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200毫米焦段新标杆,佳能EF 70—200mmf/2.8L IS Ⅲ USM镜头评测

2018-10-27 03:30华夫
摄影世界 2018年10期
关键词:快门速度逆光镀膜

华夫

ASC镀膜带来逆光效果大提升

EF 70-200mm f/2.8L IS Ⅲ USM采用了最新的ASC镀膜技术,通过在传统的镜片镀膜上增加了一层包含二氧化硅与空气的镀膜,利用空气的折射率低于光学玻璃的原理,实现了低折射率的效果。在具体的成像上,则主要表现于镜头抗逆光效果的巨大提升。

为此,我专门通过人造光布置出了强烈的逆光环境,并使用EF 70-200mm f/2.8L IS Ⅲ USM和它的前代产品EF 70-200mm f/2.8L IS Ⅱ USM进行了对比拍摄。

70~200毫米焦距是最常用的长焦镜头焦距,而佳能的70~200毫米焦距镜头则是所有同规格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最近,佳能推出了数只新款长焦镜头,其中就包括最受用户欢迎的“爱死小白兔”的后续产品。爱死小白伞”——EF 70-200mm f/2.8L IS Ⅲ USM。

期待越高,挑战越大,尤其在前代产品已经达到相当高度的前提下,EF 70-200mm f/2.8L IS Ⅲ USM的表现令人期待。

全图高分辨率表现

EF 70-200mm f/2.8L IS Ⅲ USM沿用了前代19组23片的光学结构,不过两代产品间相隔的八年来,镜片制造工艺、精度和材料都有发展,因此两代镜头虽然光学结构相同,但光学性能却是不一样的。

在成像锐度方面,EF 70-200mmf/2.8L IS Ⅲ USM延续了前代就已非常出色的表现,即使全开光圈,无论画面中心还是边缘位置,都可以实现纤毫毕现的效果。

从图02~05的两组实际拍摄的样片可以看出,EF 70-200mm f/2.8L IS Ⅲ USM的成像细节在放大后还是非常震撼的,从中心到边缘,这只镜头的成像銳度都能够让人放心使用。

实拍的对比效果非常明显,两代镜头在逆光时的表现截然不同。和前代产品相比,EF 70-200mm f/2.8L IS Ⅲ USM在面对强光源时虽然也出现了少量的眩光,但并没有出现老款镜头的大面积雾化的效果。

而经放大后我们也能看出,虽然在锐度方面两代镜头没有明显差别,但由于老款镜头逆光时的雾化现象,画面整体在对比度和对金属质感的表现方面都和新镜头有明显差距。总体来说,EF 70-200mmf/2.8L IS Ⅲ USM的逆光表现值得肯定。

出色的色散抑制和防抖性能

关于镜头的色散抑制和防抖性能,我们也进行了简单测试。在色散控制方面,这只镜头采用了一枚萤石镜片加五枚UD超低色散镜片的豪华组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肉眼可见的色散现象,在实际拍摄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一点。

在防抖方面,EF 70-200mm f/2.8L IS Ⅲ USM采用的IS防抖系统标称可实现约3.5挡快门速度的补偿效果。在实际测试中,我们发现使用这只镜头的200毫米长焦端拍摄时,低于安全快门约三挡的1/30秒快门速度也有很高的出片率,当快门速度下调至1/15秒时,出片率也能达到一半左右。在手持拍摄时,新镜头的防抖系统大有帮助。

毫不夸张地说,在众多同规格产品中,每一代佳能“爱死小白”都被誉为标杆,这不只是因为佳能拥有最广大的单反用户群,更是由这一系列镜头本身的高素质决定的。

在前代产品的高基础上,我们此次测试的最新一代EF 70-200mm f/2.8L IS ⅢUSM除了在光学表现上更进一步,更为简洁漂亮的外观设计同样值得加分。毫无疑问,EF 70-200mm f/2.8L IS Ⅲ USM是70~200毫米焦段内的全新标杆。

猜你喜欢
快门速度逆光镀膜
逆光
逆光
相机学院
光催化自洁净镀膜玻璃的机理解析
逆光飞翔的“天使女孩”
上期主题完美逆光效果 获奖作品
低辐射镀膜玻璃生产工艺的技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