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婧
摘 要:新课标要求学生多写话题作文,给广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造空间。切中话题作文的要害,写出好的话题作文,重在创新,包括立意上的创新、构思上的创新和形式上的创新。
关键词:创新 中学 话题作文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3(c)-0183-02
写作是中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不仅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积累能力,而且也是对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训练。随着我国新课标的改革,对写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写作模式,提倡自主拟题,充分展现个人的创意,注重学生真实情感的流露,鼓励学生能够在作文中说真话、实话。写作的这一改革也真正犹如一束温暖的阳光,融化了积压长年的坚冰,彻底打破了“命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话题作文作为命题改革的成果,已成主流,蔚然成风,越来多元化的写作模式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写作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能够更大化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创作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创作欲望,大大地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相比传统的命题作文来说,话题作文的表现手法更多样化,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对学生写作真的有许多创新之处,那么话题作文是否就可以随情由性、海阔天空,为所欲为呢?怎样切中话题作文的要害,把握实质,正确理解话题的“开放”与“创新”的含义?这里,我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学习和作文写作实践谈一些看法。
1 立意的创新
立意是文章的灵魂,立意创新是话题作文的关键一环,一个全新的角度,能够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能够更好地吸引人们读下去。创新对于中学写作来说虽然有新意,但不可否认,也有较大的难度,如何真正挖掘出一个创新点和观察点并不容易,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阅读,做一个有心人。纵观传统写作中,有一些学生常常对于一个美好的事物进行反复的描写,这样再美的画面都会使人厌倦。如果可以从一个非常特别的角度观察和描写,在美好的事物中寻找到一点亮色,那么自然會收到别样的效果。正如一个美丽的景观,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就会有不同的体验,奇峰异岭也会扑面而来。无论写作还是其他创作,所谓的“作”并不是重复性的劳动,而是另辟路径,从中找到新的创作领域,树立更加超凡脱俗的意境。这样,你就可在写作实践中克服陈旧的思维定势,打破常规的思维方法,找出一条解决问题的新路,从而实现立意上的创新。例如,在众人“永不言放弃”的认识中,我班有一位同学却以“生活使我懂得了放弃”为题目和主题,的确令人耳目一新。但切记“立意创新不等于观点偏激”,还应当把握好写作的基本原则,如果只是一味地求新求怪,则偏离了写作的轨道,这样的文章不但可能会有失偏颇,也很难获得应有的效果。老师常常要求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心中始终应当有一个基本的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写作的束缚,而是对于创新和偏激应有所区分,创新的写作始终要经得起推敲,才算得上一篇成功的作文。
2 新颖的构思
所谓话题作文,其重点在于“话题”一词,话题的选择也有一定难度,如今社会热点多、新闻多,如何从众多的热点中寻求一个合适的话题,需要广大学生认真思考。新颖的构思,必然是话题足够创新,这不仅是话题作文成功的基础,同时也对学生提出了很大的考验。许多学生常常会在“话题”中下很大功夫,寻找一些奇怪、另类的内容,这些话题有的不合逻辑,有的内容失真,一些以博人眼球的话题往往阻碍了作文的写作,效果适得其反。在许多中学作文中,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情节失真,在语文课上,我们也经常能够听到老师会读一些作文,这些文章听着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仔细一想,就觉得有些不对,一些情景描写让人一听就知道是杜撰,这种构思并不是真正的创新,缺乏真实性,也经不起推敲。真正新颖的构思,应当是从真实的生活中获得体验,以真情来打动人、教育人。情感是融化人心灵最好的药。如果能够将真挚的情感融入到文章当中,自然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由于我们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渡过的,与外界接触较少,许多事件都是通过网络获得的,获得的渠道和内容都十分有限,所以我觉得老师应该常找些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来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让话题能联系学生的人生经历。如“盼”“成长”“同自己谈话”等等,这些题目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生活点滴中进行构思,更容易进行创作,也能够更好地体会真情实感,引导学生感知人性的真善美,从思考中提升自我的审美价值。
3 多元化的形式
在中学作文写作中,常常会出现“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这既是话题作文的亮点,也体现了其多元化的写作形式。这种多元化的写作形式不仅解开了学生的束缚,同时也为他们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提高写作水平。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学生对于“文体不限”这一要求的把握也可能会出现偏差。有的学生无法把握这一要求,无所适从,不能从中确定可写的题目和内容。有的学生则天马行空,随心所欲地写作,内容形式都不伦不类,最终导致作文写得不知所云。对于每个中学生来说,多元化的形式并不是完全不受限制要求,而是应当对文体有更清晰的认识,在写作过程中,首先要按照文体的要求和规范写作,突出其自身特点。其次,在写作中不要为了创新而创新,比如选择一些陌生的文体,既丢了形式,也失了内容。
所以,在写作中,我认为应当首先要审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特长,选择恰当的文体,在构思中也应当更多地选择熟悉的内容。比如有的学生擅长讲故事,就可以选择记叙文;有的学生擅长理论,就可以选择议论文;有的学生擅长抒情,则可以选择散文诗歌等。这样,你才可以写出最理想的文章。形式的创新,是“开放性”作文的最显著牲。比如在以“环境”为话题的写作训练中,我就借用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为文题,引其句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分别为小标题,并将四个巧妙的画面串联起来,形成一幅更有意境的图景,这种独出心裁的形式令人拍案叫绝。
当然,话题作文中的创新技法还有很多,这里不再赘述。夸美纽斯曾说:“一切语文以实践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可见,在话题作文中的创新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只有在写作实践中充分注意写法上的创新,多学习创新技法,做到学以致用,才能逐渐呈现出“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可喜效果。让我们用创新思维的眼光来解读“庐山”,在话题作文的写作实践中,描绘出“庐山”千姿百态“各不同”的奇岭异峰!
参考文献
[1] 吴蜜蜜.试论新语境下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学刊,2015(19):170-172.
[2] 周文明.偶得云锦细细裁——谈中学生记叙文的剪裁[J].好家长,2015(Z3):79-81.
[3] 高洪娇.中学生作文中的“新八股”现象成因分析[J].现代交际,2015(10):192.
[4] 许海霞.让作文回归原点:真实为文——对学生作文中“假”“空”“套”现象的一点思索[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11(11):49-51.
[5] 宋如郊,赵而庆,鲍旭亮,等.作文“接地气”,才能走进“春天里”[J].中学语文教学,2011(4):71-73.
[6] 林定友.真性情 真体验 真表达——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作文教学探讨[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8):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