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荣
数字时代为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向我们展示了无限的可能与更加美丽的未来。不断更新的是我们手中的电子设备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永远不变的是促师生发展、生命绽放和幸福人生的教育情怀!因为,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会重来。
始建于1954年的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现为一校三址,1960名学生和156位教职员工。根据“立足师生发展,奠基美好人生”的办学理念,学校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按照“明確意义、完善机制、深化应用、服务发展”的原则扎实推进工作。
明确意义,建立常态机制
教育信息化对于国家发展和师生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信息化建设,突出“五个更好”:更好地服务立德树人,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地服务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更好地推动干部教师教育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更好地支撑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推动形成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与教育服务供给方式,提升学校现代化办学水平。
学校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开展多种形式的网络教育和培训,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师生媒介素养。学校建立了“定期培训制度、每月例会制度、实验记录制度、分层管理制度”等常态管理机制,保障信息化工作扎实推进。
深化应用,服务发展
1.立足常态课堂,服务教与学方式变革
在朝阳教委的支持下,学校承担了北京市“利用手持移动终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课题,以实现学生主动学习、高效学习为目标,深入探索“微课视频”和“即时反馈”功能在不同学科、不同课型教学中的运用规律。我们将微课视频分为“卡通动漫类”“教师示范类”“纪实风光类”“角色扮演类”“师生互动类”等类型。
“卡通动漫类”特别适合将抽象的原理、数学公式、语法等知识,或历史场景、历史故事等已经无迹可寻的事物,进行形象化的演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示范类”指的是,教师通过视频、演示绘画技法、体育动作要领或实验操作流程等,特别具有形象、直观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随时暂停、快进快放、反复观看,使学生在练习时,就像有了私人教练一样方便。
“纪实风光类”视频,指的是从已有的影视纪录片作品中,根据教学需要截取所需的片段重新编辑加工,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解决生活范围狭窄、直接经验有限的问题,用生动、形象的方式拓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更好的实现学习目标;“角色扮演类”视频指的是根据学习目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由学生在视频中表演如何将学习内容还原到现实生活中,帮助学生在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间建立联系,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以致用;“师生互动类”视频则是模拟课堂场景,师生在视频中展示学习过程,这类视频特别适合学生在课下自学,是课堂教学的有效延展。
我们将微课与互动教学反馈平台配合使用,不仅效率高,而且每一个数据、每一项指标都会被记录、存储,既极为精确,又能够形成大数据资源;另外,在传统教学中比较匮乏的生生互动,在网络互动教学平台上得到了解决。
除此以外,教师还恰当应用VR技术激发学生兴趣、解决教学难点,比如,在学习品德与社会《人类生存的家园》一课时,利用VR虚拟现实的资源,不但可以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太空当中,还可以任意走近八大行星,把那里的环境与地球的环境进行对比,分析其它行星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原因。让学生在模拟体验中开展探究,更形象直观,激发兴趣,易于理解,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校大力推进“名师课堂”建设,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同时也强化“用在必要时”和“用在关键处”的效率意识,使信息化为高效课堂提供真正的支撑服务!
2.立足多彩课程,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和个性培养
除常态课堂教学外,学校还通过建设多彩课程,提升媒介素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养成数字化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为培养创新人才打好坚实基础。
首先,形成特色校本课程。学校与中国传媒大学深度合作,形成《小学生媒介素养》系列校本课程,包括面向中年级的《推开数字化学习之门》《认识媒介家族》《畅游网络海洋》《学习的好帮手》《寻找幻灯片高手》《我的守则我做主》;面向高年级学生的课《我的新闻我来做》《玩转广告》《我的大动画》《一起制作电视剧》等课程;还有《微电影拍摄》《少儿互动媒体艺术》等特色课程,帮助学生认识当今时代网络及各种媒介的特点,提升学生积极正确运用数字化媒介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健康使用媒介的习惯,系统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其次,建设跨学科融合课程。通过对新中高考政策的深入学习,我校开始深入探索“基于项目的由技术支撑的以培养学生社会技能为重要目标的跨学科融合课(TIPS)”。这种崭新的课程形态,尝试打破原有的教学时间、空间安排,及教师组织管理架构,创造新的教学流程。学校通过专家示范、教师观摩;教师实践、专家点评;循环往复、逐渐深入的方式推进。在教师培训方面,既有项目组专家讲座,更有Eddie博士的专家示范课。使教师们立足国际视野,更加形象的感受到传统模式与新模式的不同,感受到信息技术在融合课程中的正确应用和重要作用。
作为朝阳区学习科学基地校,我校在中芬项目学习交流研讨会上展示的五年级的“中国美食地图”融合课得到中外专家的好评。课堂上,学生借助编程等多种方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美食地图项目成果,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合作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信息加工与辨别能力的提升。基于项目的由技术支撑的跨学科融合课,突破了学科教学的边界,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丰富了学校的教学样态,促进了师生的实际获得。
3.推进STEAM课程,培养面向未来的小创客
2016年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校目前建设的创客空间占地面积100m2。内有PCB电路板制版机、激光雕刻机、3D打印机、基础电子套件等多样化器材,还有Scratch、S4A、3D One等多种软件平台,我校开展的STEAM课程群如上图。
在推进STEAM课程中,学校许多小创客的作品频频获奖,《智能语音小药柜》荣获2016年北京市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开锁大师》荣获北京市第十七届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一等奖;《机动车驾驶员驾驶行为监管器》荣获第38届北京青少年创新大赛一等奖,并代表北京入围今年全国第33届青少年创新大赛;《智能胰岛素药液冷热控温储藏器》荣获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一等奖;STEAM教育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的科学态度和方法、培养了具有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小创客。
4.强化共建共享,拓展育人全过程
学校融合网络学习空间创新教学模式、学习模式、教研模式和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模式。我们组织教师应用网络开展资源共享、网络研修、指导学生学习、家校互动;教师指导学生应用网络进行预习、作业、自测、拓展阅读、作品展示等学习活动,养成自主管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校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学校教育理念、学校活动和办学成绩,鼓励家长应用网络与学校、教师便捷沟通、互动,拓展育人全过程。
学校承办了多次市级现场会与教育同行交流研究成果。2013年我校成功召开了北京市“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机制与实验研究”研讨会;2014年,我校承办了“基于手持移动终端云学习方式”市级研讨会;2015年,在北京市教委“利用社会资源丰富中小学校外实践活动”研讨会上,展示了我校混合式学习课程的研究成果;2016年,我校承办了“基于核心素养的穿越边界的课程深度构建”市级研讨会;2016年,我校召开了“京版电子教材教学研究”研讨会。这些研讨,不仅推进了学校的课题研究、助力了教师成长,也促进了与同行的交流和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