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钻设计模式的电动车车棚创新改良设计

2018-10-26 10:08张科林芷炫张牧晗任文超盛麟
科技资讯 2018年16期

张科 林芷炫 张牧晗 任文超 盛麟

摘 要:近年来,电动车车棚的市场不断扩大,但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存在稳定性不足、难以拆卸、有安全隐患等问题。但市场上车棚种类繁多,且都有各自的设计问题和使用弊端。本文在双钻设计模式的指导下对电动车车棚做了相关研究,并嵌套使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在符合人机工程学前提下,设计出结构稳定、拆装简便、舒适性强且兼具美观的电动车车棚。

关键词:电动车车棚 双钻设计模式 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6(a)-0070-02

1 设计背景

近年来,国内电动车产业迅速增长,然而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电动车难以满足人们对其舒适性的需求,而电动车挡雨遮阳棚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市场上车棚种类繁多,且都有各自的设计问题和使用弊端,前后固定式车棚稳定性不足,收纳不便,易遮挡视线;伞式车棚靠单管支撑,结构上不稳,有安全隐患;半包式车棚不易拆卸,外观欠缺;全包式车棚阻碍视线。

2 双钻设计模式的内涵

双钻设计模式描述了设计的两个阶段:寻找正确问题和满足用户需求。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正确”和“满足需求”两个标准的界定需借助“以人为本设计流程”进行较为科学的判断。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包含4个步骤:观察、激发创意、打样和测试[1]。在观察阶段,需要观察用户的行为,理解用户的兴趣爱好、动机以及真实需求,为产品设计进行问题定义[1]。当确定设计需求后,需要在“激发创意阶段”产生可能的解决方案,激发创意的方法为头脑风暴。为确定创意的合理性,需要对方案打样进行测试。如图1为在双钻模式指导下嵌套使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

3 双钻设计模式在车棚设计中的应用

3.1 发现车棚设计潜在问题

首先,我们在某交叉路口进行了20min内路口电动车车棚使用情况的观察记录。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发现雨天的车棚使用量为晴天的8.3倍,其中53%的用户是接送孩子的家长。接下来,我们对电动车车棚的可设计点进行了第一次聚焦:设计应强调车棚的遮雨功能,同时关注家长对于车棚的需求。

其次,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有53%的人偏好运动风,75%的人偏好简洁风,95%的人重视车棚的拆装简便性。接下来,对车棚设计点进行第二次聚焦:设计简洁大方的外观,并研究拆装简便性。

最后,针对车棚的拆装简便性问题,我们进行了拆装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现有车棚拆装需要至少7~8个步骤,而且拆装至少需要两个人才能完成。接下来,我们对车棚设计点进行了第三次聚焦:尝试新型的连接方式取代原本的连杆和轴套设计。

3.2 聚焦车棚设计的核心问题

通过3种调研方式聚焦得到4个设计点,分别为遮阳遮雨、外观简洁、安全、易拆装。尤其关注家长对车棚安全性的考量,而与安全性能相关的因素主要是车棚的结构,所以最后的聚焦点主要是车棚结构的形态,主要体现在车棚的稳定性、易拆装与便携性。

3.3 针对核心问题探究车棚设计的解决方案

逐层折叠设计:此设计方案着重解决车棚的稳定性、易拆装与便携性等问题。如图3,将棚顶分为大小不一的4个部分,每两个部分之间可以旋转翻折,棚顶的骨架中间为柔性防水材料,车棚两侧分别添加了伸缩支撑杆,支撑杆底部与车架紧固连接,保证了车棚的稳固。此方案在人机方面将棚顶设计为翻折式,将支撐杆设计为伸缩式,尽可能降低用户的拆装难度,车棚前侧采用无帘设计,不遮挡用户视野,提高了驾驶安全。

4 结语

本文阐述了双钻设计模式的基本原理,并嵌套使用以人为本的设计流程,在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前提下,设计出了一款结构稳定、拆装简便、舒适性强且兼具美观的电动车车棚。

通过此研究,验证了双钻设计模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合理应用,并阐明人们对电动车遮阳遮雨棚的需求性已不再停留于简单遮阳挡雨的层面,而去考虑人性化需求,未来市场,更加需要人性化的设计出现在电动车遮阳遮雨棚中。

(指导老师:冯亚娟 何灿群)

参考文献

[1] 唐纳德·A·若曼.看上去很美——读《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J].室内设计与装修,2015(9):139.

[2] 杨铭伟,王宏.浅析电动车充电棚改造的方法[J].建设科技,2017(20):147.

[3] 丁娜.公共设施——(电动车)车棚一体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