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9月出生,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人。现为四川省硬笔书法协会会员、巴中市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作品获奖入展:
“四方杯”四川省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银奖
“醉美泸州·四方杯”四川省硬笔书法大赛银奖
首届“逸道雅集”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成人组铜奖
“品翰堂杯”第四届中国硬笔书法公开赛百杰
第二届“笔墨先锋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
“大地魂杯”四川省第五届硬笔书法艺术展
四川省川茶文化硬笔书法作品展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很喜欢语文老师那一手漂亮字,也不管是行书还是楷书,只觉得好看,就不由自主地模仿起来。那时候在村小,没有专业的书法老师,也没有可临摹的字帖,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粉笔字、学习园地上的毛笔字,都是我书法启蒙的活字典了。放学后,大多数闲暇时光也是靠写作业来度过,大概爱好写字就是从那时耳濡目染慢慢养成的吧。
初中时,为了练习书法,我用积攒了好几周的零花钱买了一本《庞中华字帖》,每天都爱不释手,临摹好几遍。现在回忆,那个年代的庞中华字帖,像是追逐一首流行歌曲,或是沉醉一杯陈年老窖,亦或是痴迷一段浪漫之情。
读中师时,“三笔一画”是师范生必备的素质能力。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每天坚持练习《颜勤礼碑》《玄秘塔碑》等碑帖,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这样系统地学习书法。通过刻苦的练习,第三学年,我和同学举办了三人书画展,在学校小有轰动,书法老师看完展览,提笔写到“雏凤清于老凤声”,更是对我们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参军后,我两次参加“文华杯”全国硬笔书法大赛,侥幸获得“优胜奖”。同时,这个爱好在工作中也得到了运用,抄教案、办板报、写对联、写文稿等,几乎处处都有用武之地,也为我赢得了成长机遇。但当时对书法系统学得少、临帖也少、参赛更少,书技上有所荒废。
2016年转业后,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巴中团市委青聚汇书法兴趣小组,有幸认识了巴中市硬笔书法协会的老师,并通过他们,结识了四川省乃至全国众多硬笔书法大家,让我大开眼界,又重拾了当年对书法的那份狂热。在协会老师的指导下,工作之余开始临习古帖,并积极参加硬笔书法赛事,书技水平有了一定进步,也相继加入了市、省硬笔书法协会。
书法就像我灵魂的“后花园”,茶余饭后手握一支秃笔,寄情半尺方田,在点画之间感受传统之美,在横竖之间尽享艺术之妙,在方正之间领悟为人之本。艺无止境,作为刚刚踏入门槛的我,多亏这一路的坚持和积累,以后也必将秉持初心,继续努力,争取更好成绩。
《大学》第一章(“後”后缺“能”)
陶渊明《桃花源记》(『矌』应为『曠』、『自雲』应为『自云』、『今』前脱『问』、『宝』应为『实』)
古诗二首(“篮”应为“蓝”、“人”前脱“与”)
范仲淹《岳阳楼记》(“霏”后缺“霏”、“耀”应为“躍”、“乎”应为“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