生不善业的烦恼。
⑧小随十:指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烦恼,如忿怒、憎恨、覆盖、气恼、嫉妒、吝惜、矫诳、诬谄、骄傲、迫害等。
⑨无记性:指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性质未定的材质。《成唯识论》卷六说:“于无记忍可乐欲,非净非染,无信不信。”[2]429
⑩遍行:即遍行心所,指认识生起时普遍表现于一切时、空、性、识之中的心理活动,包括感触、着意、感受、思维、思虑等。《成唯识论》卷三说:“阿赖耶识无始时来乃至未转,于一切位恒与此五心所相应,以是遍行心所摄故。”[2]150
?輥?輯?訛别境:指特定境界引起的心理活动,包括欲望、理解、忆念、禅定、智慧等[2]162。
?輥?輰?訛心所:指相应于心王而起的一切精神现象和心理活动。[2]5
?輥?輱?訛士用果:唯识宗论述因果关系的五果之一,指借助世间资生事业、工技所产生的果报。《成唯识论》卷八说:“士用,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2]531
?輥?輲?訛有覆无记:指受邪慧障蔽的,虽未为恶,却是染污之本的材质。
?輥?輳?訛无覆无记:即不受邪慧障蔽、未善未恶、可善可恶的材质。
?輥?輴?訛内毒:即内在体性受到熏染。
?輥?輵?訛所知障:以所知障蔽真如实性,成为通向觉悟的障碍。参二障章。
【今译】
三性的性,是指心识所对应的心所的道德属性,分善、恶、无善无恶三种。是如实证悟认识真实性,还是通过比较、推理,或普遍计度、执着,是证悟认识真理性的三种不同途径。善、恶、无记都是借助比较、推理而产生的;如实证悟认识的实在性只有善性,没有恶及不确定性。
善性,指能为善的素质、材质。恶性,指能造作根本烦恼、伴随烦恼、中等烦恼和小烦恼之素质。
无记性,是无法判断其善恶价值,或善恶不确定,因为善恶刚刚生起、尚未成为现实时,其微细朕兆是一切善恶行为产生的基础,有普遍、特殊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另一类借助世间资生事业、工技所产生的果报,如为解决穿衣、吃饭进行耕种,使用技艺等所造作的结果,也属于无善无恶,也会通过普遍、特殊的途径产生作用。这种不确定性,又可以分为有覆盖的无记性和无覆盖的无记性二种。
有覆无记性,覆就是覆盖、遮蔽。好比从瓦片空隙透射出的日光,四周都被遮蔽,只透出一个空隙的光线来。这种受遮蔽的无记性,会覆盖真如的整体。在色、受、想、行、识构成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第八识被遮蔽、执着为永恒不變的本体,虽然没有马上造恶,却成有遮蔽的无记性;虽未必马上成为恶行,却是染污的根本。之所以成为污染的根本,就是由第七识的偏执造成的。恶性成为烦恼,善性被熏成痴迷,而烦恼是痴迷所产生的。所以说,前六识的伴随烦恼都是从第七识的根本烦恼产生的,而根本烦恼又从各别的外境、偏执而产生。如果说它的本原,这种有盖覆的无记性就是因为真实体性受到遮蔽而成,好比瓦片空隙透出的日光是因为日光大部分被遮蔽一样。所以,这里笼统称善、恶、无记三性,不从无记中再分出有覆无记、无覆无记。
无覆无记性,即是真如本性没有被偏执所障蔽、熏染的状况。第八识本来是没有被盖覆、污染的,虽然后来被第七识所污染,而本体如如不动,在认识刚发生时,只要一开始立即察觉,没有执着,就未善未恶、可善可恶,但已具备善恶的可能性,不是清净无垢的,好比水面平静无波,微风一吹,就不再宁静一样。善恶的可能性,在第六意识中都具有,因为一切善恶行为都源于意念的造作。前五识如实观照外物,具有善性,无恶性,因为没有参杂意念,意念的功能没有发挥出来。比如十种小随烦恼,只有外境现前时才存在,外境不存,随烦恼就会忘掉,不会留恋、存留,蕴结成为内在的体性,如同第六识那样联系、回忆过去、企望未来,成为有覆盖、有遮蔽的无记性。前五识产生善恶,也需等待同时意识的配合才能实现。如果同时意识未起作用,仅与五种认识器官相配,那所产生的认识只能是有遮盖的无记性。
不确定性在八识中都有。这种不确定性,在八识中会普遍发生作用,但都没有成为现实的善恶果报。到第七识时,由于其执着作用,蕴结为特殊的邪慧,乃至第六识产生,这样,此五种普遍性及四种不定性就会在各个特殊方面表现出来。其中流注到第五识,就表现为五种特殊境况。这种普遍性有一个特点,就是贯穿于八位识中,成为可善可恶的基础。在第八识本身,只有最初透射出的认识光芒,没有障蔽;到第七识时,此不确定性的光芒就被障蔽了。第七识以障蔽为其本性,还能覆盖第八识,使其成为不同时成熟的种子、生死轮回的根本;又能盖覆前六识,使它们成为根本烦恼、伴随烦恼。四个根本烦恼和八大随烦恼,都是这种有覆盖的无记性造成的。这种有覆性无记,因其对诸法的执着产生自我的局限,成为障蔽菩提的障碍。痴迷、无明显现为烦恼,虽不是马上生成,所以称为不确定性,不能马上判定其善恶。第六识受第七识的污染,前五识成为被执着的对象,各自现出特殊境界,不能圆通,都受遮蔽,不能回复到第八识无盖覆的清净本体。因此,只有第八识是无盖覆的不确定性,其余都是有盖覆的不确定性。
【评析】
三性是对事物性质的价值判断,见分三性指对事物真实性的判断;前者求善,后者求真;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性,指心识所对应的心所的道德属性,分善、恶、无记三种,属于价值判断。见分三性则指圆成实性、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是证悟真理的三种性质、三个条件,属于认识是非的判断。如实证悟事物本体的圆成实性只有善性,无恶及无记性;对事物进行比较、推理的依他起性则包括善、恶、无记三种;普遍计度、执着的遍计所执性当属恶、非量。
善性,指能为善的材质。恶性,指能为恶起惑之材质。无记性指可善、可恶,性质未定。士用果,使用各种工具、技艺所造作的结果,是六因中俱有因和相应因所得的结果,也属于无记、中性或不确定性。佛教大小乘论述因果关系,通常把果分为异熟果、等流果、士用果、增上果、离系果五类。士用果是五果之一。
无记性分为二种:有覆无记性即受邪慧障蔽,虽未为恶,却是染污之本;无覆无记性不受邪慧障蔽,为善为恶具有不确定性、潜在性。王恩洋说:船山释有覆无记性与无覆无记性与相宗本义不合;按相宗本义,体是烦恼,但覆蔽真实而不造善、恶业的,如七识俱惑和二界烦恼,名有覆无记。体非烦恼、不覆蔽真实,亦不造善恶业的,如五根等、工巧威仪等,名无覆无记,这是有道理的。
【原文】
见分三性①
此三性乃真妄所自分。凡有言说,俱从此证持:一乃性之本体②,二性之作用③,三性之变染④。相宗依依他起,证圆成实。
圆成实性⑤即真如本体,无不圆满,无不成熟,无有虚妄;比度即非,眨眼即失,所谓“止此一事实,余二定非真”。此性宗所证说,乃真如之现量也。八识转后,此性乃现。
依他起性⑥或依境,或依根,或依言,或依义,展转依彼事理,拣别真妄而实知之。此相宗所依以立量,就流转中证还灭理,比量也。由此度理无谬,虽未即亲证真如,而可因以证真如,由八识五遍行流注六识,而成此性。
遍计性⑦不依真如,不依事理,从一切世间颠倒法相类、不相类,遍为揣度,而妄印为真,非量也。因此而成痴慢疑邪之惑,永与真如不契,从七识有覆性中一分邪慧流注六识而成此性。
【笺注】
①见分三性:见分,指认识主体,即能见,也就是证悟和检验真理的能力。性,属性。见分三性,即第八识所具有的认识本体、检验认识真理性的能力和转污染为觉性等属性。
②本体:指事物的体性及其本质属性。
③作用:指造作行为,是本体的功能、体现。《成唯识论》卷一说:“诸所执实有我体,为有作用,为无作用?若有作用,如手足等,应是无常。若无作用,如兔角等,应非实我。故所执我二俱不成。”[2]10
④变染:指转清净为污染,或即杂染。《成唯识论》卷二:“心性本净,客尘烦恼所染污故,名为杂染。”[2]118
⑤圆成实性:即通过实修证悟到诸法圆满、真实之体性。《成唯识论》卷八:“(我法)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2]579
⑥依他起性:即依据比较、判断、推理而近似地认识事物的体性。《成唯识论》卷八:“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皆名依他起性。”[2]580
⑦遍计性:即遍计所执性,是凡夫普遍计度诸法所产生的虚妄认识。《成唯识论》卷八:“愚夫于此横执我法、有无、一异、俱不俱等,如空花等性相都无,一切皆名遍计所执。”[2]580
【今译】
这里的三性,是指区分、识别真理与虚妄的必要条件和途径。一切言说,都从这里得到证悟。证悟真理,一是必须明了真理之本体;二是明了真实体性如何发挥作用;三是明了如何转染为净。法相宗的证悟途径,即从分析诸法因缘开始,通过比较、推理、判断,证得圆满真实的体性的。
圆成实性,即如实证悟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方法。这种方法,无不圆满,无不成熟,不需思量、类比;比较计度就无法认知真理,眨眼之间就会失去,如同经论所说:“只有此事是真实,其余一切定非真。”这是法性宗(包括禅宗)的学说,是如实认识本质的真实体现。这种圆满认识事物真实体性的能力,需要在八识转为四智后才能显现。
依他起性,即依诸种因缘而起,凭判断、推理而认识真理的方法,包括依凭诸法境缘、自身根缘,或依凭名言、语义及种种事理,加以拣别、分析、认知。法相宗之所以依据它作为量度标准,就在于以反复比较来识别真理,属于逻辑判断、推理性质。正确运用判断、推理,虽无法亲证真实体性,却是认识的必经阶段,正是由依他缘起性和判断、推理,第八识的认识作用才能经五种遍行、流注六识而得到体现。
遍计所执性,指凡夫普遍计度诸法的虚妄认识。它不依事物的真实体性,不依据事理,而依凭世间诸法一切相类不相类,妄加揣测、度量,据妄为真,这是不正确的认识方法。由此而堕入种种痴迷、傲慢、疑惑、偏见之中,无法与真理相契合。这是从第七识有覆盖的不确定性的偏见中流注第六识而成的。
【评析】
见分三性是论述认识真理的根本方法、途径和标准。要证悟真理,必须明了认识、证悟真理的体性(体)、认识如何发挥作用(用),以及認识转化的现象、因果联系和过程(相)。法相宗的证悟真理,即是体、相、用结合,从分析诸法因缘(相)开始,通过判断、推理(用),达到证悟事物真实体性(体)的根本目的。这是把握唯识宗旨的纲领,也是佛教所阐明的认识一切事物的唯物而辩证的方法。王恩洋认为:见分三性不辞,据《瑜伽》《唯识》,当可改为三自性;吴立民先生也认为王说可参考。笔者认为可以不改。从《成唯识论》所说偈语:“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初句显此识体无始相续,后三显与三种自性为(第八识)所依止,谓依他起、遍计所执、圆成实性。”[2]194既然此三性是阿赖耶识认识、觉悟真理的过程及其真实性的必然依止之处,说见分三性是主体认识、证悟真理的根本方法、途径和标准,也未尝不可。
圆成实性,即如实证悟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方法和目的。从三种量度方法说,属于证量。如同经论所说,这是属于最真实可靠的方法。这和辩证唯物主义所指明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异曲同工之妙。要圆满认识事物的真实体性,不仅需要一个过程,而且需要智慧,即在转知识为智慧后才有可能。
依他起性,即依据诸种因缘,凭判断、推理而认识真理的方法。它虽不能成为证持真如本性的终极途径,却是必经阶段之一。因为逻辑推理需从正确的前提出发,通过正确的方法才能到达真理.单纯的推理虽不能保证完全契合真理,却是走向真理所必需的。
至于主观揣测、度量,据妄为真,只能堕入种种惑障而不能自拔,这是由第七识的主观、执着、偏执所造成的,是不可取的,在三种量度方法中属于非量,如同世间法所说的主观片面性,是必须加以克服、改正的。
(未完待续)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夫之.相宗络索//船山全书:第13册.长沙:岳麓书社,1993.
[2] 韩廷杰.成唯识论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8.
[3] 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续藏经:第48册.
(编校:龙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