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敦平
【摘 要】虚拟仿真实验是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已成为当前经管类实验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常规实验室建设的常见问题,对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必要性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建设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提出针对性建议,为经管类高校的实验教学和人才养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4;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6-0119-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6.054
【Abstract】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is indispensable contents of economic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training,and has become the main direction of the curr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 reform of administration.In this article, through analyzing the common problems of conventional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on the necessit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center of administration,in-depth stud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virtual simulation experiment center of administration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roposals,to operate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and talents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raise system construc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 words】Virtual Simulation;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Economic Management
0 引言
虚拟仿真实验是一门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实验室依托软硬件的结合实现对现实情境的拟合再现。该实验方法依托计算机,采用相关信息技术设备构建虚拟实验系统,模拟真实环境,并通过网络实现虚拟实验系统的网络化,获得在与真实环境中一样的学习效果。而实验中心就是承担仿真实验教学的平台,并且经管类专业也逐渐开设各类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中体验到现实企业的经营活动,从而提升实际教学效果。相较于理工类等其他学科,经管类学科的社会应用型较强,培养的学生都是面向企业的需求,但是在现实教学体系中,传统的经管类实验室是无法真正做到为学生提供现实的工作流程和实际环境,学生无法获得真正岗位体验,而建设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经管类学科人才培养提供更为重要的支撑作用。2015年教育批准100个国家虚拟仿真中心,其中经管类只有8个,经管学科在虚拟仿真建设中表现相对缓慢,处于探索阶段。
1 经管类常规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常规实验室在国家、省教育部门在对教育信息化高度重视的背景下建设速度在不断加快,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都取得长足发展,但常规经管类实验室存在以下常见问题:
1.1 实验室计算机较多,设备维护难度大
经管类常规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以计算机以及与计算机相关辅助设备为主,设备的技术含量较高,对实验室环境和实验室管理要求较高,而计算机零部件较多,采用积木式结构,容易引起小配件的丢失与损坏,实验室设备维护和监管难度较大。
1.2 软件品种较多,各软件对系统环境要求各不相同
经管类实验室使用的多数为原版的专业软件,这就要求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稳定性、物理容量、运算速度要达到一定的条件,并且各环境配置的要求也各有不同,这样对软件维护提出更高要求。多种专业软件放在同一台计算机中,将会严重影响到硬件的运行效率,造成软件之间的相互干扰,甚至会引起整个设备的瘫痪,影响到实验的效果和质量,甚至将会导致实验无法完成。
1.3 实验室师资力量不足,实验质量不优
实验室的师资主要由以下两部分组成:一是实验室专职的工作人员;二是实验室兼职人员。普遍存在两类人员仅存在计算机相关知识,而经济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相对较少,更不用说那些种类繁多的专业软件。而对于兼职的实验教师,平时主要采用单机实验,而对软件在网络环境下出现的问题,没有处理方法。此外,软件升级较快,缺少对专业软件的应用培训,这些都将对实验效果大打折扣。
1.4 其他管理問题
从制度管理角度分析,制定合理的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室设备维修、经费使用管理等制度将对实验室管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设备维修周期较长,实验室使用经费手续繁琐,实验室正常运转不畅等问题将严重影响到实验室的正常管理工作。
2 建设经管类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的必要性
常规经管类实验教学中心将难以满足当前社会对高校人才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急需进行实验教学改革,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将那些常规实验室无法满足的经管类实践环境和条件,通过计算技术仿真模拟,强化经管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1 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
随着大学教育逐渐普及,高校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经管类的学生也在不断增加,受制于实验室建设费用较高、实验指导教师有限等因素的影响,常规实验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际相分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常规的实验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将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实验教学改革。虚拟仿真实验室是基于计算机等硬件采用多媒体技术对现实环境进行虚拟仿真,让学生在互联网上通过接近真实环境的人机交互界面完成实验项目,并提供开放的网络实验教学的一体化管理功能。这将是对真实实验教学资源的一种补充,也是教育部适应教育信息化工作为主线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此外,也是实验教学改革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
2.2 实际教学过程的需要
在经管类学科实验项目教学工作中存在与实际相脱离的尴尬境地,例如很多的实验项目属于认知性和验证性项目,需要结合企业实际工作程序进行学习,但现实条件很难满足,学生只能在实验室按照书本完成相应项目,无法达到实际需要的效果。而虚拟仿真实验弥补以上常规实验的不足,为当前经管类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通过虚拟仿真实验资源的建设,可以让学生进入实验室完成相应经管类实验,还能够通过虚拟结合、相互辅助的实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经管类实验教学效果。
2.3 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需要
当前,国内多数经管类实验教学都开设了独立的实验课程,实验学时得到保障,但部分课程的教学内容仍不够合理,大部分实验课程仍属于演示性和验证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受到约束。而借助于虚拟仿真实验中心的建设,将会使得那些单纯性演示、验证的实验教学项目全部替换成人机互动的虚拟实验项目,这将大大压缩常规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内容授课时间,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留出更多的课时开设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
3 高校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建议
经管类专业大多数实践性较强,常规实验室无法满足当前与实际环境相结合的实验环境,而虚拟仿真实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针对经管类专业的特点,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依托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以智慧校园建设为依托,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等技术,将虚拟设备通过网络进行连接,构建数据采集、分析、远程操作系统。因此,虚拟仿真建设平台需要良好的网络环境支撑。随着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深入,校园网络环境不仅仅指做到校园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的全覆盖,还必须满足校外人员可通过VPN途径访问的需求。只有良好的校园网络的基础支持,满足虚拟仿真平台建设的需要,方便师生在随时随地进行实验教学和研究工作,才能实现实验教学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
3.2 丰富实验教学资源,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深刻理解经管类虚拟教学中心是什么,干什么,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定位、办学特色。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实验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采用引进或自主研发综合类实训实验系统,将常规项目与虚拟仿真深度融合,特别是要建设具有学校特色代表性的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根据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从人才培养体系整体出发,构建与理论教学相区别的独立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
3.3 强化中心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质量
虚拟实验教学中心应以实验课程设置为基础组建实验教学团队,成员可以是专业技术教师、实验技术人员、校外软件开发人员组成,并从全校选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负责人,主要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设综合性、創新性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此外,有计划组织团队参加进修与培训,丰富教师的专业知识,掌握实验教学的最新动态。鼓励实验教师实行“教、学、研”相结合,将优秀的科研成果孵化成虚拟仿真实验的内容,优化实验教学的内容,提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许伟.经管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意见[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
[2]邓文博.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J].实践探索,2017(12).
[3]薛永基,陈建成,王明天.经管类专业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10).
[4]张冰新,甘瑁琴,皮小文.经济管理类实验室管理问题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