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图书管理服务措施探讨

2018-10-29 11:00梁芊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图书管理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

梁芊

摘 要: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优化开展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能够增强图书馆的整体管理质量,为读者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保证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和文化信息传播职能的发挥。因此公共图书馆发展过程中要认识到对管理服务进行创新的必要性,并在这方面做出一定的实践探索,切实提高整体管理服务效果。本文从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措施入手,对管理优化措施进行了研究,突出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效果。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图书管理 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01

公共图书馆在提供公共教育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建设,能够有效促进知识的传播,在推动全民阅读活动方面贡献相应的力量。因此从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需求角度进行研究,结合新时期管理理念的革新和读者需求的变化,需要引入先进的思想对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进行创新调整,确保可以真正发挥出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的作用,为我国文化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一、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公共图书馆作为传播社会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日渐受到广泛关注,并且为了可以有效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推动全民阅读方面的重要作用,相关管理人员针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相应的实践探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能够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系统优化开展提供有效的支撑。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公共图书馆开展管理服务工作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问题,会对管理服务工作的优化创新起到限制性影响作用。首先,公共图书馆整体管理效果不够明显,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效果不理想,再加上受到管理人员素质差异的影响,在公共图书馆提供管理服务的过程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标准,也会影响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1]。其次,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建设不足,虽然部分图书馆已经加强图书数据库建设,并为读者阅读电子书籍提供了相应的服务支持。但是大多数图书馆仍然没有认识到主动信息服务的重要性,在实际开展读者服务的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导致管理服务工作的影响力弱化,无法为公共图书馆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因此在未来针对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管理服务的重要性,并结合创新管理理念制定规范化管理标准,增强管理科学性,为公共图书馆在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效发展夯实基础。

二、公共图书馆对管理和服务进行创新的措施

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应该立足图书馆的实际发展情况和社会文化建设需求对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改革创新,增强管理服务的有效性,确保公共图书馆所开展的管理和服务工作能够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同,彰显管理成效。具体结合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优化创新措施,可以选取以下切入点进行系统论述。

1.在管理服务工作中融入人性化思想

人性化管理理念是新时期提出的重要管理思想,将其融入到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中,能够在管理服务方面彰显人性化关怀,实现管理工作和读者服务需求的有效对接,全面提升管理服务工作的实际效果[2]。具体分析,公共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对管理服务工作进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要秉承人性化管理思想,对读者服务需求进行全面分析,并且将人性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如为读者创造人性化阅读空间,增强读者服务工作的主动性等,让读者在图书馆阅读活动中能够获得理想的阅读体验,在培养读者兴趣的基础上也为公共图书馆持续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2.全面推进管理服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管理服务工作的优化开展能够为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契机,确保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能得到群众的广泛支持。因此在明确图书馆管理服务需求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时代管理服务创新的基本方向,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引入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文献资料整理工作、图书检索、图书借阅服务工作中,方便读者群体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享受读者服务[3]。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公共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也可以构建微博微信平台,将图书管理方面的信息或者图书推荐信息等分享给读者群体,让读者群体能够结合图书馆管理服务的动态变化适当的选择借阅图书,增强管理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持。

3.探索多元化管理服务模式

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大众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的情况下,社会大众在享受相关服务的过程中更加重视服务的个性化,而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也成为社会各行各业发展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受此影响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基于读者对个性化管理服务的需求,也要尝试引入多元化服务模式,在对读者服务需求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争取增强读者对图书馆管理服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首先,公共图书馆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可以对图书查询和借阅的流程进行适当的简化,并且结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构建便捷服务和个性化服务,满足读者按照自身情况对图书进行查询、借阅和收藏的需求。其次,按照读者服务需求的变化,可以尝试转变传统被动管理的状态,而是引入主动服务模式,按照客户的需求提供主动上门服务,对读者阅读活动实施适当的引导,增强群众的阅读兴趣和效果[4]。最后,加强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训,个性化和多元化读者服务的开展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都相对较高,在开展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只有提高员工的素质,使其可以胜任读者服务需求,才能真正践行多元化服务思想,促进多元化服务模式的落实。所以要组织员工参与教育和培训活动,为多元化读者服务的优化创新创造良好的条件。

綜上所述,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工作的改革创新与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存在紧密的联系,图书馆应该从多角度对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并制定更为科学的创新发展规划,争取能够在公共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中形成特色管理优势,提供读者满意的读者服务,为公共图书馆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群众基础。

参考文献

[1]毕东,毕晓红,李春艳.基层公共图书馆社会化管理对策研究[J].云南图书馆, 2016(2):57-59.

[2]周文举,郭巍.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与管理研究[J].图书情报导刊, 2015(3):96-97.

[3]黄川.公共图书馆读者阅读推广服务措施探讨[J].图书馆界, 2016(1):86-88.

[4]许晓霞.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探讨与思考[J].科研, 2015(22):212-212.

猜你喜欢
图书管理读者服务公共图书馆
关于技工学校图书管理的信息建设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创新图书管理
谈数据挖掘为图书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