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菊花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为了能够培养高素质专业性的儿科护理人才,社会各界对儿科护理加以重视,以及对培养儿科护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儿科护理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现代社会对儿科护理发展的要求,对儿科护理学教学进行深入探索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就个人见解,针对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给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儿科 护理学 实践 教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1
随着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尤其是对小儿保健方面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社会和学校对儿科护士的培养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的需要。护理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一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合格的护理人才,医学教育者需要不断摸索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本文将从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内容方面进行研究。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优秀的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还必须具备专业的职业技能,随着现代高科技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已经不适应现代医疗的进步,再加上医院不断进行细分科室,对于年轻的儿科教师来说,由于缺乏经验,很难应付复杂的临床问题,因此在选聘教师这方面,需要挑选高素质高知识结构的专业性教师,对于一些缺乏经验的年轻老师可以进行严格的培训管理,让老教师带新教师不断熟悉教学环境,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2.对教师进行技能培训
在对教师技能培训方面主要从以下三点进行,首先,对教师进行岗位培训,主要是在教案设计,授课技巧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另外,在这一阶段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案设计,深入浅出,可以借助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学资源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可定时开展一些授课大赛或者是安排一些公开课,能够让教师们之间互相学习,弥补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最后,可建立师徒互帮团队,主要是让有经验的老教师带领年轻的教师进行技能培训,能够提高教师的知识体系。
3.提高教学技能
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其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医德培训,这是提高教师道德素养的关键,有关部门要对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只有让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才能起到教育学生和影响学生的作用,另外。学校可以邀请一些国内外知名的,教师可通过专题汇报来感受优秀教师所具备的职业素养。更新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可以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叙述,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其学习兴趣。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教师可以训练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并且在理论讲解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实验操作,帮助学生加强记忆的同时能够更清楚地了解原理和步骤,真正实现教与学一体化。
4.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
教师在接受技能培训和专业培训过程中,学校要严格按照培训的要求和目标,对教师进行考评,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实践操作,教学技能,综合素养的考核,对于优秀教师可以给予奖励,目的是为了能够让教师形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同时也起到激励督促的作用,从不同方面,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方面的培养
1.明确培养目标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和操作性强的课程,高校在对于儿科护理专业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经过完善的教学后,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儿童的护理工作,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儿科护理专业教学是为社会提供护理专业人才,同时还可以培养具备高素质和发展潜能的高级儿科护理人才。
2.明确教学目标
当今社会所需的是专业性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在对儿科护理专业培养过程中,需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护理专业有别于其他工作,受其工作性质的原因,需要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另外需要有积极向上的进取意识,由于在护理工作中,尤其是年轻教师可能会遇到难应付的临床问题,再加上现代科技技术在护理专业上的应用,所以教師应该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科护理工作面对的是儿童,所以除了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
3.加强技能培训
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主要包括:基本操作,护理技巧以及沟通能力。其中基本技能主要是在实训场地进行培训,可以通过课堂讲解以及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教学资源进行讲解,尊重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应当给与学生独立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对于护理技巧的培训主要是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进行的,采用的是模拟病人,教学病例分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沟通技巧的培训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端正态度,深入了解小儿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需要加强与患儿以及家属的沟通能力。
4.教材选取
在儿科护理学教材的选择上,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以临床接轨为原则,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专业性的护理人才作为教学目标,着重突出护理程序运用,而且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要贯穿在护理程序过程中,从护理评估,诊断,措施到评价都要体现这一理念,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给学生讲述最新的知识进展。
三、小结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儿科护理学教学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专业性的儿科护理人才的责任,虽然近几年在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但仍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高校在对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过程中,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改革,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首先应当加强教师综合素质的培养,对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教学技能培训,并且需要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方面需要明确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加强技能培训,在教材选取上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马一倩.高职高专儿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改革体会田.全科护理,2009年第11期.
[2]范妮娜,盖晓丹蒋丽华.根据新版儿科护理学堂教学结构初探田.卫生职业教育,2007年第10期:54.
[3]杨娜.浅谈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田.读与写杂志,2015年第12期: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