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水源
2018年的夏天,除了天气炎热之外,还有一部电视剧强势霸屏,攻陷热搜,之后还持续高热,它就是收视与口碑齐飞的《延禧攻略》。
暂且不说剧情如何,单是考究用心的清宫布景,古典素雅的高级色调,如诗如画的中国风构图,就足以让观众美哭了。更让人惊讶的是,剧中隐藏着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到服装、小到饰品,都是清王朝该有的样子。整体的服装、化妆、道具,融入刺绣、缂丝、绒花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且把昆曲等国粹也加入剧情之中。说起刺绣,就连剧中最普通的宫女服,都用了多种不同的繡法,如传统的京绣、宫廷绣,到缂丝、手推绣、打籽绣、盘金绣。在经验丰富的老绣工的手下,一件古代服饰,便是一段可观可感可触摸的历史。
剧中专业缂丝工艺,高度还原了2000多年前的历史,绣坊里的织布机、缂丝机、刺绣的架子都是货真价实的,走进绣坊仿佛就回到了那个年代。2006年,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了更好地展示素有“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称的宫廷缂丝手艺,剧组甚至请来了苏州缂丝织造技艺传承人顾建东先生作为指导。宋春丽饰演的太后其手中所握扇子,是仿制了清朝沙面贴绢仙鹤桃树图团扇,谭卓饰演的高贵妃其手中所握扇子,则仿制了清代红色缂丝乌木雕花柄团扇。
秦岚扮演的富察皇后一直崇尚节俭,她通常“以通草绒花为饰,不御珠翠”,后宫纷纷效仿,都是两把头加绒花的标准扮相,十分贴近史实。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绒花,其谐音“荣华”,寓意吉祥如意,是南京传统手工艺品,又被称为“发髻上的南京”。这绒花不大,但制作手法十分特殊,要先用蚕丝染色成绒,再用钢丝勾条,直到现在都只能纯靠手工制作。2006年,绒花被江苏省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剧中的绒花头饰,正是绒花工艺大师、“南京最后的绒花匠人”赵树宪,参照故宫博物院馆藏实物手工所制。匠人匠心,不仅还原了历史,还惊艳了时光。
谭卓饰演的高贵妃,虽然平时盛气凌人,但是唱起《贵妃醉酒》时,华丽婉转,袅娜情深。600多年前,昆曲兴于江南,盛于文人雅士之间。乾隆时期,昆曲尤为鼎盛,一度成为“百戏之祖”。然而,曾经如此辉煌的歌剧魅影,谁也没料到后来会跌入衰败没落的惨境。2006年,昆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拯救昆曲的队伍。
除了高唱昆曲外,还有一个经典的场面,便是高贵妃献给太后的那场动人心魄的“火树银花”。这是一种流传于河北蔚县的古老社火,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是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匠们用熔化成1600多摄氏度的铁水,泼洒到坚硬冰冷的城墙上,一瞬间天崩地裂,整个城墙像炸开一样,璀璨夺目。“打树花”第一次进入影视作品,负责这场戏的表演匠人们,大多都已年过花甲,却还是不辞辛苦,不远万里赶来参与拍摄,只为能够把文化传承下来。
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非常多,但非遗保护之路任重而道远。正如制片人于正希望通过这部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视作品,让观众真正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伟大和美学,更希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