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创”生态系统在北京和上海的发展

2018-10-26 03:24刘彦平
银行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众创孵化器双创

刘彦平

创新、创业是经济增长的根本驱动力,因此也一直是学界研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人们认识到,创业或创新活动受到环境及相关主体互动作用的深刻影响,进而引入生态学的视角和理论,提出创新生态系统(innovation ecosystem, IES)和创业生态系统(entrepreneurial ecosystem, EES)的概念,为创新创业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

作为典型的“双创”平台载体,孵化器与众创空间逐渐受到各地政府与企业的大力追捧。双创平台的投入与产出,集中体现着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绩效。本文拟选取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的孵化器与众创空间两大类型“双创”平台,聚焦其2017年度的投入产出要素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炼两地打造双创生态系统的经验,为完善地方“双创”平台建设、提升“双创”平台利用效率与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提供参考和借鉴。

“双创”平台的投入分析

强化“双创”平台投入水平是发挥“双创”平台潜能与提升绩效的重要前提。本文主要从基本要素投入、劳动力要素投入与智力要素投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双创”平台的基本要素投入

平台规模。主要指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数量和占地面积,以及国家级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的占比。数据显示,上海与北京的孵化器与众创空间均较多,占地面积接近,但北京的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等级相对较高,国家级孵化器占本区域孵化器的51.4%,国家备案的众创空間比重高达80.5%。

运营成本。运营成本主要以场地费用为主。在孵化器方面,北京孵化器运营总成本较高,其中场地费用占比达26.1%, 上海为31.3%。在众创空间方面,总成本北京也高于上海,场地费用在众创空间运营总成本中占据主要比重,分别为30.7% 和52%。

平台投资。主要指以企业投资和社会投资为主导的投资额。在孵化器方面, 上海孵化器总投资高于北京。在总投资构成中,北京和上海的企业投资均占据主要比重,分别为95.4%和85%。在众创空间方面,空间团队企业总投资则北京高于上海,而其中又以社会投资为主导,比重分别为92.6%和94.6%。

“双创”平台的劳动力要素投入

数据表明,北京和上海双创平台聚集的高学历劳动力优势明显,大专以上就业人数占比均超过90%。孵化器与众创空间的管理机构从业人数较多,显示出强大的服务力量。

“双创”平台的智力要素投入

团队人才支撑。北京和上海的双创团队人才支撑阵营强大。其中,北京的孵化器创业导师数量较多,高于上海。在众创空间内提供科技支撑服务的团队与企业数量来看,北京的优势更为明显。

“双创”相关活动。北京和上海的双创相关活动都比较活跃。数据显示,北京在双创活动及教育培训等方面均占据一定优势,公共服务和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也更胜一筹。

“双创”平台的产出分析

提升“双创”平台的产出效益是衡量平台运作效率及评估平台投入规模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从基本经济效益产出、平台企业项目产出与知识产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平台基本经济效益产出,北京与上海主要均以物业收入为主。在孵化器收入方面,两市物业收入占比分别为54.4%和48.1%。此外,北京、上海的孵化器运营均实现了盈利,其中北京孵化器运营利润较多,达3.2亿元。在众创空间方面,北京与上海也主要以房租及物业收入为主, 两市该项收入比重均超过40%。

平台企业与项目产出,两市差异较为明显。在孵企业数量上海高于北京。其中,北京的高新技术企业占据主要地位, 共1505家,占比为22.4%。上海的大学生科技企业比重仅为12%。孵企业从业人数北京高于上海。在众创空间方面,北京的创业项目高于上海。在创业项目构成中, 北京主要以科技人员创业为主,其比重为37.7%;上海则以连续创业项目为主,比重为24.6%。

知识产出方面,北京“双创”平台的知识产出水平较高。在孵化器方面,北京的知识产权申请成功率较高,为64.6%, 上海则为56.6%。在众创空间方面,北京的常驻团队企业所拥有的有效知识产权数量(36328件)远高于上海(3716件)。

北京和上海两大直辖市的“双创”平台投入力度大、产出效益高,发展态势各具优势,表明其在打造双创生态系统、提升双创绩效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打造“双创”升级版的经验及发展展望

事实上,北京和上海在推进双创方面持续发力,更主要的表现在软环境方面的努力,这也是两市打造双创升级版的主要经验所在。

将双创植入城市品牌塑造工程

创新创业日益成为助推城市升级转型、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路径。从北京和上海的经验来看,将双创平台建设融入城市品牌塑造,是一个颇具战略意义的路径。一方面,城市品牌逐渐成为城市争夺创新要素的重要手段,在聚集科技人才、聚集高新企业以及聚集创新资本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北京中关村凭借其强大的影响力,吸引了众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并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同时,中关村在人才引进、人才激励、人才评价、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与使用、人才服务等方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为“人才特区”建设搭建了相对完善的政策协同体系。上海的创新创业人才环境也持续优化,提出海外人才引进、户籍政策、国际人才试验区、职称制度改革等30条创新性政策措施,产生了较大的人才吸引效应, 目前上海面向海内外已经集聚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顶级科学家近500人。

此外,北京、上海纷纷出台了打造城市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行动与考核准则,不断催生创新创业的城市品牌效应, “双创”工作的广度和深度领先全国。另一方面,以“双创”为抓手,不少城市致力于构建双创品牌和城市品牌齐头并进的联动机制。比如,上海积极打造创新创业品牌活动,踊跃举办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通过上海众创峰会、上海科技金融创新论坛、“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活动,不断提升打造上海市创新创业品牌,同时为优秀项目和企业的脱颖而出提供了平台,不断强化“双创”的城市品牌价值,值得其他城市借鉴。数据显示,创新创业带来的城市转型动力非常显著,未来我国大中小城市在创新创业方面的努力及其城市品牌价值的提升,值得进一步期待。此外,良好的城市品牌还能够促进创新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是科技企业和创新活动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在打造“双创”升级版的过程中,北京和上海更加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集群发展,从而带动风险投资、外资风投、企业风投、民资风投等风险投资。比如上海张江正在打造世界级大科学装置集群,中关村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助推地区创新活力与能级快速提升。

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环境主要反映创新活动所依赖的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支撑。其中,软性环境因素更加重要,与地区营商环境和主体创新活力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政策环境、人文环境、生活环境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其中,政策环境是指政府通过制定和完善创新政策来提高创新资源的利用效率,当前特别指加快和深化以“放、管、服”为重点的行政服务和公共治理改革, 从而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人文环境重点强调整个社会的创新氛围和对创新的基础支撑作用,宽容失败、包容多元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激励和保持创业者的士气与热情。北京和上海能够集聚众多怀揣梦想的创业者和创客蜂拥而至,与其宽容失败、鼓励创新创业的文化是分不开的。生活环境主要指人居环境品质,良好的生活水平和宜居的生活环境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有助于激发人的创造活力。国际交流主要评测一个地区与全球其他地区进行交流合作的积极程度,是全球视野下开展科技创新程度的一个评测维度。良好的国际交流氛围能够促进先进知识的传播,使得该地区获得更好的技术与合作机会,从而使科技创新站在更高的视野,赢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比如,在上海创业的外国籍人士已经超过21万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多元文化碰撞、多维度背景交叉形成的创业机会,使得上海的新兴产业生态极具活力和弹性。

注重发挥非营利组织在双创发展中的作用

非營利组织作为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和纽带,在创新创业服务支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企业通过积极参与非营利组织的各项商业交流和论坛活动, 能够拓展对外交流渠道、获得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政府通过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也可更有效地提升创新创业服务质量和效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形象。比如,北京开放式创业服务机构“车库咖啡”就以其创新性、多样化的贴心服务,赢得了广大创业者的青睐。

总之,“双创”活动引领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潮流,体现着社会进步的活力。强化“双创”平台建设就需要进一步完善财税、土地、投资、人才等方面政策体系, 健全相关配套设施,支撑、拓展融资渠道,在创业教育培训与导师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国际交流合作及企业上市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撑,以此来不断提升我国双创生态系统建设和平台运营的绩效, 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与促进高质量发展发挥更大的效益。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

猜你喜欢
众创孵化器双创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兰州出台《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西安市级众创空间可资助30万元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朝阳“五个工程”促进众创空间发展
湖南省认定科技企业孵化器48家
孵化器清场
上海“工商众创十一条”出台 给创业降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