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者凌云

2018-10-26 06:07宋春丹
东西南北 2018年16期
关键词:康生统战部凌云

宋春丹

作为多年的公安部副部长,和首任国家安全部部长,凌云有崇拜者,有反对者,有持平论者,对此,他了然于心,却从不予回应,也不辩解。

2018年3月15日,95岁的余海宇接到了凌晋的电话,称其父亲凌云刚刚去世了。

6天后,新华社发布消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国家安全部原党组书记、部长凌云同志,因病于2018年3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这则消息,平静缓慢地在知晓他的人群之间传开。

他没有传记,没有回忆录,生前几乎不接受记者采访,能够查到的个人资料简单至极。甚至在他的告别仪式上,也没有生平介绍。

真正知晓凌云的在世者已寥寥可数,且大多心照而不宣。从1952年开始担任公安部一局副局长,到1965年担任公安部副部长,再到1983年成为首任国家安全部部长,凌云有崇拜者,有反对者,有持平论者,对此,他了然于心,却从不予回应,也不辩解。

或许,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不会被轻易提起,但更不会被轻易忘记。

四大笔杆子、左右手

公安部的老人大多高寿,且记忆力极好。公安部离休干部余海宇认为这与这个职业长期高度活跃的脑力劳动有关,工作性质要求他们的头脑保持清晰缜密。

这些活档案般的老人们经历了政治动荡、波诡云谲的30年,退出历史舞台后,再用清醒的30年处理这些沉重的遗产。不过,在每个人眼中,这些遗产并不相同。

余海宇是为数不多的称得上凌云“生前友好”的人之一。但即便是她,也从没听凌云谈过自己。

余海宇和凌云70多年的友谊开始于延安时期。凌云曾说:“是陈龙改变了我的一生。”陈龙是余海宇的丈夫。

1940年,时任中央社会部治安科科长的陈龙是除奸工作的领导。位于杨家湾的陕北公学设有保卫委员会,做具体工作的是一个外表英俊的青年,名叫凌云。

不久后,陈龙把凌云调到延安中央社会部二室做侦察工作。余海宇也调到了社会部,开始和凌云共事。在余海宇眼里,凌云很能干,文笔出众,头脑清楚,做事认真,凡是他经手的事都清晰明了,有条不紊。

1949年前夕,中央成立中央军委公安部,罗瑞卿担任部长,公安部机关成员基本上由华北局社会部和中央社会部人员组成。1952年4月,经陈龙提议,罗瑞卿给中共山东分局发了电报,调时任济南公安局长凌云进京到公安部。凌云匆匆赶到北京,当即被任命为政保局局长。

1964年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分到公安部、后任统战部干部局局长的胡治安刚来就听说,一局局长凌云是部里的“红人”。

凌云和公安部办公厅主任刘复之都在1964、1965年升任公安部副部长,成为彭真的“左右手”。两人都是党内少有的秀才,都是秘书出身,和王仲方、尹肇之被称为公安部“四大笔杆子”,罗瑞卿每次开会召集筹备班子,这四人必定参加。

在同为笔杆子的胡治安看来,凌云业务能力出色,善于观察,记忆力惊人。但他也不苟言笑,有时甚至给人以“端着架子”的感觉。在院子里散步时,胡治安几乎没见过凌云跟谁打招呼。胡治安的妻子也是老公安,她分析,这是因为凌云搞政治保卫工作出身,与人打交道中有一种职业性的距离和防御感,习惯于首先以审查的眼光去看待。

一局局长

作为公安部最重要的一局的局长和部里的“红人”,凌云五六十年代参与了公安部很多大案要案的办理。

公安部办理的第一个大案是广州的“二陈案”。1951年1月,广州镇反运动之初,公安部、中南局公安部、华南分局社会部认定广州市在清匪反特和镇反工作中存在右倾偏向,广州市公安局局长陈泊、副局长陈坤被撤职逮捕。陈坤于1952年夏病死狱中,陈泊于1953年5月被判处10年徒刑。此案直到1982年才得以平反。受此案牵连,广州又逮捕了“梁侠中统特务集团”案共263人。

此案由公安部一局负责审理执行。办案人范祥、郭松年、郝力光经过审理得出结论,所谓“梁侠中统特务集团”一案没有根据,不是事实,应予否定。报告经过一番争论层层上报,送到罗瑞卿案头,罗态度坚决:“此案不能动摇。”根据他的意见,凌云批示:“审不出中统特务来,说明我们审讯工作的无能。”范祥等三人坚持原意见,因此均受处分,被调离公安部。

陈泊的妻子吕璜后来说,悲剧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造成的,不能过于苛责办了这类错案的领导者。

1955年,又发生了饶漱石、潘汉年和扬帆的“饶、潘、扬事件”。时任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长扬帆、上海市副市长潘汉年和中组部部长饶漱石均遭逮捕,被判处徒刑。80年代,潘汉年和扬帆先后获得平反。

此案平反后,有人透露,办这案子的主意是凌云出的。扬帆的罪名中有一条是重用、包庇3300多敌特分子,据了解案情的人说,凌云始终认为,这个数字夸大了,但扬帆确实应该被审查。

但余海宇認为,这些案子不能算在凌云的头上,毕竟是上面已经拍板发话的政治事件,而且潘汉年和扬帆的平反凌云也参与了。

祸起康生

1967年1月17日,是个余海宇现在记起都想哭的日子。这一天,时任公安部部长谢富治主持召开公安部干部大会,鼓动要彻底砸烂“公检法”。造反派把跳楼摔断腿的罗瑞卿用大筐抬上会场批斗,余海宇和时任公安部副部长的凌云都在陪斗之列。会后,公安部7位副部长和43位正副局长、63位正副处长被打成叛徒、特务、反革命、死不改悔的走资派。凌云等7位副部长、一批局长都被关进了监狱。

凌云认为,自己进秦城监狱要归因于康生。

延安时期,凌云曾在康生任部长的中央社会部工作了5年。1947年冬,他随康生率领的土改工作团到达山东渤海区,其间约有大半年担任康生的秘书。土改工作期间,康生夫人曹轶欧认为渤海区党委秘书长彭瑞林的夫人历史上参加过国民党三青团,是“国民党分子”,要凌云查究她的“政治问题”。凌云经了解情况后,没有理会。他后来才得知,康生夫妇“在渤海区党委时就看出你不对头了”。

1949年10月,康生因病去青岛休养。曹轶欧是山东分局组织部副部长,留在济南,住在分局机关内。她坚持认为,自己在山东分局内已遭到严密监视。分局领导们要凌云对曹做疏解工作,但凌云不但没有疏解成功,反而得罪了对方,成为与康生断交的开始。

1955年“高饶反党联盟事件”爆发时,康生给中央写信,说他原来的秘书沙陶和凌云都是被饶漱石收买的“反党分子”。材料转到公安部,罗瑞卿没有理会。

“文革”时,康生成了“中央文革小组”的顾问,红得发紫。他亲笔写下许多批语,说凌云是“叛徒”“特务”,制造了一个所谓“彭真、罗瑞卿、徐子荣、凌云内奸集团”,凌云为此坐牢7年。

余海宇说,“文革”前公安部的人对凌云的议论主要是不好接近,“文革”后,她开始听到一些比较负面的议论。她从没见过凌云回应过,也看不出他的情绪。“我认为他在“文革”时候,为了保护自己,他的话说得有点多了。他知道得多,说得也多,得罪了不少人。”

但余海宇认为,造反派口中传出的消息,真相难辨。比如,公安部一位副主任曾告诉她,就是因为凌云“告密”自己才受牵连坐牢。而她听说的则是,凌云交待的事情被造反派断章取义了。

而且,即便确实是出于凌云之口,说这些话的情境也需要加以区别。在那个人人自危的时期,交待情况太正常了。

1967年11月,余海宇也被关进秦城监狱,1973年才出狱。后来,她听说中南海西门外有人专门接收告状信,就告诉了凌云的妻子梅建群,建议她写信申诉。梅建群写信送到中南海西门外,一周后,凌云出狱了。

“清理办”和“摘帽办”

凌云出狱后,负责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监狱清理。

监狱清理的调查摸底由公安部五局(劳改局)负责。一次,在五局工作的胡治安随凌云去参加清理工作会议。会上决定,成立清理工作领导小组,由调查部部长罗青长(有时副部长熊向晖代)、统战部副部长童小鹏和公安部副部长凌云负责,并由这三部门联合成立“清理办公室”。问凌云公安部谁参加,凌云随手一指胡治安,就他了!

80多岁的胡治安回忆,“清理办”设在公安部大楼五层,实际坐班的就他一人。摸底进行了半年多,查清全国各地的监狱和劳改场所中共关押国民党县团级以上党政军特人员15000多人,多是在解放后的历次镇反、肃反运动中以历史罪被判刑的。

“清理办”办公会议上,讨论到在押人员的具体情况时,凌云心里像有一本账,哪个人什么职务,什么历史罪行,怎么被捕的,改造时表现如何,他都能随口说出,一清二楚,让胡治安佩服不已。

经过讨论,决定对953名国民党将级在押人员中的109名不予释放。但毛泽东批示,一律释放。因此,其余人员也照此办理,全部释放了。

“文革”后,公安部清理“四人帮余孽”,参加过公安部“红旗队”的胡治安成了清理对象。他认为自己没喊过口号,也没发过言,更没抄过家,看不惯一些人见风使舵的面孔,就在会上和两个处长顶撞了起来:“用四人帮的办法清理四人帮的余孽,是错误的!”

这番话汇报到凌云那里,凌云说:“你们搞错了,胡治安不是造反派,我很了解他,我从监狱出来他就跟着我。”凌云还打电话给胡治安,叫他不要胡说八道,也不要再参加运动了,老老实实在“清理办”待着。

后来,胡治安险些被定为“三种人”,凌云又一次为他说了话,保下了他。

1978年5月,中央五部联合成立了右派摘帽工作领导小组,凌云是领导小组成员之一。领导小组之下,设立了“摘帽办”。“摘帽办”设在中央统战部,受凌云指派,胡治安代表公安部参加了“摘帽办”的工作。

6月,五部在山东烟台召开了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工作会议,会上出現了两种对立意见。凌云曾是1961年成立的“改造右派分子工作领导小组”的成员,当年因摘帽面过大受到过中央批评,有了这一教训,他以自己的切身体会劝告与会者,只摘帽,不要搞甄别平反。但在中组部部长胡耀邦、副部长杨士杰的推动下,大家统一了认识,对于错划右派者,“应实事求是地予以改正”。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解放55万人的55号文件”。

一次,一位被凌云划成右派的公安部干部给“摘帽办”写信要求平反,胡治安向凌云汇报,凌云坦然地说:“对,那个人是我划的,你把他改过来。”但据说此人一直对凌云不谅解。

还有一次,一位过去被凌云从公安部调走的干部向统战部写信申诉,胡治安趁凌云来统战部开会时向他了解此人的情况,凌云说:“他没有什么问题,现在看没有什么事。”

1981年,胡治安已经在“摘帽办”工作了三年。统战部想把他留下,但凌云不同意,打电话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凌云告诉胡治安,别去统战部,也别回公安部,跟他走,他负责给胡治安安排工作。胡治安说自己已经答应统战部了,凌云说:“你答应他们了?可我没答应啊。”胡治安恳切地表示,自己是学历史的,留在统战部更能发挥自己的所学和所长。凌云这才作罢,让他想回来的话随时打电话。

后来胡治安才知道,当时凌云正在筹组国家安全部。1983年7月,凌云成为新成立的国安部的首任部长。

一天早上,胡治安去中山公园锻炼,碰见了凌云。凌云问他在统战部的情况,他说自己当了处长,凌云说:“还是个处长啊,早叫你跟我走你不跟我走。”胡治安说:“你那时候只说让我跟你走,我知道你要到哪去啊。”

一次罕见的访谈

1991年,为征集中共管教与特赦释放国民党战犯史料,时任抚顺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纪敏以抚顺市政协文史委的名义给凌云写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在百忙中抽出一点时间,介绍一下中央有关管教与释放蒋战犯的决策经过。

他知道,早在50年代初期,凌云从山东济南调到公安部担任一局局长时起,就负责主抓管教国民党战犯工作,一直到1975年将战犯全部特赦释放完毕。

很长时间以后,纪敏忽然接到国家安全部办公厅的电话,邀请他进京一见。

纪敏在一间宽大的会客室里见到了身材魁梧的凌云。凌云坐在长桌对面,上下打量纪敏。突然,右手指一伸,指着纪敏问道:“你身在抚顺,为什么要把手伸向我们公安部?”纪敏答道:“凌部长,不是我把手伸进了公安部,而是公安部把战犯管理所建在了抚顺。”他说,访问凌云,是为了不辜负周恩来总理的期望,以免出现“人走史亡”的历史遗憾。凌云微微点头。

纪敏又说:“凌部长,老实说,我对您本人的研究也有多时了……”这话一出,立刻遭到凌云的“质问”:“直到今天为止,我对我自己还不够十分了解。你对我研究多时?说说看,我是怎么一个人?”

纪敏只能硬着头皮谈了自己搜集的资料,并提到自己曾在华东工矿部济南工业局政治部团工委任干事,局党委书记兼局长是王新民。凌云说,说起王新民,自己同他不光是认识与不认识的关系,而是曾经生死与共的战友。

半小时后,凌云终于开口进入谈起这次访谈的主题。

凌云一出口,纪敏就发觉他“语出惊人”,谈的事情竟都是档案查不到并且是各地中、下级管教干部说不清的史实。纪敏马上想到自己还带来了一个小型录音机,便向凌云请示:“凌部长,您谈的事情很重要,我们能不能录一下音?”凌云断然回答:“不可以。”纪敏又问:“那我们笔录一下,可以吗?”凌云还是断然回答:“不可以。”

纪敏两手放在白桌布的下面。凌云开始说时,他从裤袋内摸出备用的碳素笔与纸,将时间、地点、人物、姓名、数字等基本要点偷着记了下来。他自己一次也没敢低头,桌面上的笔记本和钢笔也一动未动。甚至,秘书准备的茶水,他也一口未喝,不想因此而出现去卫生间、中断访谈的场面。

谈完后,经过纪敏的诚恳请求和保证,凌云同意由他代笔写一篇稿子。“我必须说明,不经我审查,不经我批准,绝对不允许你随意发表。”

紀敏回抚顺后,很快就起草了一份文稿,不久收到凌云亲自修改的打字稿和一封亲笔信,对协助整理表示满意和谢意。这篇《中共的一项伟大决策——教育改造国民党战犯工作的回顾》稿件,1993年刊登在政协全国委员会办公厅主办的《纵横》杂志上。

1985年,余海宇从公安部五局副局长任上离休后,时常去看望凌云夫妇。她多数时间都在和凌云的妻子梅建群聊天,凌云很少参与。

余海宇觉得,凌云永远像没事人一样,不喊冤,也不议论别人,跟谁也不交心,很难了解他。

凌云的告别仪式在八宝山举行。余海宇曾多次听凌云说起,自己身后不想搞告别仪式,但告别仪式还是搞了。

按照凌云的遗愿,他的骨灰被带回故土浙江嘉兴新塍安葬。1917年6月,他在这里出生,原名吴沛霖。

(胡炯荐自《中国新闻周刊》)

猜你喜欢
康生统战部凌云
保留一点儿焦虑感
Q萌霸气凌云秀
洱海太湖石
残荷新爱
毛泽东给表侄文九明的信
六盘水市委统战部开展走访退休老同志活动
活法
康生临终前 为何打“直线电话”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