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的策略

2018-10-29 11:13郑鑫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情境思维数学

郑鑫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来说,提问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三者间联系的主要方式.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上指导、组织学生达到预期目的的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课堂中我们经常听到教师的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其缺乏科学的依据,学生则不敢或不愿意回答问题.有些提问流于形式,用学优生的回答代替全班学生的回答,用学优生的思维代替了全班学生的思维,形成学生思维的虚假活动.有些问题缺乏提问的价值,造成课堂冷场,未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忽视对问题的精心组织和设计,导致课堂上“启而不发”的局面.

对于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的研究,国外一些教育家,如苏格拉底、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都曾提倡和实践过情境教学,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留下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教师正在对情境教学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教学,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倡导了生活教育思想,提出“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等观点.自2001年1月以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展了“数学情境”的教学实验.实践证明,强调创设数学情境,把从情境中探索和提出数学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问题”驱动教学,同时在解决数学问题和数学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引发出新的情境,从而又产生出深层次的数学问题,形成“情境—问题”学习链,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力,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师所提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即使去思考了,也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学习的主动性就不能充分调动起来.提问内容的设计要富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知识.教师要着眼于知识点结构体系巧妙地构思设计提问,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在生疑、解疑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并因此体味到思考与创造的快乐与满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趣味性问题,寓趣于问,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精心预设问题

课前精心的预设,能让教师更好地驾驭课堂.而一个适宜的问题往往能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轻松掌握重点、突破难点.根据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標,依据教材,构思既有知识情趣,又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要充分了解、熟悉、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如果问题过难,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问题过易,学生不动脑筋就能轻易解答,也就无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认真研究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对于教材的难点,教师要认真思考设计什么样的问题、设计几个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三、数学课堂提问要有多样性

由于问题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的不同,课堂提问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1.直问,对某一简单问题直接发问.它属于叙述性提问,是教师在讲述性谈话中的提问.其表现形式为“是什么?”“有什么?”等.2.曲问,有些问题原本可以照直叙述,但那样往往缺失启发性,难以启动学生的思维,学生印象不深.若改变原来叙述的方式,巧设提问的角度,让学生的思路拐了一个弯、搭上桥,才能找到答案,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刺激学生的大脑,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促使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3.反问,针对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或是某一问题的糊涂认识和错误症结发问,使学生幡然醒悟,达到化错为正的目的.4.激问,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处于准备状态时使用激励性的提问,激发学习情绪,促使其进行知识间的类比、转化和迁移,把学生从抑制状态调动到兴奋状态.5.引问,对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需要疏导或提示时,在关键处发问,循序渐进地达到理解知识和解决问题的目的.

四、提问要适时

教师在课堂上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才能使教学灵活有效.

1.在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一般教学初始,学生的情绪大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要让学生马上进入本节课的情境之中,就有必要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入.

2.在学生的学习出现盲区、概念不明或者思维出现阻碍的时候.教师要及时以问题加以引导、疏通.

3.在学生自我学习感觉满足的时候.每当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学生会有思维活动暂停的状态.此时,教师需要提出一些拓展性的问题,启示学生知识是无止境的,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得到更好的发展.

五、师生关系融洽,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主要靠语言,教师语言情感的流露,对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影响特别大.学生们会随着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进入到兴趣中去,随着教师鼓励的语言投入到认知中去,随着教师赞扬的语言沉浸到成功中去.在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除了要准确、清晰、精炼,更重要的是要亲切、自然,富有童趣、富有情感,具有激励性.低年级学生心灵比较脆弱,教师过多地指责和过高的要求会刺伤他们的自尊心,降低其自信心,削弱他们的创造兴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选择、学生的个性,关心每一名学生.在学生出错时,不过分批评指责,而是给他们改过的时间,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期待着我”,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所以笔者在教学中尽量采用“你真棒!”“再想想”“谁有更好的办法?”等富有激励性的语言.

猜你喜欢
情境思维数学
不同情境中的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