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董冉冉
摘 要:文物是历史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记载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文物考古工作以及文物保护作为与文物相关的两项重要工作,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从文物考古的角度出发,能够更好的分析文物保护的有效方式。本文通过从文化保护意义出发,分析文物考古与文物保护之间的密切联系,基于文物考古角度对文物的保护方式进行分析。
关键词:文物考古 文物保护 方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K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1
一、文物保护的重要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发展的过程中,伟大中华人民用惊人的智慧和辛苦的汗水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震惊中外的奇迹。大到巍峨壮美的万里长城,小到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各种工作、器皿,都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不论是在现在还是未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可以更好的了解历史
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可以将古人的智慧更好的展现在现代观众的面前,让人们更好的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发展历史。每一件文物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承载着历史发展中的文明。在现在的考古挖掘过程以及后续的研究工作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可以向更多的人进行文物的展示。让人们更好的了解历史,同时通过专业的研究对文献资料中的记载进行认证和补充。
2.文物保护工作有效开展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不仅仅可以让人们了解历史,也是对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考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总会出现新的事物,来拓展人们对历史文明的了解。很多优秀的文化也是在考古的过程中发掘出来的。对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工作,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认识到历史的发展,也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到优秀文化的魅力,促进对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3.文物保护工作有利于文化的多样,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我国地大物博、悠久的历史造就了文化的多样性,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工作,有利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在不断的发掘和研究过程中,专家学者们总是能发现新鲜的文化内容,这对于促进我国历史文化的完整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在不断的丰富我国文化的多样性。
二、文物考古与文物保护
文物考古与文物保护是文物工作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
1.文物考古是文物保护的基础
文物考古中有一部分的工作是对文物的探索和挖掘,在考古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文物是对其开展保护的基础。随着保护意识的提高,文物的保护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在现阶段不仅仅对挖掘出来的文物要进行科学的保护,对还没有挖掘的文物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保护,等待更佳的挖掘时机。
2.文物保护是文物考古的原则
随着人们文物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更加具有科学性,这不仅仅表现在保护方式的进步,还表现在保护工作范围的扩大。在文物考古的过程中,也已经渗透了文物保护的工作,在现阶段不仅仅单纯的进行文物的考古,而是坚持以保护为主,在能进行有效保护的基础上,才进行考古挖掘工作的开展。在考古的过程中,坚持以文物保护为基本原则是考古界的进步,同时也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发展。
3.文物保护与文物考古工作互相促进
文物保护与文物考古是密切相连的,两者可以相互促进。在考古挖掘的过程中,注重对文物的保护,可以减少对文物的伤害保留更有价值的信息,这对后续开展的考古研究工作有积极的作用。考古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以为文物保护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促进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基于文物考古角度的文物保护方式分析
文物保护是文物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物保护的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的丰富,这对提高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文物考古的角度进行文物保护方式的分析,可以将目前在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促进我国文物事业的不断发展。
1.处理好文物考古与文物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
从文物考古角度选择的文物保护方式可以有效的缓解考古与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在现阶段的考古发掘过程中,由于很多文物都有一定的表层覆盖,有的是天然岩层、有的是后封+土层还有的是深埋在海底,这都增加了文物考古的难度。在进行挖掘的过程中,会使用到部分的机械设备,可能会对文物造成一定的損害。但是基于文物考古角度进行的文物保护就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众多的文物保护方式中,通过结合实际的环境,选择一种效果最佳的方式进行文物的保护工作。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比如对竹简的保护,就要选择不损害竹简表面记载内容的处理方式,为考古研究做好准备工作。
2.做好考古挖掘与文物保护的衔接工作
文物考古与文物保护虽然同属于文物工作的范畴,并且具有紧密的联系,但是在工作的过程中还存在衔接不到位的情况。从文物考古角度选择文物保护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问题。在进行文物挖掘的前期,就要根据考古研究的判断,对可能出土的文物准备好保护所需的材料和工具,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这样,在文物出土后,就可以及时的做好保护工作,避免因为环境改变给文物带来的破坏性影响。
3.采取有效方式,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从考古的角度出发,文物保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对文物保存的环境进行仔细研究,分析环境因素对文物造成的影响和损害,并以此为根据做好保护准备工作,有效的控制文物出土后可能受到的损害;第二,做好适度控制,关照处理。在文物保存环境中的湿度会对文物造成较大的影响,对于表面有漆膜的一些文物,关照也会产生较强的破坏。所以要做好文物的湿度控制及避光处理工作。第三,对于刚出土的文物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比如通过黑色塑料袋做好避光工作、通过氮气进行基础的防护工作以及对虫害及微生物的防治。
结语
文物考古与文物保护都是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文物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物考古工作是对我国五千年文明的不断探索,文物保护工作是对我国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虽然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未知,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国家支持力度的提高,我国的文物考古与保护工作都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做好中国文物的考古与保护工作,不仅仅有利于我国文物产业的发展,也能够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这是一项“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参考文献
[1]陈建立.略论田野考古与文物保护的信息提取问题[J].中国文物报,2017(3).
[2]王培娟.关于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探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7(1).
[3]陈璐.浅论基建考古工作中实施文物保护的相关问题[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