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民族精神:《龙之战》电影评析

2018-10-27 05:53窦超
轻兵器 2018年10期
关键词:法军清军步枪

窦超

2017年8月4日,以冯子材率领清军取得镇南关大捷为题材的影片《龙之战》上映。这部影片制作精良,对当时中、法两军的武器装备细节把握较好,展现了清朝爱国官兵不畏强暴、奋起御侮的民族精神——

影片内容概要

慈禧太后当政时期,大清王朝外患日趋严重。法国为了扩大自己的殖民地,向当时是中国藩属国的安南(今越南)发动进攻。援助安南作战的清军作战不利,被迫退入国内。法军占领我广西镇南关。由此,广西暴露在法国侵略者的面前。

在这危难之际,曾任广西提督、已赋闲在家的67岁的冯子材奏请出山率军抵抗法军。但因李鸿章的阻挠,最后慈禧太后只给了冯子材一个关外防务帮办的非正式官阶,让其自行组织军队作战。

冯子材并不计较官位大小,自己出山将昔日的部下麦老大等部招募成军,名为萃军(以冯子材的号“萃亭”为名)。萃军的相当一部分兵员来自广西壮族地区,而广西狼兵又以凶悍善战著称。壮族先民在明代被称为俍人,狼兵乃俍兵的转音,壮族先民以狼兵为誉。

冯子材的大儿子冯相贤曾加入淮军进入安南作战,被法军俘虏后经冯子材赎回。此后,冯相贤带领决死队伏击法军,俘虏了法国北非雇佣军的黑人上尉朗马克。为了破除官兵和百姓认为法军是“神魁”、无法战胜的迷信,冯子材亲自上阵与朗马克交手,将其杀死,使得官兵士气大增。

取得此战胜利之后,冯子材上报朝廷时将战功归于其上司广西提督苏银奎。苏银奎为此支援冯子材部200支快枪(实际上,苏银奎得到的奖赏为大炮10门、快枪1000支和纹银3000两),并将5000名淮军士兵交给冯子材指挥。

冯子材又将贪污萃军粮饷的淮军大帅府参将王金喜处死,极大振奋了军队士气。此后,萃军和淮军即在镇南关附近的大青山和凤尾山之间布防,准备抵抗法军的进攻。

冯子材首先派出冯相贤率快枪营突袭法军在文渊的兵营,救出被俘的清军官兵,击毁法军不少军火弹药。又令次子冯相荣和依南兄妹带人深入敌后,伏击法军的供给队,以切断法军后勤供应特别是炮弹的供应。

《龙之战》影片海报

狡猾的法军布置了陷阱,以优势火力进行反击,使得冯相荣和依南的哥哥蒙根先后阵亡。依南潜入水下破坏了法军木筏,但在上岸后被法军俘虏。在法军司令部负责内务的安南女子阮月非常同情依南,偷偷将其放走,并告诉她法军运输队将通过红山崖运输炮弹。

此时,法军已经对清军阵地发动了进攻。法军利用强大的炮火不断轰击,清军虽然拼死抵抗但却伤亡惨重,仅有的10门大炮先后被击毁。清军不得不放

影片中,麦老大舍身按照冯相贤所说的将壮族位于小青山溶洞内的大酒窖点燃。大量酒精燃烧形成一条巨大的火龙,沿山而下吞没部分法军弃大青山,退守关前隘。

逃出法軍兵营的依南,与黑旗军(这是一支太平天国革命时期在两广边境活动的农民起义军,后囚清军逼迫而退入越南)取得联系,在红山崖将法军运输队歼灭,切断了法军供给线。

法军在尼格里将军指挥下向关前隘发动了强大攻击。冯子材的萃军在抵抗中损失惨重,但苏银奎却因为上峰保存实力的指示而对增援犹豫不决。眼看前线已经支撑不住,麦老大舍身按照冯相贤所说的将壮族位于小青山溶洞内的大酒窖点燃。大量酒精燃烧形成一条巨大的火龙,沿山而下吞没了部分法军。交战双方都被这一壮观的景象惊呆了。冯子材趁机率部发起反击,苏银奎也下令准军出击,两相合力痛击法军。尼格里下令炮兵进行轰击,但却因为没有炮弹而无计可施,加之凉山守备部队遭到黑旗军围攻,只得下令撤退。

清军趁势发动反攻,顺利夺回镇南关,并继续向安南纵深推进。但此时清廷却秉承息事宁人的态度,在战场态势有利的情况下以放弃安南为条件与法国议和。冯子材只得遵命率军队从安南撤回国内。虽然安南成为了法国的殖民地,但是法军再也未能越过镇南关。

相关历史背景

19世纪末期,法国是世界上强大的殖民主义帝国之一,其早就觊觎越南,并企图通过越南进窥中国西南边境。

1882年4月,法军占领河内。当时,在越南境内的黑旗军在越南政府的邀请下奋起抗击法军。黑旗军取得纸桥大捷,击毙法国海军上校李威利,重创法军。但孤拔率领的法国舰队却攻入顺化,迫使越南政府签订《顺化条约》,将越南变成了自己的殖民地。

为了保护自己的边境,清军开始进驻越南北部。在此后的作战中,清军先后在越南山西、北宁等地失利,清廷遂与法国议和并答应将军队撤回国内。但在国内舆论的压力下,清军驻扎在越南的军队并未全部撤回。

法国一意扩大侵略战争,向驻扎在越南的清军发动攻击。清军虽然伤亡很大,但却击退了法军的进攻。中法之间进行谈判后,法国却将侵略范围扩大到了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

在台湾,准军将领刘铭传担任台湾巡抚,率军击退了法军对基隆的进攻。在福建马尾港,法国舰队突袭近在咫尺却毫无准备的福建水师,将其大部舰船击沉,这就是著名的马尾海战。此战之后,清廷向法国宣战,但法国却因为考虑继续利用香港等“中立”口岸为基地,并未向清朝宣战。

1884年10月2日,台湾清军发动反击,取得淡水大捷,继而又在镇海将孤拔舰队的进攻击退。在镇海一战中,孤拔被清军击中负伤,1885年6月11日病死在澎湖岛上。

1884年10月中旬,北圻战场西线清军主帅、云贵总督岑毓英根据清廷正式对法宣战后确定的东南沿海防御、北圻(北圻指旧时越南北部地区)陆路反攻的战略方针,指挥滇军、黑旗军分两路进军:一路为刘永福黑旗军10营3700人和滇军5营2500余人,陆续占领宣光外围地区,达成对宣光包围的战役态势;另一路滇军7000人南下至夏和、清波等处,进逼端雄、临洮,威胁兴化、山西,以牵制河内法军。

影片中的法军装备有格拉斯M1874步枪

11月,法军多次沿清河船运援兵赴宣光,均于左育地区遭黑旗军截击,损失较大。12月以后,清军围城部队又有增加,总兵力达1.6万人,岑毓英也于1885年1月上旬进扎馆司,亲临前线指挥。26日,清军6000人从城南发起强攻,一举攻克并焚毁法军城南大寨,直逼城下,于31日夺取城南炮台。法军龟缩城内,困守孤城,清军各营逼扎城根。

1885年2月,清军采用挖地道、炸城墙的战法连续攻城,均被法军强大火力击退。为解宣光之围,法远征军新任总司令波里亲率第1旅溯河西援,中途被左育黑旗军击毙千余名,余部于3月上旬进入宣光城。岑毓英见宣光法军实力大增,知攻城无望,乃令各军撤围,使北圻战场西线清军围攻宣光的作战半途而废。

与此同时,清朝滇军和桂军相互协同不力,致使法军对其各个击破,攻占了越南北部重镇凉山。担负前线指挥任务的广西巡抚潘鼎新畏敌如虎,不但不能协同各部作战,反而自己率先逃跑。镇南关失守后,广西龙州等地震动,百姓惊慌逃离。

1885年2月17日,清廷电令年近七旬的冯子材帮办广西关外军务。由于潘鼎新逃走,前线将领公推冯子材为东线总指挥,无论湘军、粤军还是淮军,均受其指挥。冯子材部即在大青山等地进行设防。

3月23~24日,双方进行了激烈战斗,多次发生白刃格斗。冯子材率萃军在其他各军的支援下,最终击退法军的进攻,使其丢下数百具尸体逃回文渊。此后,冯子材率军进行反攻,先后收复文渊和凉山,法军伤亡近千人。但正当清军全线大举反攻并取得节节胜利之时,清廷却下达了进行议和的停战撤兵命令。

1885年6月27日,中法簽订《中法天津条约》,清廷承认越南是法国的“保护国”,作为交换条件,法军撤离在基隆和澎湖的军队。这就形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奇特结局。从此,我国西南边境不再受法军的重大威胁,而这要归功于冯子材率部取得的镇南关、凉山大捷。

影片中的武器装备

影片《龙之战》最值得称道的亮点之一就是武器装备等道具展现得相当到位,基本上表现了当时中法两军的武器特点。特别是影片中出现的加特林机枪、诺登菲尔德机炮和架退炮等,虽然都是制作的道具,但真实地复原了原貌。

步兵武器

清朝末年,正是热兵器大发展时期。而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在这方面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如果想起清末我国的反侵略战争,绝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恐怕就是所谓的“大刀长矛对抗洋枪洋炮”,但历史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在巨大的外部军事压力下,清廷还是进行了很大的努力来提高自己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的。然而,军队的现代化并非短时间内采购或自制部分先进武器装备就能够达到目的,这就造成了当时清军武器装备水平的参差不齐。

19世纪后期,清廷将原有的八旗军和绿营兵改编为练军,即装备和训练使用近代枪炮的军队;将原有的湘军、淮军等改编为防军,驻防战略要地。这两支军队的装备均开始以近代化火器为主要装备,后期更是大量装备购买的新式枪炮,但因购置的数量不足,很多部队仍然装备老式火枪等武器。《龙之战》影片中正确地表现了当时的时代特点:清军中很多人持有现代化枪械,但也有很多人使用土制火枪甚至弓箭、刀、矛等冷兵器。

影片中法军装备的前膛炮

从具体的武器型号来看,清军使用的带有弹匣的步枪是引进的李氏步枪。那个时期正是军用步枪的大发展时期,主要发展特点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即发射药由黑火药改为无烟火药,随之而来的就是步枪口径的减小;出现所谓的连珠枪;纸壳枪弹被金属弹壳枪弹代替。

影片中法军装备的后膛炮,性能有很大优势

法军后膛炮发射的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

李氏步枪便是当时非常先进的步枪之一。这里所说的李氏步枪并不是大名鼎鼎的李恩菲尔德步枪,而是李梅特福步枪。在李梅特福步枪出现并装备英军之前,英军使用的是同样很著名的马蒂尼亨利步枪。

马蒂尼-亨利步枪步枪口径高达11.43mm,采用类似于气枪的杠杆式装填方式,每分钟射速只有12发,是一种典型的单发步枪。该枪采用的枪弹弹壳长度为450mm,装药量高达85格令(5.5g,1格令约0.065g),弹头质量重达480格令(31.2g),因这种枪弹发射药多、弹头重而造成步枪的后坐力过大,使得士兵射击时非常痛苦。

而李-梅特福步枪则是一种典型的连珠枪。连珠枪并非指的是可以实施连发射击的自动枪械,而是指可以由弹仓或弹匣供弹的单发步枪,与其相对的则是单发装填单发射击的单发枪。

李-梅特福步枪的命名是两位设计师的姓氏合称,即詹姆斯·李和威廉·梅特福。这种步枪采用旋转后拉式枪机,可拆卸弹匣供弹,配用7.7mm全被甲枪弹,枪管内制膛线。该枪的膛线是一种稍带有圆角的浅阴线,这是因为采用黑火药作为发射药,火药残留物较多,这种膛线可减少残留物的积聚。

由于采用弹匣供弹,李梅特福步枪每分钟射速达到20发,远高于马蒂尼-亨利步枪的12发。仍采用黑火药的李-梅特福步枪口径缩小,初速提高,有效射程由马蒂尼-亨利步枪的370m,提高到730m,性能有了很大提升。

李-梅特福步枪最大的缺陷是仍然使用黑火药作为发射药,因此很快就被新型步枪替代。1895年儿月,也就是中法战争爆发的当年,采用新式膛线和无烟发射药的步枪在英国诞生,这才是李-恩菲尔德步枪,其枪机和弹匣设计仍然沿用詹姆斯·李的设计。

1884年,清廷购买了9000支美国雷明顿工厂制造的李梅特福步枪,这批步枪至少有一部分补充给了冯子材部,有资料说是1000支,赶上了在中法战争中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1890年江南制造局即开始仿制李梅特福步枪,当时称之为“快利枪”。影片中的李梅特福步枪是制作的道具,但其外形足以乱真,体现了制片方在此方面的用心。

法军在镇南关之战后总结失败教训时,曾提到其步枪射速低于清军,是造成失败的原因之一。这倒是有些出人意外,清军的装备性能反倒超过了法军。然而,当时的事实确实如此。影片中法军使用的是格拉斯M1874步枪,这也是一种使用黑火药作为发射药的单发步枪。

格拉斯M1874步枪是更老式的夏塞波M1866步枪的改进型。1866年,法军开始意识到后装枪的优势,如装填方便、射速快、可以卧姿装填等,即开始换装夏塞波M1866步枪。该枪设计者安东尼·阿方索·夏塞波在枪机上设计了一个橡胶密封圈,用来改善当时后装枪的一大缺陷——枪弹发射时泄露火药气体。

这个设计也有很大问题,橡胶密封圈使用时间久了之后就会老化,同样不能彻底解决火药气体泄露问题,但总比当时没有橡胶密封圈要好一些。直到金属弹壳枪弹出现后,这一问题才得到比较彻底的解决。

夏塞波M1866步枪口径为11mm,非弹仓或弹匣供弹,需要射手逐发装填枪弹才能射击。这种步枪仍然采用油纸和亚麻制作的纸壳定装枪弹,直到格拉斯M1874步枪出现才开始使用黄铜弹壳枪弹。可以这样说,格拉斯M1874步枪就是发射黄铜弹壳枪弹的夏塞波M1866步枪,其他方面几乎没有进行什么改进,其产量大约只有夏塞波M1866步枪的三分之一,约为40万支。

中法戰争中绝大多数参战的法国殖民军装备这种步枪,这一实情在影片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展示。作为一种单发装填步枪,其射速肯定要比弹匣供弹的李氏步枪要低一些。不过,影片中似乎并没有表现法军士兵向格拉斯步枪中逐发装填枪弹的动作。

清军装备非常杂乱,很多人甚至还在使用鸟铳等土制枪械。

从整体装备水平来说,法军仍然是占有巨大优势,即使是在步枪领域仍是如此。

除了非自动步枪之外,当时自动枪械已经出现在战场上。影片中就出现了法军使用加特林机枪和诺登菲尔德机炮射击的镜头。

加特林机枪是采用加特林自动原理的自动枪械,其最大特点是采用多根枪管利用外部动力驱动依次进行轮流发射。加特林机枪利用射手手摇转柄为动力,手柄转动一圈带动多根枪管顺序依次完成上膛、射击、抽壳等动作,极大提高了射速。

加特林机枪有4管、6管、10管等不同型号,射速可以达到350发/分。但那时的枪械制造工艺比较差,如果保持长时间快速射击,加特林机枪很有可能出现卡壳或炸膛现象。影片中的法军加特林机枪依靠其高射速,明显对清军产生了很强的压制作用,若不是依靠陶弹(陶弹由一种装入土火药的陶罐制成)的爆炸烟雾,清军很难跳出掩体进行反冲击。影片中的法军还曾将加特林机枪架设在马车上,对溃退的清军进行跟踪射击。

我国也曾仿制过加特林机枪,当时称为格林炮或格林快炮。在那个马克沁还没有发明利用火药燃气作为动力进行自动射击的时代,要想实现更强的火力射击,基本上都要采用多根枪管。除了加特林机枪的多枪管旋转射击方式外,诺登菲尔德机炮(有时也称为诺登菲尔德机枪,其发射管口径有11~37mm等多种型号)采用的并排发射管也是其中一种方式,当时我国也称这种武器为诺登飞炮。影片中尼格里在运输船上就架设有诺登菲尔德机炮,给试图伏击的冯相荣部造成了严重损失。

诺登菲尔德机炮的动作原理是将多根发射管平行排列,依靠位于发射管上方的弹匣供弹,用手转动把手,各个发射管后的枪机依次序连续击发,使得多根发射管可以较高射速进行连续射击。这种武器是瑞典工程师H·帕姆克兰斯设计的,但因银行家T·诺登菲尔德投资设厂进行制造而得名。在1882年的一次演示中,诺登菲尔德亲自上阵为英国海军展示其产品性能,在3分钟内即发射了3000发枪弹,射速确实惊人。不过,这一射速是多台机炮同时射击的数据。

诺登菲尔德机炮以4管、10管排列的形式居多,较大口径的型号可以发射爆炸弹。影片中出现的就是发射爆炸弹的4管机炮。这种武器也曾由我国的金陵机器局进行仿制。中法战争期间,诺登菲尔德机炮和加特林机枪都曾调拨给广东、云南、台湾等省的清军用于抗击法军。其中调拨给驻台湾清军10管加特林机枪10挺、4管诺登菲尔德机炮4门。可惜当时上述武器似乎没有运到广西,否则影片中就会出现清军使用加特林机枪和诺登菲尔德机炮与法军对抗的画面。

影片中清军使用的前装滑膛炮

清军使用的球形炮弹,这种炮弹带有导火索,用前膛炮发射。发射时,要先装入发射药,将发射药捣实后再装入球形炮弹,依靠球形炮弹上的导火索燃烧引发爆炸,其射速低、射程近、射击精度差

炮兵武器

与步枪处于大变革时代相类似,中法战争时期也是火炮的大发展时期,这从《龙之战》影片中双方的装备可以看出。实际上,法军相对于清军装备方面占最大优势的是炮兵武器。

影片中的法军炮兵同时装备有前膛炮和后膛炮;而清军只装备有前膛炮。可以说在整个中国近代史中,我国的炮兵装备一直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当时即有“清炮败短,国无长器”之说,就是说清军炮兵之所以败于外敌就是因为火炮射程近,而清廷则根本就没有射程远的火器。

据当时的《关外随营表述》一书记载:北宁之战中,法军“枪炮总远及数十步于我,两军相望既可见,我施枪炮犹未及彼,而彼之枪炮弹已先及我,军心遂惊”。影片中就有冯子材询问冯相贤等人对方火力情况,他们回答无人不怕的情节。这正说明了法军炮火所占的优势。

所谓的前膛炮也称为前装炮,就是从炮口装填炮弹的火炮,是早期火炮的主要类型;后膛炮也称为后装炮,是指从火炮尾部装填炮弹的火炮。后膛炮的炮管内设有膛线,现代火炮除了迫击炮外均为后膛炮。影片中的法军后膛炮发射长形炮弹,威力大射程远,给清军造成了严重损失。后膛炮一般使用锥头柱体长形爆炸弹,其射程、射速和射击精度都远高于前膛炮,其诞生后很快就将前膛炮淘汰出局。

影片中的法军前膛炮没有出现射击的场面,只出现有后膛炮发射场面。影片中的清军火炮则是一种前膛炮,这可以从影片中士兵手拿的带有导火索的球形炮弹看出来。这种前膛炮要先装入发射药,将发射药捣实后再装入球形炮弹,依靠球形炮弹上的导火索燃烧引发爆炸,其射速低、射程近、射击精度差,在性能上远落后于法军的后膛炮。

因此,影片中的清军火炮从未能威胁法军炮兵阵地,只能轰击法军冲锋的步兵。在大青山上和后山树林里的两处清军炮兵阵地开火暴露目标后,很快就遭到法军炮火集中轰击而被击毁,再未发挥作用。炮兵严重处于下风,这也是清军作战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中无论是法军火炮还是清军火炮都属于架退炮。那时双方都没有装备采用弹性炮架(即炮身通过反后坐装置与炮架连接的方式)的火炮,也就是所谓的管退炮。架退炮是指采用刚性炮架(即炮身通过耳轴与炮架连接的方式)的火炮,射击时通过炮架和炮轮吸收火炮后坐力,整个火炮射击时会发生向后的位移。

影片中还专门突出展现了萃军使用的陶弹,其实际上是一种装入土火药的陶罐,以导火索引燃爆炸。因为其使用的土火药性能很差,只能产生很大的烟雾并没有较强的杀伤力。不过,影片中的清军正是因为陶弹产生的大量烟雾才得以避开法军加特林机枪的强大火力,而冲出掩体与法军肉搏。此外,漫天飞来的陶弹对法军产生了相当强的心理震撼,还是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透过史实看影片中的清军战术表现

如果仔细思考《龙之战》影片中法战争中冯子材部的战术着眼点,其核心与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实施坑道作战的战术着眼点是趋同的,即想尽一切办法减煞敌方的火力优势,将自己的有生力量保存下来,最后利用自己的战术优长——近战来克敌制胜。如果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再加上比较良好的组织和部队士气,胜利就有了把握。

影片中冯子材部在大青山和凤尾山之间的山谷里修筑有一丈高的长墙,在墙前后位置又构筑了地下工事,冯子材称之为“坑洞”。这就是冯部最主要的防御阵地——关前隘。在关前隘后面又修筑一道墙,称为二道闸,以作为督战队和二梯队的阵地。

冯子材部在大青山上构筑第一道工事,并让苏银奎部部署在二道闸后面。此外,冯子材部还采用了新式防御工事

“地营”,提高了阵地的强度。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个有相当纵深的防御阵地,提高了防御的弹性。当大青山阵地失守后,守军正是依靠关前隘阵地,以及后方苏银奎部的增援才最后击败法军。

在冷兵器时代,防御工事向着愈来愈高大的方向发展,以此增加进攻一方攀登的难度。高大的城墙等防御工事,在双方都使用冷兵器或者只使用部分热兵器的情况下起到了提高防御力的作用。但随着热兵器特别是威力巨大的火炮性能的提高,这种高大的防御工事愈来愈不能适应战场形势的需要。

高大的工事很容易被威力巨大的炮火击中倒塌,不仅使守军失去依托,而且使得墙上的守军也随之出现重大损失。这时就需要防御工事向反方向发展,即向地下发展。中法战争中,清军中的滇军部队率先开始构筑被称为“地营”的地下工事。

据当时前往越南招安黑旗军的唐景崧所著《请缨日记》一书记载:滇军“扎营之处,兵卒均荷锄铲刀锯之类,掘地锯木”,以构筑地营。在越南的黑旗军也广泛采用这种工事,极大地减少了法军火力的优势。后來,唐景崧提出建议说:“粤军垛墙虽厚,巨炮一轰,实不足恃,亟应仿滇军地营”,“地营一夕可成,胜于垛墙,军心较固”。

当时的很多中国官员也认识到这一点,认为法军“枪炮之精,迥非中国所能及,无论为战为守,总以开挖地沟先行避其枪炮为要”,“万不可狃于从前击‘粤匪、击捻、击回之成法”,提出了改善防御工事的思路。

此外,由于法军装备齐整,都使用比较现代化的枪械,总体上要比清军火力更强。如果双方军队进行正面火力对抗的话,那么清军无疑会一败涂地,这也是清军面对国外强敌时未能及时改变战法而一再失利的重要原因。而在武器装备不可能进行大量更新的情况下,为了发挥自己一方近战肉搏的优势,也必须依靠良好的防御工事来保存有生力量,等到法军冲近之后再展开肉搏近战。正如影片中冯子材对麦老大所说:“要加强搏战技能,避开洋人枪炮,才有一搏。”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冯子材部在镇南关一战中采用了很有成效的新式防御工事。按照有关资料记载,关前隘在镇南关以内约8里处,是镇南关通往龙州官道上的要冲,两侧均为高山,中间为宽约2里的隘口。东面的大青山与小青山相连,再南面为马鞍山,西面为凤尾山。冯子材下令在关前隘附近筑起一道长3里多、高约7尺、宽约4尺的土石长墙,用以封锁隘口。墙外挖掘4尺宽的深堑,用以防守,并在两侧高地上构筑堡垒多座,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山地防御体系。正是这一防御体系大大减轻了清军在法军炮火下的损失,稳定了官兵的军心士气,才能支撑到等待法军冲近之后进行搏战。

影片中的清军虽然在法军猛烈炮火下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却保存了部队大部分实力。而且,有了良好的工事依托,官兵的心理比较安定,否则很快就会因死伤过于惨重而出现混乱甚至发生溃退。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防御工事向地下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对于防御作战来说,最大的忌讳之一就是陷入完全的消极防守,这样会必然处处陷于被动而招致失败。影片中的冯子材部却不是这样,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防中有攻的战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积极防御而不是消极防御。

他先是派出决死队主动出击龙临镇,俘虏了朗马克上尉,破除了法国人是神魁的迷信。然后,他派出冯相贤的快枪营突袭法军在文渊的兵营,解救了被俘的官兵,并将法军的军火击毁不少,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法军战斗力。

此后,冯子材又派出冯相荣部深入越南境内,以切断法军供给线。最后,由幸存的依南联络黑旗军将法军运输队歼灭,使得前线法军丧失了炮弹补给,火力优势大打折扣。当然,这些情节都有些艺术加工的成分,但冯子材在镇南关一战中并非一味消极防御却是事实。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的法军也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法国政府要求尼格里将军进攻广西边境重镇龙州,企图在正进行的谈判中进一步对中国施加压力。尼格里虽然认为深入龙州很危险,但还是积极备战。

1885年3月21日,冯子材不顾广西巡抚潘鼎新的阻挠,率勤军王孝祺部夜袭法军前哨据点文渊,毙伤不少敌人,并击毁2座炮台。尼格里感到自己处于被动,即不待援军到达提前发动了进攻。这就是说,如果没有文渊一战,尼格里将会等待援军到达后再发动攻击,这将会大大增加清军的压力。

23日晨,尼格里率法军第2旅主力趁大雾进入镇南关,另有近千人配置于镇南关东南高地为预备队。冯子材发现后一面请广西提督苏元春部的桂军前来增援,一面通知王德榜部的湘军从侧后截击敌人。冯子材则率萃军和王孝祺部担任正面迎敌任务。

此时,法军依靠猛烈炮火,经过几小时激战夺取了小青山上东岭5座堡垒中的3座。冯子材高呼:“法再入关,有何面目见粤民?何以生为!”长墙上的守军在激励下奋勇抵抗,阻止了法军的前进。随着清军各部增援部队的到达,双方陷入对峙状态。情急之时,王德榜部向法军右翼出击,牵制住法军预备队的机动,并一度切断法军的后方供给线。

第二天清晨,尼格里指挥法军分三路再次发动进攻。其中一路为偷袭大青山顶部堡垒的法军,因道路太崎岖无法通行而被迫折回。但尼格里于11时未见到大青山有动静,以为偷袭成功即发动了攻击。他下令以猛烈炮火轰击清军,企图掩护法军接近长墙,与东岭的部队一起突破关前隘。

当法军接近长墙时,冯子材持矛大呼,率部下冲出阵地与法军进行白刃格斗。当地老百姓和一些散兵游勇也主动前来助战。中午時分,增援而来的5营萃军突然出现在法军侧后,法军遭到这一意外打击,被迫撤退。

与此同时,东岭上的清军也开始反攻丢失的3座堡垒。傍晚时分,王德榜部在击溃法军增援部队和消灭其运输队后,从关外夹击法军右侧。法军在两面攻击下不能支持,夺取的3座堡垒又都被清军夺回。

王孝祺部也将沿西岭进攻之敌击退,并向法军主力侧后包抄,使得法军陷入三面被围的状态。伤亡惨重的法军枪弹消耗殆尽,加之无法得到增援,开始全线溃败,退回到文渊。

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冯子材在构筑坚固工事进行正面防守的同时,非常注意运用部分兵力从侧后攻击法军并切断其供给线,以此战术行动形成包围之势,使得法军最后遭到严重打击而溃败。虽说上述史实并不像影片中表现的那样具有很强的戏剧性,却表现出冯子材的用兵灵活。

冯子材生于一个中华民族灾难深重的时代,却能尽到自己身为军人保家卫国的责任,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和领土完整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品质、胆识、谋略、才能,实令后人敬佩。

编辑/曾振宇

猜你喜欢
法军清军步枪
步枪口径之争(下)
乾隆年间清军的第三次出征准噶尔考辨
为什么竖中指是骂人
六角大楼
论康熙末年清军入藏及阿拉善和硕特的作用
步枪成长相册等
法军军服改革的一场风波
法军为何在色当战役中全军覆灭
一个“围魏救赵”的出色战例——太平军歼灭清军江南大营之战
清军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