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落实策略

2018-10-26 10:59刘博
科技资讯 2018年15期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策略

刘博

摘 要:伴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好坏取决于企业内部控制效果的实施,对于企业能否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根本问题,对改善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几点策略。通过健全的多角度过程控制,抓住企业中关键控制点,以流程的形式体现企业生产经营而建立的一整套管理体系。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5(c)-0141-02

1 企业内部控制的内容

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专业的管理制度作为内部控制的核心,通过健全的多角度过程控制,抓住企业中关键控制点,以流程的形式体现企业生产经营而建立的一整套管理体系,其目的是为了防范企业经营风险,达到对企业合理监管的效果。企业内部控制由五要素组成,分别是企业内部环境、风险评估能力、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与内部监督。2008年我国出台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重点阐述了企业内部控制的确立目标,企业内部控制是在经营管理处于合理合法的环境下,对资产的维护提供安全保障,同时,财务信息要真实完整,内部监督防范严谨,以达到提高企业经营成果的目的。企业内部控制除了要关注对于高风险领域的控制外,还应该重点考虑企业成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严格遵循重要、全面、适应、成本效益、制衡的原则,内部控制一般是由于经济管理的需要而衍生的,完全是按照经济发展的走向在不断地完善,其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提高经营管理力度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最早期对于企业内部控制出现在对资产的保管、会计信息的完整性及钱物等方面,随着经济发展,逐渐趋向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管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贯彻施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前提下,保障企业经营合法性,企业内部控制对于内部会计信息管理、资产安全管理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根本问题

当今社会,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每位管理者面临的严峻问题。我国很多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在经过数十年的改革创新中,内部管理体系方面建立已经初具成效,但对于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不足。

2.1 企业内部控制环境混乱

企业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有些企业人员配备不合理,如企业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设置重复,使机构人员众多,岗位职责不明确,增加企业内部人员手续流程,严重影响到工作效率及执行能力。企業管理者对于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将企业管理工作放在经营生产上,而忽略了对于企业内部成本及人员的管理,管理者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到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使得整个企业管理理念及经营方针出现偏差,企业内部对于相互制约的治理结构缺乏,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到位,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企业带来很多隐患。

2.2 企业对于风险意识不足

企业发展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就是对于风险的评估以及风险的预见性,风险评估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健,而有些企业对于风险的意识不足,对于经营风险的评估方面薄弱,以致于市场分析不到位,出现决策失误现象,为企业带来风险;其次,企业的风险预见性较差,企业内部没有建立起风险预见、评估、分析体系,当风险出现时,信息掌握不及时,为企业规避风险带来阻碍。

2.3 企业对于信息掌握不及时

现代化企业信息技术发达,对于信息的掌握程度及信息的有效性是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关键,企业通过完善的信息系统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有效地沟通手段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桥梁。我国很多企业对于信息掌握不及时,没有取得有效信息作为支撑,而企业在对外公开内部信息时,多是以形式化的方式披露,对于重要信息多有保留,这样就出现了信息获得者掌握的信息不准确,影响下一步地判断。而企业会计制度存在不规范行为,会计凭证编制混乱,上报的财务报表造假等现象都会导致企业管理者所掌握的信息出现偏差,障碍企业的长稳发展,也不利于企业对未来工作的合理规划。

3 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策略

3.1 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环境

改善企业内部控制,要将企业人员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将董事会作为中心,健全各部门岗位职责,充分发挥董事会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主导作用,规避管理层和董事会交叉重叠,使董事会在公司战略发展中做出科学决策;员工考核实行薪酬激励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对于人力资源方面实行激励约束制度,重注人才培训及引进,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注重企业人文建设,创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建立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改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3.2 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提高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行业间竞争也日益激烈,而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正在逐渐加大,如何防范风险、规避风险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企业管理者面对风险的应变能力,员工面对风险的意识能力,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企业首先要树立管理者和员工对风险的意识能力,在企业内部建立风险评估部门,目的在于对风险的预测、防范和约束,将风险进行规避、转移以及分散,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监督部门,对各部门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监督。要培养企业员工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严格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将内部控制工作有效地实施。

3.3 企业内部控制要建立信息沟通系统

在企业长期发展中,信息沟通系统是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的首要条件,建立健全一套完善的信息沟通系统在企业发展中占主要地位,根据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工作需要,搜集、整理企业相关信息,及时更新并处理信息,将有效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使用者,还应建立企业内部对于信息的披露制度,对于披露的信息内容进行规范,财务信息做到真实准确,严禁出现虚假信息,严格按照国家政策执行,在企业内部各部门中,明确岗位职责,实现权责分明,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及管理制度,提高各部门间的工作效率,减少部门间产生的内耗,为企业经营服务提供有利依据。

3.4 企业内部控制要建立内部监管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审计部门,加大企业内部监管力度,将工作重点放在风险防范上,赋予审计部门监管及执行的权利,加强对于企业内部经营决策及业务流程的监管,在做好事前预防工作的同时,对事情发展过程中的控制要同步跟踪,完全按照企业管理制度监管,对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为企业稳定发展提供强有力地保障。

4 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成功稳健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要想成功需要有效地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支撑,对于企业风险的管理、内部监管制度的建立、强大的信息沟通系统,都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措施,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邱发长.浅谈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9):278.

[2] 王希然.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分析与改善对策[J].时代金融,2011(21):145-146.

[3] 崔珂.浅谈深化企业内部控制的途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1(11):78.

[4] 董治平.对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4):129-130.

[5] 高德胜.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增强企业内部控制[J].辽宁经济,2008(12):68.

猜你喜欢
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策略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析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账务处理的几个关系
企业存货的管理与控制分析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