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

2018-10-29 03:34IUD中国领导决策信息中心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领导决策信息 2018年35期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智能

■ IUD中国领导决策信息中心·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中国电子学会发布《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8》和《2018中国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这两项报告以2017年中国机器人产业高速发展为背景,综合分析了全球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趋势及特征。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预测,到2022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总量将达38万台。面对这样一个“大蛋糕”,地方政府“摩拳擦掌”,纷纷筹建和规划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并提出预期年产值、扶持政策、招商引资数量等雄心勃勃的目标,意图在工业4.0的浪潮中抢占高地。

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两快两低”

近年来,中国机器人产业在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政策的引导下蓬勃发展,整体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据CRIA(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与IFR初步统计,2017年,中国机器人产业整体规模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4%,增速保持全球第一。

■机器人规模增长快、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低

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累计销售14.1万台,同比增长58.1%,增速创历史新高,年销量连续第五年位居世界首位。其中,服务机器人需求潜力巨大,全年销售额达12.8亿美元,增长36.2%;特种机器人全年销售额5.4亿美元,增长39.2%。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部分技术已可形成规模化产品。但是从机器人销量来看,2017年,国产机器人销售3.78万台,同比增长29.8%;外资机器人销售10.3万台,同比增速71.9%。与上年相比,国产品牌市场份额降至26.8%,比上年下降了6个百分点,结束了过去五年占有率持续增长的态势。外资品牌机器人在市场总销量中的比重为73.2%,比上年提高5.9个百分点。

■自动化发展程度全球增速最快、密度低

机器人密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自动化发展程度的标准之一。据IFR统计,全球制造行业的机器人使用密度已达到74台/万人。按国际区域进行划分,欧洲平均的机器人密度为99台/万人,美洲为84台/万人,亚洲为63台/万人。自动化发展程度最高的三个国家分别为:韩国、新加坡、德国。

我国是全球机器人使用密度增速最快的国家,2013—201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密度由25台/万人增长到68台/万人,全球排名第23名。2017年,使用密度达到88台/万人,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与先进制造业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还有不小差距,工业机器人产业上升空间巨大。据国际机器人联盟预测,2017—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增速可达30%以上,到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销售量将超过27万台。

2010-201 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及全球市场份额

2016年主要国家工业机器人密度

万亿级机器人产能目标含金量几何

近年来,为促进我国机器人产业健康发展,工信部等部委陆续出台一系列后续产业发展促进措施。各省市围绕“机器人”也发布了多项产业促进政策,尤其是北京、天津、辽宁、上海、浙江等10个省市出台了机器人相关的产业规划。此外,还有16个省市在“智能制造”规划、17个省市在人工智能规划中设置了“智能机器人专项”。

■机器人产业地方产能目标远超国家规划

根据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10万台,六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年产量达到5万台以上;服务机器人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亿元”产业发展目标,有权威机构预测,我国机器人产业集群产值到“十三五”末预计突破1000亿元。

但是目前,已有多个城市将2020年机器人的产值目标设定在千亿元甚至更高。如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的10个机器人产业主要城市——广州、深圳、上海、南京、天津、沈阳、重庆等市提出的机器人产业(包括智能制造)2020年销售收入或产值的量化目标总和已达9000多亿元,再把其他地方的产业规划都计算在内,2020年的机器人规划总产值已超过万亿元。

■洛阳:智能机器人产业定下2000亿目标

2018年上半年,我国主要工业机器人产业基地广东、上海的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达到1.36万台(套)、2.81万台(套),两地合计占全国工业机器人总产量的比重近六成。

中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但已表现出相当的后发潜力。如洛阳市2017年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45亿元,同比增长25.2%,2017年上半年共有130余家企业及科研院所开展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相关产品的研发及生产,与2015年相比增长40余家。今年出台的《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到2020年,全市将力争使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000亿元,形成5万台(套)机器人整机制造能力。而在省级层面,河南省将推广应用3万台工业机器人,建设1000条智能生产线、300个智能车间、150个智能工厂,打造100个智能制造标杆项目。

各省市涉及机器人的相关规划汇总地区 机器人 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合计 10 16 17北京 √ √天津 √ √ √河北 √山西 √辽宁 √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 √山东 √河南 √湖北 √ √ √湖南 √ √广东 √ √ √广西 √重庆 √ √ √四川 √ √贵州 √ √

机器人产业(包括智能制造)2020年销售收入或产值的量化目标(亿元)城市 产值 备注说明广州 1000 产值深圳 2000 增加值东莞 1000 产值南京 1000 销售额天津 120 产业规模重庆 1000 销售收入沈阳 200 销售收入上海 600—800 产业规模长沙 100 产能洛阳 2000 主营业务收入

8月16日,中国电子学会在2018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发布《2018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分析报告》。2018年,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8.4亿美元,同比增长约43.9%,高于全球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而到2020年,随着停车机器人、超市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亿美元。

部分城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目标广州 到2019年底,将打造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及机器人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到2020年,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培育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企业1家以上,100亿元企业5家以上,50亿元的骨干企业10家以上,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快速成长型企业达50家以上。深圳佛山到2020年,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全市累计新增超过600家规模以上工业制造业企业应用机器人,建设10-15家以机器人应用为核心的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市级财政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安排1.3亿元用于扶持。2017—2019年三年内实现“机器人+”“123”目标,即:拥有在役工业机器人10000台,机器换人技术改造完成投资2000亿元,建设300个智能化制造项目。规上工业企业亿元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数比2016年下降18%,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2%,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达到300亿元以上。昆山 到2020年,全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体系主营业务收入将达1000亿元。泉州 到2020年,机器人相关产业规模超百亿元,形成1至2个有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建设10个以上机器人创新、检测、培训等公共服务平台。嘉兴洛阳到2020年,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主营业务收入超2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形成5万台(套)机器人整机制造能力。培育形成2个百亿级机器人产业集群和1个千亿级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蓬勃发展的机器人产业

在政策支持、资本迅速注入下,机器人产业在全国各地迅速生根发芽。据有关机构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机器人相关企业近6500余家,机器人产业园区(含特色小镇)约有60余个。从地域分布看,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地区成为机器人企业及园区的集聚之地。

■昆山:营收超亿元机器人企业达69家

目前,昆山市已有344家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领域企业登记入库,年主营业务销售收入超360亿元,主营业务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69家,形成了链条完善、体系完备的产业生态圈。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达到1亿元、3亿元、5亿元、10亿元和50亿元的入库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和50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新引进并采用租赁厂房、场地形式组织生产、研发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产业领域产品,注册一年内实现产出的入库企业,其租赁厂房、场地的租金按实际支付租金由市、区镇两级财政给予各50%补助。

■深圳:7年35亿元财政资金扶持机器人相关产业

2017年,深圳市机器人企业数量增至594家,产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达1035亿元。特别是无人机贡献了全国80%以上的产值,已成全球“无人机之都”。深圳市政府对机器人等产业的扶持力度是全国最大的,2014年—2020年,市财政每年都安排5亿元补助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预计到2020年,深圳将建成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制造基地,产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

另有数据显示,2015—2017年,佛山市级财政共安排1.6亿元资金,扶持368个项目,带动4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机器换人”,应用机器人超过7000台。今年4月出台的新一轮扶持计划提出,2018—2020年,每年安排1.3亿元市级财政专项扶持资金,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累计新增超过600家规模以上企业应用机器人。

增长率(%)广东 1306 327 33.4江苏 940 241 34.48上海 626 148 30.96浙江 500 127 34.05山东 486 134 38.07北京 259 44 20.47安徽 243 76 45.51辽宁 177 32 22.07湖南 169 61 56.48河南 167 53 46.49河北 163 46 39.32湖北 157 47 42.73重庆 149 46 44.66四川 147 56 61.54天津 145 30 26.09陕西 144 43 42.57黑龙江 144 37 34.58福建 108 26 31.71吉林 78 17 27.87内蒙古 74 26 54.17山西 64 19 42.22广西 56 17 43.59江西 51 16 45.71 2017年全国机器人企业数量大排名省份 企业数量(家)新增企业(家)

【链接】据相关机构调查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国机器人企业总数为6472家,2017年新增企业数量为1706家,增长率为35.8%,和2016年爆发式的增长率相比下降了很多。其中,大部分省份机器人相关企业增长率集中在30%—45%之间: 低于30%增长率的省市有四个:北京、天津、辽宁、吉林; 高于50%增长率的省市有六个: 安徽、江西、河南、内蒙古、湖南、四川。 整体上看,中西部省市增速较快,东部地区增长普遍较为低迷。

2017年中国机器人产业园区区域分布(单位:%)

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现已聚集34个创业企业和团队,初步形成一个围绕机器人的生态系统,并在内部有了良好的互动和循环。近年来,基地不仅聚集了数量不少的创业团队,同时也将一批批高校毕业生培养成了优秀的创业者。按照《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3年之后,机器人基地将聚集100个创业团队,这里将成为东莞市机器人产业的重要集聚区,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龙头企业将从这里培育和崛起。

■沈阳: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群

近3年来,沈阳市机器人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超过30%,2017年新增机器人企业12家,“阵营”持续壮大。在133家涉足机器人业务的上市公司中,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净利润最高,达到4.48亿元。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沈阳市以打造世界级机器人产业集群为目标,2017年10月启用的新松智慧产业园是我国规模最大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2018年6月落户沈阳的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是目前我国唯一集科技开发、成果转化、行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基地。另外,正在建设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机器人与智能制造学院每年将培养超过600名高端专业人才,为沈阳、辽宁乃至全国的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一批机器人领域重大产业项目正在沈阳加紧推进。

部分省市机器人产业相关奖补扶持政策安徽省政府每年将拿出约100亿元扶持产业,其中,制造强省“政策10条”大约25亿元;对年度购置10台及以上工业机器人的企业,按购置金额的20%给予一次性奖补,单个企业最高可达100万元。河南对购置智能物流车、分拣机器人等先进物流装备的物流企业,投资额超过300万元的,将按不高于投资额30%、最高不超过300万元予以补助。对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的重点企业,按其智能化改造项目软硬件投资的8%予以补助,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对百项“机器换人”示范项目,按照整机购置或租赁费给予不高于15%的补贴,最高不超过500万元。获国家级、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市级给予100万元、10万元奖励;对获得工信部智能制造专项扶持企业,市级给予100万元奖励;每年整合财政资金5000万元,设立长沙市智能制造发展专项扶持资金,并按每年10%幅度建立增长机制。陕西 优先在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无人机等领域形成一批示范企业,给予每户300万元—500万元支持。湖南佛山2018—2020年,佛山市级财政设立专项扶持资金,每年安排1.3亿元,用于推动机器人应用及产业发展。其中,机器人应用补助,单个企业单个申报年度最高补助300万元。骨干机器人本体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助800万元。系统集成项目,单个企业每年最高补助500万元。珠海广东购买成套智能装备的,按实际购买价格(含税价)的30%给予补贴,单个企业补贴额最高为1000万元。企业购买单体智能装备的,按实际购买价格(含税价)的20%给予补贴,单个企业补贴额最高为500万元。属于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的,莞产机器人部分的资助标准提高至30%,东莞产机器人投入占项目总投入50%以上的,单个项目最高资助600万元。对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智能装备及控制系统软件的示范项目,单个项目最高资助1000万元。对于技术含量越高的产品,资助金额也相对更高,最高奖励1000万元。中山 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业机器人开发创新推广应用事后奖补外,还推出了全新的“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市级财政设立总共3个亿的支持服务平台建设专项资金。东莞

各省市机器人产业园区分布

2017年,河北省机器人产量1700台,销售产值31亿元,同比增长43.5%。目前,河北省机器人生产研发企业90余家,从业人员1.2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近5000人。现已建成沧州国际机器人产业园、石家庄机器人产业园区、廊坊香河机器人产业园区等7大基地,拥有唐山松下、唐山开诚、曲周众德迪克等知名企业。

2020年部分省市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目标(亿元)地区 核心产业规模 带动相关产业规模北京 500(中关村) /河北 200 1000辽宁 60 400吉林 50 400黑龙江 50 400上海 1000浙江 500(2022年) 5000安徽 130 450福建 200 1000武汉 100 500广东 500 3000四川 1000(2022年) 3000

猜你喜欢
工业机器人智能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智能前沿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机器人来帮你
认识机器人
机器人来啦
工业技术
上半年工业经济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