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峰
生肖狗的来历
传说,在玉帝下旨挑选十二动物当属相的时候,动物们都想在玉帝面前好好表现一番,证明自己已是人类的有力助手,以求当上属相,封为神。不仅如此,动物们还都想把自己的位置排在前面,因此,都在争论谁对人类贡献大……
猫和狗都同人的关系十分密切,猫认为狗吃得太多,成天只是趴在门口,没什么贡献。狗认为猫成天只吃好的,也没干什么事,不过是念念经,吓唬吓唬老鼠,也没什么贡献。它们争执不休,于是一同到玉帝面前评理。
玉帝问狗:“你一顿吃多少?”狗老老实实地回答:“我每天看门守园,一顿一盆。”玉帝又问猫:“你一顿吃多少?”猫灵机一动,说:“我会念经,抓老鼠,每顿吃一灯盏。”猫只是想巧妙地告诉玉帝,自己会自食其力,那么,自己的贡献就一定比狗大了。
听了狗和猫的话,玉帝断定,猫吃得少干事多,贡献比狗大,狗一听,气愤极了,觉得猫用不光彩的谎言来胜了自己,于是就一边斥责,一边追咬猫。猫自知理亏,一路跑个不停,东躲西藏,到了家也不敢露面。 趁着猫躲避自己的机会,狗连忙同鸡一块去天宫排队当属相,鸡连飞带跑,排到了狗的前面。躲在暗处的猫很久不见狗的影子,出来后才知道狗抢先排队当属相去了。就连小老鼠都耍了个手段,藏在牛角中抢先当了属相,猫结果与属相无缘。从此,猫恨透了鼠,见了就咬死,狗虽然当上了属相,但诚实正直的它始终不原谅猫,见了猫就追,直到今天也还是这样。
老人与狗年邮票
1982年1月早春,我国的邮电局发行了一套以壬戌年生肖狗为题材的邮票。设计者是我国著名美学大师周令钊,取材自周令钊先生绘画的陶瓷画,陶瓷画在进入窑烧后发生了神奇的化学变化,也让图画色彩变得饱满鲜艳,动物的形状也很传神丰满。
这套1982年生肖狗邮票底色是宝蓝色,狗的颜色是黑色,它昂首坐立,伸出长舌头,在它的脖子上挂着一个精巧的铜铃,身上也有细腻的图案,这是一种健壮的狗,一只讨人喜欢,看起来活泼聪明的狗,而且透露着猛兽精气神,但是依然乖巧对人温顺,惹人冷爱。再加上传统陶瓷画固有的效果,是一套令很多人爱不释手的邮票。
三十六年后,已是99岁高龄的周令钊老先生再续生肖缘,成为了2018年第四轮生肖狗年邮票的设计者。更值得一提的是到这套生肖狗邮票发行时,有着“国家形象设计师”美誉的周令钊将迎来农历百岁,以将近百岁高龄创作邮票成为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一个奇迹。
第四轮生肖狗邮票延续第四轮整体“合家欢”的气氛,第一图名日“犬守平安”,公犬昂首挺胸,目光炯炯有神,瞪视前方;两只耳朵机警地竖立着,两条后腿有力地后蹬,随时能够离地飞奔、抵御外敌、守护家宅。第二图名为“家和业兴”,棕色母犬展现了母爱,低头亲吻一只幼崽;黑色小狗昂首挺立,像幼童学步一般努力挺直身躯,眼里活灵活现地透出幼稚胆怯。二犬相依,舐犊情深,寓意家业兴旺。两图相连,预示着家的平安和睦与国的兴旺富强。第四轮生肖狗年邮票,以小见大,祈愿华夏神州大地国泰民安,繁荣富强。
专为狗狗建造的博物馆
圣伯纳犬被瑞士人称作“国宝”,瑞士南部瓦菜州的马蒂尼是圣伯纳犬的家乡,这里有一家圣伯纳犬博物馆,人们在那里不仅可以看到这种温柔可爱的大狗,了解与它们有关的故事,还可以和它们一起在阿尔卑斯山脚下散步。
圣伯纳犬博物馆由一座旧军火库改建而成。数百年前,不少英国和欧洲大陆国家的虔诚教徒要翻越阿尔卑斯山前往罗马朝圣,一些人途经马蒂尼附近的大圣伯纳山口,因暴风雪或雪崩而被埋在雪下。附近僧侣饲养的圣伯纳犬凭借极强的方位感和嗅觉,能很快找到雪下生命垂危的人,然后用温热的舌头唤醒他们。圣伯纳犬颈上挂着木制小酒桶,里面的烈性甜酒为朝圣者驱寒暖身。有记载起它们已经参与过2500多次救援,挽救过数干人的生命。20多年前,瑞士雪地救援任务改为主要由直升机来完成,圣伯纳犬由此“失业”。“解甲归田”后的圣伯纳犬成了观赏犬和宠物犬。 圣伯纳犬属大型犬,成年犬体重可达85公斤,体形健壮,性情忠厚、安静。瑞士人说,圣伯纳犬翻越群山,救助人类。它给人一种希望,至今为止,它已经成了瑞士的形象大使。博物馆除介绍圣伯纳犬的陈列品之外,还喂养了30多只圣伯纳犬。成年犬有单独的“卧室”和“庭院”,它们喜欢午后在树荫下酣睡,之后还要至少运动1个半小时,以保持健壮、匀称的体形。由于圣伯纳犬体形较大,城市中不宜饲养。博物馆为了能让爱犬者有机会更好地亲近圣伯纳犬,在每年暑假天气凉爽的周末都会安排圣伯纳犬徒步旅行项目,爱犬者可以和圣伯纳犬相互“陪伴”,在阿尔卑斯山山脚下享受悠然漫步的美好时光。
明星狗狗“铃叮叮”错过奥斯卡
你也许不知道吧?首位奥斯卡得主竟是一条11岁的德国牧羊犬铃叮叮( Rin Tin Tin)。据了解,铃叮叮出演了27部电影,在默片时代让路给有声片的时代,铃叮叮成为了好莱坞备受欢迎、也是最赚钱的明星狗。
铃叮叮总共出演了27部电影,仅在1929年就有4部影片上映。随后,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成立,路易斯.B.迈耶( Louis B Mayer)出任院长,在他支持下,学院决定给铃叮叮颁发了第一座镀金小雕像,这座很快成为传奇的雕像高13.5英寸(34.3厘米),是一个具有艺术装饰风格的中世纪骑士,手持一把十字军战士长剑,站在一卷电影胶片上。不过,上述颁奖决定却让人产生了错误的印象。
即便铃叮叮不会真正表态,这个决定也成为一个古怪的先例。铃叮叮在最佳男演员的第一轮评选中赢得最多票数,但是第二轮评选限定只有人类可以参加,铃叮叮因此错过小金人,这个事迹后来经过《纽约客》八卦新闻特约撰稿人苏珊·奥林(Susan Orlean)在这位狗明星的传记中证实。
东西方人眼中的狗文化
狗是人类患难与共的朋友,被认为是通人性的动物,它對人类特别忠诚,因而具有忠贞不渝的意义。“牧羊犬三千里寻主”,“义犬救主”等例子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犬马之劳”也就用来比喻做事忠心耿耿。不过狗爱仗人势,“走狗”便含有贬义,鲁迅先生描写的“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象征了那类没有民族骨气的无耻文人。不过,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狗还有一些其他的含义。
总的来说,中国人把狗视为吉利的动物,如果谁的家里突然来了一只狗,主人就会很高兴地收养它,因它预示财富来临,所谓”猫来穷,狗来富”。狗和主人同甘共苦,如果有什么灾祸来临,它也会预示前兆,比如狗上房是暗示盗贼将至。狗喜欢吠,但其吠必有原因,因而古人以狗吠的时辰来取象吉凶的征兆。
关于中西方狗的文化差异,在西方国家里,人们通常把狗当成是忠诚的象征,并且西方人们很喜欢养狗作为宠物。而在我国呢,人们似乎对于狗这种动物持有比较贬义的色彩,人们通常对狗有种厌恶的心理。从古代来看,狗首先是人们的食物之一,再者中国古代养狗最大的目的是为了看家,保护财物。
狗是历来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是人们宠爱的动物,它可爱,忠诚,勇敢,集百长于一身,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对于狗的语言特点上,中西方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许多截然相反的地方。“狗”在东方语言上常带有贬义,常含骂人的感情基调,因而在东方语言上含有狗字的几近是不雅的。然而西方语言上狗的携带词上却常带有褒义,比如“You are a lucky dog”或“Top dog”等,都是夸奖人的话,是人际关系交往中为人深知熟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