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县域地方古籍及文献的收集整理为繁荣边疆文化作贡献浅论耿马县图书馆地方古籍及文献的收集工作

2018-10-29 11:00张蕾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文献图书馆

张蕾

关键词:耿马 图书馆 古藉 文献 收集征集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01

在国家高度重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特别是在习主席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后,作为文献信息的收藏、管理、开发和利用的图书馆,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那些被称为“老古董”的古籍和文献的收集、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对我们进行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就耿马自治县而言,作为少数民族边疆县既有文化的多样性,又有文化的独特性。据勐省石佛洞、南碧桥崖洞、孟定南京章等多地的考古发现,人类在耿马的活动早在3000多年前就存在了。而耿马傣族从勐卯(今德宏)迁居到耿马生产生活也有600多年的历史,形成、产生(并保留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完整的封建领主制社会制度,是封建领主制社会的“浓缩版”。由此也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地方民族文化。如耿马傣文既有德宏的老傣文(经文),又有版纳的新傣文;更有十几个世居民族的原生态文化;以及抗战文化,地名文化等。最珍贵的是解放耿马时被土司携带出境的一批土司历史古籍(既有汉文,又有傣文)档案史料被完整的征集回来。据一些专家学者称,部分史料填补了国内空白。它们对研究边境变迁、跨境婚姻,对外交、外事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但就总体而言,耿马县的地方古籍和文献在收集(挖掘)、管理、整理(开发)和利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加以改进和努力。這些问题主要是:1.保存、保管分散。目前,掌握、保存、保管地方古籍及文献的部门有:县档案局、县民宗局、县志办、党史办、政协文史委、文管所、图书馆等;特别是散存在民间的,保存条件差,极易损失。2.挖掘抢救力度不够。一些古籍在民间流传,由于保管条件不善,有消失的可能,如2004年搞《耿马傣文古籍编目》调查时还在的古籍(有近百年历史的傣文手抄本,占卜书)数年后,持有者称己不知去向。3.宣传教育、征集的力度不够。4.开发利用有待加强。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

一、整活资源,丰富馆藏

边疆民族县图书馆担负着开发和建设本地区的自然资源,繁荣各民族各项事业的重任。根据这一使命,并针对目前古籍和文献保存、保管分散的实际,图书馆应积极主动取得上级领导关心,争取各方支持,整活资源,丰富馆藏。在征集不到真迹、原版的情况下,亦可征集复印件、复制品,做到不求拥有(真迹、原版),但求相知掌握(复印件、复制品)。使县图书馆对本县的古籍和文献收藏做到“应有尽有”。如2004年县民宗局与省有关单位开展耿马傣文古籍普查,已掌握傣文古籍158部,其中,涉及历史的15部,天文的4部,文学(以宗教神话故事为主)124部,其它(含译著、医药等)15部。对普查的古籍已作拍照并刻录成胶片,县图书馆可以不拥有胶片,但必须印制相关图书;而且,应尽量与有关部门配合,对那些已有百年历史的古籍进行征收,并加以珍藏。

二、突出边疆民族特色,扩大征集收集范围

就耿马县而言,有散存在傣族民间大量的各种傣文手抄本,内容涉及历史、宗教、文学、天文、医药、星象占卜、汉文文学译稿等等,除2004年县民宗局与省有关单位开展耿马傣文古籍普查已掌握的158部外,民间还有大量的散存本,有的文献还具有较的收藏价值。如孟定地区的傣医药书,都是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以及孟定地区特有的动植物药材,用傣医思维观念实践总结的医药书抄本,很有翻译整理的价值。

因此,也产生了大量的相关史料,而它们则保存在相关县市的档案馆、图书馆,有待我们征集、复制回来。如某县就保存有清末杜文秀起义军颁发的<耿马抚夷都督>印章,作为耿马历史的重要实物史料,这也是应该被征集回来的。我县各民族宗教信仰的多元性,形成了丰富的宗教文化。有关这些宗教活动的历史,地方宗教人物的史料,宗教领袖,民族头人的著作及其传记,都应收藏,以达到充分体现本民族历史文献特点之目的。

三、关于地方出版物

1.本县方志应尽全收集

地方志是一方地理、经济、政治、军事、科学、文化、宗教习俗等历史和现状的百科全书。由于它在地理上的区域性,时间上的连续性,内容上的广泛性,史实资料上的可靠性,对于本县、本民族的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建设都是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2.本县报刊应尽可能收集完整

使其具有系统性、连续性。民族地方报刊是民族地方出版物类型之一,其内容多涉及本县、各民族各个方面,反映本县、本民族有关领域的科技水平、发展情况和动态,对于研究本县各民族各个领域的历史与现状和推动各项建设事业有重要意义。近年来,耿马县先后办过《耿马宣传》、《耿马报(讯)》、《神驹》、《耿马彩虹》、《新跨越》、《耿马延安精神研究》等报刊,对此,县图书馆应加以系统的收集、整理,既增加少数民族边疆县文化的多样性,又体现出文化的独特性。

三、把有计划、有重点的收集征集与广泛宣传、鼓动相结合

1.收集地方文献的工作涉及面广,难度大,光靠图书馆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与本县有关单位取得联系,互助协助,互相交流,共同收集。

2.搞好地方文献收集,要做好宣传、鼓动工作。要充分利用当地各种媒介,大力宣传,并通过举办相应的活动将收集地方文献的具体内容、形式、范围、政策、奖惩、方法等传递到各个基层农村,从而加强非边疆县域地方古籍的收集工作,促进边疆文化底蕴,加快繁荣发展。

3.查线索,广收集,扩大资料来源。地方文献除出版物外,可分图片、资料这样二大类型。图片是指一个地区历史沿革,典章制度,风土人情,语言文字,文物,名胜古迹的图片、照片、碑志、拓片等。资料是有关一个地区历史、地理诸方面的文字记载。如档案,文告,传单,信函等。

4.加强管理。相关的管理本门要安排专人对收集的书籍、资料进行合理管理,并详细记录。同时要加强对收集即存放部门的安保问题,有效采取防火,防潮,防盗,防虫蛀等保护措施。还要组织人力与物力,积极工作,提高收集、整理效率,从而促进边疆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健. 新疆方志文献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周梅玲.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收集整理[J].浙江档案,2011(11):43-44.

[3]贺莉.图书馆应重视民族古籍的收集与整理[J].理论观察,2006(01):132-133.

猜你喜欢
文献图书馆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图书馆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党的文献》2012年第1期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