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亦安冉
2000年吴中区城区全景
2001年东吴塔上拍摄的吴中区新貌(周纯炎/摄)
当年参与航拍的吴县电视台记者游智灵曾经是一名飞行员
这一张鸟瞰图是2018年的吴中区城区全景
太湖湖堤工程的变化大不大?
1994年10月25日,太湖大桥通车,这座我国内湖第一长桥的开通,在当时可是件大事,为了建这座大桥,吴县的老百姓们自筹资金一亿多元,建造了两年,终于等到了通车这一天。
这样一件大事当然要好好记录下来,当时的吴县电视台派出了三位记者,专程航拍这一天这一刻,游智灵便是其中一位。游智灵曾经是一名飞行员,对飞机再熟悉不过,转业后辗转到了吴县电视台,那一天他的角色是航拍摄影记者。
当天一大早就从苏州出发去常州,飞机是从常州起飞的,游智灵记得飞机是改造后的初教6,飞行员学习驾驶时第一部驾驶的飞机就是这个型号。除了正副驾驶,飞机上还有三位吴县电视台记者和一位苏州日报社摄影记者。当飞机升上空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这是游智灵第一次参与航拍,跟自己之前驾驶飞机的感受很不一样。
去往太湖大桥的一路,但见吴中青山绿水,粉墙黛瓦的农家点缀其间,那时候工厂很少,满目都是绿色,叫人心旷神怡。当天拍摄的素材也成了央视新闻联播的一段播出内容,游智灵记得当时央视的记者专程在地面上等这一段录像。片子不能耽搁,为了赶时间,飞行员临时跟地面空管协商,在光福机场着陆,把录像妥妥地交到了央视记者手中。
当年的东吴北路和现在的东吴北路
长桥旧貌换新颜
环太湖公路的从前和现在
除了太湖大桥,那一天飞机还把几位记者载到东吴电视塔附近转了一圈,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东吴电视塔,比太湖大桥早一年建成,当时也是轰动苏州的一件大事。这座168米的“苏州城南埃菲尔”傲视整个苏州南部,有不少摄影记者会爬到东吴塔上去拍摄俯瞰照片。在游智灵的记忆里,当年在东吴塔周边,也就是吴县建设局的一幢楼还算有点高度。那个时候人民桥以南的吴县区域,房子还不多,更别提什么高层建筑了。再看今天的吴中城区全景图,东吴塔还是当年的那个高度,却不复以前俯视城南的第一高。周围太多的高层建筑崛起,东吴塔仿佛矮了,整个城市都拔高了,一天天向上,一年年日新月异。
不过几十年过去,好多当年航拍图片里面的老房子,在今天的镜头中依然能找到身影。只不过这些最早的多层建筑,渐渐被崛起的高楼大厦遮盖了身影。吴中汽车站一带,吴中商城附近,各种小区像比高一般,一幢建得比一幢高,从空中俯瞰下去,老的多层小区还在,高的新式小区拔地而起,高低错落,有旧有新,新旧更迭其实也是一种美,是关于变迁和包容的城市哲学。
游智灵记得当时飞机还飞去长桥转了一圈,留下了长桥的街景,那时候还是长桥镇,现在是长桥街道。两相对比,长桥的变化真的很大。还有宝带中心小学,在几十年前的航拍里,也找到了身影,今天的这所小学,也是大变了模样。流经吴县的京杭大运河里,依然船来船往,岸两边的风景却已经旧貌换新颜。
西山民居在镜头里从一小片到密密麻麻
城市在发展,吴县变成了吴县市,又变成了吴中区。高楼大厦变多了,建筑越来越洋气了。单看东吴北路的前后对比照就知道,从视觉感受上,颜色亮了,早期镜头里面的建筑只有白色的墙体,后来建筑物时兴用闪耀的玻璃立面,立马就了国际范儿的即视感。从高度感觉上,苏美中心,新苏国际,中润苏州中心……高层建筑物不断出现,吴中的高度不断被刷新。一些设计感十足的建筑也冒出了头,公共文化中心的椭圆形巨蛋,别有设计感的丽丰购物中心等等。
以前的吴县市“新城区”,如今的吴中区“新城区”
多年来绿色不曾减少,你看环太湖观光路在镜头里一大片绿意盎然,太湖绿堤两边,一边是青山,一边是绿水,满目负氧离子,当年在镜头里,西山的民居是青山包裹里的一小片粉墙黛瓦,如今的镜头里,绿色包裹里的民居密密麻麻,散发着田园人家的烟火气,被一层柔和的暮光笼罩着,更添一些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