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朋友圈的“友情陷阱”
——微信朋友圈骗局预警指南

2018-10-25 05:16吴限
中国信用 2018年10期
关键词:骗局好友个人信息

◎文/本刊记者 吴限

不久前,一条“识别二维码免费领取智能手环”的信息“火遍”朋友圈,消息称仅需支付邮费就可以免费获得某知名品牌运动手环。这样的好事,是真的吗?中秋节刚过,央视财经频道《第一时间》就对此事做出报道,嫌疑人顾某利用这一套路骗取了上百万人。最后,警方抓获涉案嫌疑人658人,涉案金额高达8000万余元。

随着微信使用越来越普遍,在给人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始料未及的“陷阱”。我们应如何防范朋友圈里的潜在风险?如何有效避免落入圈套?本文通过梳理相关资料,提出防范微信诈骗的相关措施,净化“朋友圈”环境,筑牢“网络”防线。

【话现象】“朋友圈”变“坑友圈”

转发送好礼,点赞奖手机……在网络骗局不断被揭穿的今天,相信很多人看到这类信息都会保持警惕。但当同样的信息来自朋友圈且有好友称其为“真实”的时候,不少人会因此放松警惕,从而上当受骗。

“说是转发朋友圈就送好礼,而且已经有朋友亲身验证,证明是真的,没想到活动竟是骗人的。”近日,青岛市民马先生在刷微信朋友圈时看到,有人发布消息说,加活动微信并转发就能免费领取一套名牌服装。这位朋友在朋友圈中还表示“是真的,已经收货!”,朋友的话让马先生有些心动。

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和对免费“好礼”的期待,马先生随后点开网页,按照相应的提示内容添加了微信号并分享到了朋友圈,并且写上“是真的,已经收货!”。完成了这些操作后,马先生截图告知对方并索要礼品,“对方说,衣服是免费送的,但需要先支付30元邮费。”虽然觉得快递费有些贵,可想到能免费获得一套名牌服装,马先生还是将邮费用微信红包的方式发给了对方。一周后,虽然收到包裹,却不是名牌,只有一件没法穿的劣质服装,打上假的商标。马先生十分气愤失望,马上找对方质问,却发现自己早就被对方拉黑。后来向朋友打听才得知自己上了当,“都是假的,他们就是想骗取邮费,已经有好些人上当了。 ”

同样因为轻信朋友而误入骗局的,还有合肥市民刘女士。刘女士的好友在朋友圈里发了一条链接,邀请大家帮忙为一款标价2000多元的名牌手机砍价。每增加一次砍价的点击,手机售价可随机予以不定额减免,如果砍价的人多,甚至可以免费拿到手机。这位好友还告诉刘女士,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这个活动,只要在朋友圈内转发该链接,就可以邀请朋友来帮自己砍价。

听了好友的介绍,刘女士和丈夫几乎没有犹豫,就分别在各自的朋友圈内发布了该链接,在帮好友砍价的同时,他们也专门邀请了多位好友帮自己砍价,“我们花了好大劲,找了很多朋友帮忙!”按照领取要求,刘女士在一个页面内输入了姓名、电话和住址等真实信息。可等了几个月,免费手机没拿到,却隔三岔五接到推销电话。这次经历让刘女士后悔不已。

“快来给我点赞!集齐100个赞可以享受3折优惠” “就剩8票了,够铁的给我转朋友圈拉票吧!”……打开手机,首先映入眼帘的可能不是亲人的关心或是朋友的问候,而是这些点赞、拉票的请求。很多情况下,碍于面子,人们都会“勉为其难”而行“举手之劳”,然而,当拇指在微信页面轻轻一点的瞬间,一场骗局可能就悄悄开始了。

“这类活动很可能只是骗子行骗的一种手段。”合肥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朋友圈里经常会有各类“点赞”或者赠送的活动,通过承诺提供一定价值的“奖品”,来提出各种“投票、点赞、转发”的请求。活动方往往要求填写个人的真实姓名、电话、住址等私人信息,或者直接让用户付钱,而当用户真的收到“奖品”时,才发现不仅收到了毫无价值的奖励,还泄露了自己的个人信息,有的甚至承受了经济损失。

【揭面纱】“技术”也能变“骗术”

随着各类新媒体越来越多地渗入到人们生活中,现代媒介技术越来越多地为人们的社交、出行、购物、理财等带来便利。然而,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模式下,“新技术”也成为骗子手中不断“升级”的工具,花式欺诈套路重重。

——扫码得免费礼物?

作为身份识别、购物支付的便利工具,很多手机用户已经养成了“凡事都要扫一扫”的习惯,这就为诈骗分子实施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首先,让用户扫码加好友,然后,让用户留下地址等待收取免费礼物。诈骗团伙会以“货到付款”的方式寄出成本极低的假冒伪劣产品,且由用户承担运费。此外,还有一些诈骗者以奖品为诱饵,向手机用户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一旦用户扫过二维码且按照页面提示操作后,木马病毒就会盗取用户的账号、密码等信息。

——快递公司人员加微信?

近日,朋友圈流传出骗子冒充快递公司进行诈骗的消息,骗子会把微信头像和昵称均改为快递公司的标志和名称,以弄丢快递要退款为由理,加受害人微信好友,然后再通过木马链接、二维码等多种手段进行诈骗,以此窃取个人信息与钱财。

——微信二次实名认证?

有部分网友在微信上收到一条“微信二次实名认证”的提醒。消息称:“根据网络刑法明文规定,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由于您的微信账户尚未二次实名认证,即将冻结账号,请点击下面链接重新认证……”据了解,这是冒充微信官方发送非法链接的诈骗套路,点进链接后,手机可能感染病毒从而泄露个人信息。

——绑定亲属卡?

今年6月下旬,腾讯110举报中心接到多个用户举报称,不法分子仿冒腾讯客服利用亲属卡功能实施诈骗。据悉,亲属卡是微信的新功能,用户可自行设置绑定对象,设定成功后,绑定对象的消费资金将自动从绑定者的支付账户扣除。不法分子一般会伪装成腾讯客服,引导用户绑定亲属卡,用户按照骗子的引导进行操作,随后银行卡上的钱就会被刷走。

——突然被拉进陌生群?

7月初,上海奉贤警方破获一起以“炒黄金”为名的诈骗案件,在犯罪分子提供的虚假网络黄金交易平台,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被害人夏女士先后被骗100多万元。夏女士介绍,因为自己炒股票,莫名被拉入一个股票微信群,群主推荐大家炒黄金。犯罪嫌疑人坦言:“群里面有50几个人,其他人就是小号,被害人就一个人,群里面就只有她。”“诈骗群”目的就是造成假象,鼓动被害人大金额投资。等到被害人大金额转账后,这个群就立即解散,销声匿迹。

——帮忙代购几次就可靠?

今年5月初,上海杨浦公安分局新江湾城派出所破获一起微信代购诈骗案。据犯罪嫌疑人许某交代,2017年初,他在网上认识了张女士,并成功帮张女士代购了几次。2017年10月,张女士需要购买一款价值一万元的名牌包,许某因一时买不到货,又觊觎钱款,于是就在收钱后与张女士失去联系。

——好友索要手机验证信息?

年初,宋女士接到一个朋友的微信称,手机刷机后通讯录里手机号码都没有了。宋女士发送了号码后,对方称自己刷机后登录微信需要好友的验证,让宋女士把收到的验证码发过去。随后一个以151开头的手机号码发过来验证码,宋女士立即有所警觉,给朋友打电话后得知,朋友的微信被盗了。

——莫名领红包?

8月初,太原市民李女士在微信上收到一个“红包”,其外观与正常的微信红包没有什么不同。“因为时常收到朋友发来的红包,我也就没多想,直接点开了。”据李女士介绍,自己点开的这个“红包”有点特殊,点击进入后不是显示领取的金额,而是一个需要填写个人信息的页面。为了尽快领到红包,李女士按照页面的要求填写了个人信息。此后,她又按照页面的要求填写了微信钱包的支付密码。然而,让李女士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微信钱包内的几百元钱立刻被转走了。微信红包作为新媒体带来的新生事物,也频繁成为诈骗案件的“作案工具”。许多骗子制作假红包链接,诱导用户输入姓名、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等信息,从而盗刷了用户的银行账户。

【究原因】“侥幸”心理变“不幸”

其实,骗局的设计往往并不是很高明,之所以得逞,很大程度上源于受众的盲目及“配合”,以致于陷入“陷阱”。

一方面,骗局利用了人性的贪婪,比如,“免费”的字眼很诱人,一旦把持不住极容易蒙圈入套;从受骗者的经历来看,除了出于对朋友的信任之外,大多数受骗者还出于能够免费获得“优惠商品”“奖品”等侥幸心理,从而误入骗局。他们看到自己的朋友在朋友圈转发相关信息,在没有或无法核实信息真伪的情况下,就轻率地相信获奖信息,并且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把更多无辜的朋友拉进骗局,使自己沦为网络骗局的“帮凶”。

“微信属于熟人社交工具,朋友圈的内容也只有好友才能看见,彼此之间有一定了解或者存在很强的信任关系,导致通过这类熟人社交平台发布的不良信息,具有更大的欺骗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院长助理周兴国表示,不是朋友、好友,就不能看到对方发出的信息,朋友圈的这种半封闭特性被不法分子利用,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诈骗手段。

“在我分析看来,朋友圈内的骗局主要目的有3个,骗关注、骗钱和骗公民个人信息。”合肥市公安局吴警官表示,各类微信朋友圈骗局中,最主要的形式有代购诈骗、二维码诈骗、盗号诈骗、假微信公众号诈骗,以及点赞诈骗。其中,利用点赞诈骗的案件最多,该骗局往往是“集满多少个‘赞’就可获礼品或优惠”,等参与者集满“赞”去兑换时,发现拿到手的奖励严重缩水;还有一类点赞诈骗,商家发布点赞信息却不透露具体位置,而是要求参与者将自己的电话和姓名发到微信平台,目的是套取更多的真实个人信息。

业内人士分析,朋友圈诈骗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方法简单,容易得逞。实施诈骗不需要有高超的技术,只要会聊天,会发红包,就可以实施诈骗。二是成本低廉,传播迅速。实施诈骗不需要太大的资金、人力、物力投入,只需要有一个申请一个账号就可以,然后向网民群发诈骗信息,一瞬间就能传到各个角落。三是形式复杂,渗透性强。网络虚拟空间里的人、财、物流动与现实社会活动既相联系又相互独立,造成网络诈骗渗透性强,形式复杂。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可伪装性极高,造成网络诈骗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

【论风险】“防人”也要“防己”

当今,以快捷灵活方便见长的微信,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社交的必用工具:扫二维码、建微信群,微信已经融入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在微信如此普及的情况下,各类微信诈骗造成的后果之一就是泄露用户隐私。

近年来,个人信息与隐私泄漏事件频发,与之相关的电信和网络犯罪行为也成为社会的一大顽疾。今年国家网络宣传周期间发布的《2018年网民网络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报告》显示,过半网民认为在购物、社交聊天时,个人信息泄露风险更大;近四成网民认为手机APP、搜索信息对个人信息保护不够安全;三成以上网民认为利用云盘存储、投资理财不够安全。

专家认为,“防人”意识不可或缺。对于现在微信中的各种领奖品活动,首先一定要确认是否由正规商家举办。

在需要填写银行卡号、各类账号等个人信息时,要保持警惕,谨慎对待。而对来源未知的链接、软件、二维码等更要慎点或扫描,从而避免手机被植入木马程序,导致银行账号、密码等信息被盗。而一旦发现被骗,则应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提供骗子的账号和联系电话及自己转账时的银行账号等详细情况,以便公安机关侦查破案。

为防止受骗,微信的个人隐私安全十分重要,需要牢牢记住以下几点。

一是不随便添加好友。利用微信窃密和获取个人隐私,被莫名其妙地加为微信好友,这其中就有很多的“猫腻”。有人对你的摇一摇,扫一扫,其实可能别有用心,说不定就是想窃取扫码者的个人隐私,因此不要轻易加陌生人为朋友。

二是不随便进微信群。微信群是个人隐私泄露的常见渠道。一些别有用心的微信群主常常发一些诱惑性强的链接,或者通过群加好友已进行欺诈。

三是不随便分享。有人喜欢把从朋友圈得到的信息分享或发送给其他朋友,这并非没有风险。里面设置的一些授权、互动可能无形中就可能泄露了自己的隐私。

在“防人”的同时,用户也要注意“防己”。面对网络上的各类“诱饵”,网友应该牢筑自身的心理防线。要记住,无论奖品多么诱人,互动多么有趣,在决定参与之前一定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谨慎提交涉及自身的各类图片和身份信息。

那么微信朋友圈里的骗局要如何提防?

第一,切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轻信看似回报丰厚的集赞、砍价等活动,对此类信息要仔细查证咨询,辨别真伪。微信集赞很多时候会发生收到的实际福利与承诺不相符,甚至不兑现或导致更多消费;另一种是通过贩卖集赞活动索要的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谋利。

第二,讲义气前先冷静。当有好友通过微信向你借钱时,请不要马上极其讲义气地打钱过去。冷静一下,先和朋友沟通确认。

第三,及时核查添加的陌生人、陌生群的信息。对突然被拉进的陌生微信群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轻信群内的链接、福利、投资信息等内容。

第四,不随意点击链接内容。需要警惕以短信或个人帐号形式发送的各种链接,在确认属实前不要点开,往往链接会携带病毒从而窃取个人信息或者账号。

第五,不要轻易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自己的个人信息如姓名、生日、手机号等不要轻易透露,往往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第六,不要随便扫描二维码。有些诈骗犯会以商品为诱饵,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二维码。只要扫了这个二维码,个人信息就可能落到对方手中。

第七,不要轻信“代购”。在朋友圈中,一定会有代购的存在,有些骗子就利用“代购热潮”进行诈骗。网友在付款后,骗子往往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了,要加缴关税”等理由推脱,最后,货和钱也就“打水漂”了。

第八,陌生网友莫轻信。微信的“摇一摇”和“附近的人”等功能,也会为一些不法分子提供途径。骗子以此跟陌生人搭讪,骗取信任,再以各种理由诱人上当。

【强治理】筑牢“防线”净化“网络”

朋友圈里潜藏诈骗信息,甚至沦为“坑友圈”,相关部门如何监管,普通用户又该怎样应对?

“发布、转发不良信息的行为存在法律风险。 ”北京盈科(合肥)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智圆认为,通过微信发布虚假信息,或者售假行为情节严重,可能会构成犯罪。李智圆指出,打击朋友圈内的欺诈行为,需要微信服务商建立和完善侵权投诉、违法行为举报机制,尤其要与工商、公安、版权执法部门合作,建立售假和违法行为监测系统。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必须严打通过社交网络进行的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净化网络空间。

“对于朋友圈里各种转发、投票、点赞的活动,应当提高警惕。合肥市公安局警官表示,面对网络种种诱惑,网友应当有一个良好的心态,牢筑自身心理防线,以免“贪小便宜吃大亏”。网友在参与朋友圈发起的各类活动之前,最好能够拨打信息发布或转发者的电话查证信息真伪,或实地查看验证。同时,对朋友圈里的各类“拉票”“点赞”等活动,尽量不参与、不转发,从而避免上当受骗、坑害朋友。此外,还要多学习金融及法律相关知识,这些都是抵制骗局的有力武器。目前,微信已拥有几亿多用户,庞大的使用规模带来了监管难题。 “朋友圈里每天都会有各种信息的发布和转发,因为微信用户并非全部实名且涉及互联网,在对类似案件进行调查时,警方的取证难度大,办案成本高,所以比较棘手。”对于警方而言,一方面应加大对相关案件的打击力度,以净化社会环境;另一方面应联合金融等部门做好相关知识的普及,教会公众防骗的基本常识,以提高全民的防范能力。

近年来,工信部在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指导下,强化行业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近日,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电信诈骗治理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工信部将持续加强电信诈骗源头和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大电信诈骗整治力度。

据统计,截至目前,防范打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重点业务整治得以加强,关停违规语音专线6.1万条,“400”涉案号码从2016年月均700余个下降至目前的个位数,用户举报和公安通报封停号码总量与2017年同比分别下降55%、66%。技术防范得以强化,全面建设完成覆盖国际口和省口的诈骗电话技术防范系统,日均处置诈骗电话400多万次,累计3.39亿次。组织电信和互联网企业开展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检查,对国内应用商店8万款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加大网络数据和个人信息过度收集、泄露或滥用等问题核查力度,对问题企业进行约谈并督促整改。密切与公安等相关部门联动,及时劝阻受害用户36.9万人,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2亿余元。

据工信部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专项整治工作的持续深入,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个人信息泄露已成为信息诈骗的根源,诈骗分子利用各行业的漏洞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情况日益突出;新骗局层出不穷,攻防博弈日趋激烈。

下一步,工信部还将加强通讯信息诈骗源头治理、综合治理,进一步督促企业建立完善防范打击通讯信息诈骗责任体系和强化督查、定期检查等工作举措,加大技术监测和处置力度,并强化各部门间协同联动,完善与网信、公安等部门各项工作机制,推动形成协同共治的工作格局。

万物互联时代,虚拟空间与现实世界深度融合,网络安全边界变得逐渐模糊,各类已知和未知的安全威胁正在不断涌现。如今,以微信为代表新媒体已经成为“第五大空间”。我们要防范新技术带来的新安全隐患,也要加强信息的自我保护意识,筑牢网络“防线”,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黑名单】

工信部发布2018年检测发现问题的应用软件名单

猜你喜欢
骗局好友个人信息
如何保护劳动者的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保护进入“法时代”
别被骗局牢牢关住!
转盘骗局
警惕个人信息泄露
那些永不过时的“骗局”
属羊
删除好友
骗局
个人信息保护等6项通信行业标准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