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医英语课程是中医药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必开科目,是体现专业方向的主干课程,该课程自开设以来已有近二十载,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在有了全國性专业考试体系的敦促下,定会有更快更好的发展,本文以中医英语水平考试为依托,尝试分析中医英语课程教学中应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规范化中医英语课程教学,以此促进中医药外向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中医英语;水平考试;教学
【作者简介】史文君(1983.8-),女,汉族,陕西咸阳人,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及医学英语教学及翻译。
【基金项目】陕西中医药大学课程综合改革项目《中医英语》。
概况
自全国第一个中医药类院校开办中医药方向英语本科专业起,近二十年已飘忽而过,纵观现在全国中医药专门院校英语专业的办学情况来看,基本呈现了体系化、规模化,但整体的发展水平并不高;因为高校英语专业的办学要求,中医药类院校英语专业的具体培养方向只能从开设课程上来体现,准确来讲,就是从《中医英语》课程的开设情况来具体分析了。
一、中医英语水平考试
和大部分英语类水平考试类似,该考试也是从听力理解、词汇术语、阅读理解、翻译和写作五部分来进行考核。听力理解的内容以临床谈话、医学主题讲座等医学内容为主,由单句理解、短文理解和填空式听写这三部分组成;词汇术语部分有考试大纲,由句子填空和中医术语汉译英两部分组成;阅读理解包括快速阅读和深度阅读,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书面信息的能力;翻译部分包括英译汉西医句子翻译和汉译英中医段落翻译,测试考生双语转换能力;写作部分测试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选用医学人文、科普等方面的文章,要求考生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对原文信息进行概括和总结。
二、中医英语水平考试对《中医英语》课程的启发
为了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解答学生的疑问,本人尝试在以往的教学中也尝试过任务型教学法、PBL教学法,也试图引入大量课外阅读和翻译训练来扩充有限的课堂教学和教材内容,但在中医英语术语国际标准命名还不太统一和确立的当下,我很难做到仅凭课本就让学生信服,也不想大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变成了低幼化的死记硬背。自中医英语水平考试实施以来,为了对学生的中医英语水平有个相对客观的把控,更为学生获取相应的证书,在毕业时有更多更好的就业选择,更为学生有个明确的奋斗目标,在学习中更有动力,本人一直以来都在鼓励学生报考中医英语水平考试,也是希望会利用准备考试的过程来补偿教学中遗漏、纠正失误。
从考试的试卷结构中,我们不难看出,阅读依然是各大英语考试的重点,分值高、题型多样、时间占比重,虽然阅读的内容以中西医内容为背景,但基本样式和技巧还是和一般英语考试没有大的差别,而且,仅就试做样题的经验来看,阅读题的难度反而不大,如果掌握了足够多的医学及普通词汇,对身经百战的中国学生来说,得分率应该只是平时练习的多与少的问题。面对中医英语教学中地道英文阅读材料相对匮乏的情况,我要求学生将目前市面上我搜集到的所有英文撰写的中医类相关书籍、教材、刊物的文章进行阅读,有题做题,无题自设题目,尽量加大学生的阅读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原文输入。另外,在阅读过程中,我会建议学生尝试收集各版本中医术语的英文表达,进行译文对比分析,在阅读的同时,既提高术语认知,又能激发学生的分辨力。其次,与四六级等英语考试一样,翻译题的占比近几年来越来越高,中医英语水平考试也不例外。中医英语术语专门用途英语,这就决定了学习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医学类文献的阅读和翻译,因而,翻译在中医英语类考试中显得更为重要。对于翻译题的准备,自然离不开术语的掌握和句式结构、表达习惯的分析,我会为学生准备大量的翻译材料,少量作为课堂练习,大部分作为拓展,利用微信群在课余时间展开,大家会将自己的翻译发表在群上,大家相互比较,讨论分析孰优孰劣,在翻译的同时也较好地兼顾了术语,目前来看,效果良好。
虽然我校开设有医学英语听力课程,我们教学中也进行了大量的训练,但这并不妨碍听力这一项目依然稳稳地成为学生们的头号弱势项目的事实。为了提高听力水平,自不可少了大量常规训练,此外,我还要求学生们将用作训练的翻译及阅读内容单独及彼此朗读,一读一译,以上训练都要发在群中,学生间互做点评,以此监督鼓励。
三、结束语
本文仅以本人中医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结合中医英语水平考试的尝试为例,一为自检自查,二为提供借鉴,为培养更多的中医药外向型人才,为祖国医药更快更好地走向世界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丁年青.中医英语水平考试大纲(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6.
[2]李照国.中医英语(第二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