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情要埋藏多少年

2018-10-26 10:56张晓东
四川党的建设 2018年19期
关键词:阆中第一书记四川

张晓东

光阴似箭,我和《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结识已有15年了。2003年8月,我在阆中电视台任职,后因工作需要我被借调到阆中市委组织部从事远程教育和党内宣传工作。由于以前主要接触的是时政新闻,对党建典型经验总结不到位,典型人物写作没有亮点,导致我对党建宣传工作一时无法顺利进入状态,很多党建方面的稿件投出去后便石沉大海,让当时的我非常灰心和沮丧,工作压力很大。

发现我的困惑和无助后,老科长刘阳同志对我说:“你写党建文章就要好好学习《四川党的建设》杂志上刊登的文章,认真研究杂志风格。”于是从那时起,我开始每期认真品读《四川党的建设》杂志,党的理论知识、典型宣传、人物故事、党建信息和图片拍摄等都是我学习的内容。渐渐地,通过对杂志的学习,我的思路和眼界开阔了,从消息到通讯,我写作的稿件题材越来越广泛,内容也愈加丰富,而后我也终于有了成熟的文章出现在《四川党的建设》杂志上,每一次看到杂志上自己的文章和名字,内心都腾起一种自豪感。此后,很多单位和领导发现有一定价值的党建新闻线索也会让我去挖掘采访,遇到《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编辑记者老师下基层采访时,我更是抓住机会面对面向他们讨教。

2006年,由于我在宣传工作方面的突出表现,市委主要领导将我调进了市委报道组,专门从事对外宣传工作。虽然换了部门,但我与《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的情谊却没有断,编辑老师不但给我寄来很多样刊,还不时向我约稿,很多时候想停下手中的笔歇一歇,但是编辑老师的鼓励却让我激情难减。《阆中有个“黄城管”》《“一约三评”激发村民自治活力》《阆中市拥军街推行“三问四小”工作法》《土地仲裁,农民当判官》等诸多来自一线的稿件见诸杂志。很多时候编辑老师还会不厌其烦地帮助我对文章进行修改,甚至对稿件进行“大手术”,这也让我感到十分惭愧和感激。由于经常给杂志投稿,让我连续两届成为特约通讯员,难忘每月都能收到编辑老师寄来的杂志,每每闻到这熟悉的油墨香味便倍感亲切。为更进一步做好与杂志社编辑老师的沟通交流,提升用稿率,杂志社坚持开门办刊,我有幸多次参加了通讯员座谈会,记得会上我们还分组展开讨论,积极为办好刊物建言献策,努力让这本“老”杂志在新媒体时代迸发出新活力。

近年来,《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用大量的版面宣传阆中,2017年为做好第一书记在基层的宣传工作,杂志社还牵手我市,借力四川党建微信公众号“党建视点”与我们阆中合作开展“最美第一书记”评选活动,将我市最基层的7名第一书记的优秀事迹进行展播,开启网上网下投票和多方互动,一时间阆中市乡镇、部门纷纷为最喜欢的第一书记投票。下派到朱镇乡年龄最大的第一书记张荣盛也参与了这次评选,他说:“这次参加评选,给了我们第一书记巨大的鼓舞,很多远在北京、上海的亲戚朋友和战友都给我投票点赞,第一书记的工作越来越受到关注,《四川党的建设》杂志真是我们基层党建工作者的好老师和好帮手。”

除了在党建工作宣传方面的大力帮助,用大版面、在重要位置刊登我市的党建经验外,在文化副刊资源上《四川党的建设》杂志也特别关照阆中,先后派出记者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宁醋、银河地毯、王皮影等进行了采访,同时,对阆中春節文化活动和全民阅读活动也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对阆中的旅游资源推广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杂志对阆中文化扶贫等方面的好经验和做法也保持着关注。

风风雨雨相伴,在我成长的人生路上,《四川党的建设》既是我的良师益友,又是我的参谋助手。芳华60载,展望新未来,我衷心祝愿《四川党的建设》杂志越办越好,在媒体融合的道路上越走越广阔,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大活力!(作者系中共阆中市委报道组组长)(责编:周盼)

猜你喜欢
阆中第一书记四川
A gift I treasure
我的第一书记
因为有你
——献给第一书记
阆中蚕种场桑蚕智能系统研发简报
阆中蚕业发展对策思考
四川:不只辣,还很甜
第一书记之歌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当康美遇见阆中
灾后两年新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