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小晴
近二三十年来,在西方文化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书法的传承发展受到了很大影响。科技越是发达,信息越是流通,对中国书法的冲击力就越大。现代人用电脑、手机通讯,几乎不写信,过去用毛笔、钢笔写信的传统基本上失传了。书法的实用功能逐渐丧失,开始朝艺术化方面发展,改革开放以后更是大踏步走向商品社会。当下很多人受功利诱惑静不下心来研究传统,走歪门邪道,媒体又喜欢猎奇,而真正经典的、传统的东西反而得不到传播,导致大众渐渐失去了书法审美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跟书法打了五六十年交道的人来说,我感到身上背负了一种责任感,特别想把中国传统的、经典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传下去,让年轻人有一种“文化自信”。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中很有代表性的东西。相比西方文字,中国文字更具丰富的表现力。书法虽然是个小道,但它和中国哲学体系是完全联系在一起的,它体现了我们中国人的智慧。作为一个从事书法创作教学的人,我就要研究怎么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书法是博大精深的,要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觉得要抓住四样东西。
第一个是抓住“形”。古人提倡学习字形要学得像,模仿要像,从字形当中来求笔法。比如这个点叫栗子点,这个点叫杏仁点,横的头要方的,当中要提起来,这些视觉层面的“形”要把握好。
第二个是抓住“法”。“法”就是笔墨技巧,是书法艺术具有个性的方法。我们中国书法以“法”字来相叙,中国人叫书法,日本人叫书道,这个肯定是有道理的。比如说“永字八法”“大字结构三十六法”“大字结构九十二法”,这些都是研究结构的规律。笔法中有中锋和侧锋、方笔和圆笔、藏锋和露锋,还有墨法研究,章法布局研究,这些都是“法”的内容。
第三个是“理”。“理”是书法艺术中具有共性的客观规律。不管你写什么书体,写什么风格、流派,都必须循理。理通了,一通百通,所以这个“理”比“法”更上一层楼。比如,写字要有力度,要刚柔相济,要力透纸背;写字骨和肉要相称,肥的字要肥而有骨,瘦的字要瘦得有肉。再比如写字要有气、有势,点划和点画之间叫笔势,字与字之间的关系叫行气,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叫章法布局,要一气呵成,气始终贯穿在里面,这个气就是中国书法美学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再举一个例子,写字要有节奏,节奏就是韵,不管你写什么风格,都要有节奏,该慢的时候慢,该快的时候快,抑扬顿挫,节奏一来,气韵就生动了。这些都是书法艺术中共性的东西。
刘小晴 韩愈《师说》 34×73cm 纸本 2015年
最后上升到“道”的境界。“道”是什么?是自然,道法自然。按照美学说法艺术是第二自然,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道。这四个步骤是指导学生一辈子研究的道路。
这里面还涉及,一个艺术家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不断地自我否定,要遵循自然界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不断超越自己。比如说,初学书法先求平正,到了平正以后,勿追险峻,险峻就是姿态,到了险峻以后还要复归平正,这个平正和第一个平正完全不一样,达到一个质的飞跃。初学书法先是很陌生,一定要求熟,心不厌精,手不忘熟。心手精熟就好了,但是熟过头了又不行了,还要熟中求生,这时候在熟练的基础上,这个熟有的是圆熟,有的是精熟,有的是腐熟,有的是烂熟,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不断重复自己习气的东西就叫腐熟。开始的时候要约,你盯着一本字帖写,不要东写写,西写写,你这本东西吃透了,一通百通了。通了以后再博,博采众长,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是约和博不是目的,最后还要由博返约。我一直主张一个艺术家一生的奋斗就像在建造金字塔。真正要研究书法,你的文化底蕴要深,金字塔的地基要打得扎实,包括中国的文学、诗词、音乐、美学、书学。第二个面要铺得开,正、草、篆、隶都要学,要博采众长。最后建立金字塔的塔尖,就是你的拳头产品、你的个人风格。一个艺术家不可能样样都好,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由博返约实际上是十分重要的关键的东西。你看“形、法、理、道”四个阶段里面是不是充满着否定之否定的哲学精神,不断在否定当中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中国的哲学非常了不起,书法体现了一种中庸之道。“中庸”不是绝对的当中,它可以朝左右摆动的。比如楷书正的东西容易板,要正而不板;写字要有股清气,清的东西容易薄,要清而不薄。字可以写得奇,但是要奇而不怪,怪了就俗了,再奇也不能失了法度。礼法和意趣是两个对立的方面,但是意趣必须建立在礼法的基础上。
什么是经典?在我看来王羲之等历代名家名作就是经典。尽管王羲之一个字真迹也没有留下,但他的《兰亭序》《圣教序》《孔侍中帖》《丧乱帖》却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为什么?首先因为他的字是走中庸之道,平和简静、遒丽天成,不卑不亢、不激不厉,风规自远、从容中道,刚柔相济、方圆并用,或藏或露、既雄又秀;其次他的字走自然之道,好似绝世美女,浑然天成;第三他的字变化无穷,一点俗气也没有。这些艺术观代表了我国古代最精妙的哲学、文化、艺术思想,这才是传统当中值得弘扬的东西。
刘小晴 王维《山中与裴迪秀才书》 33×33cm 纸本 2015年
历史上很多人,比如元代赵孟頫、明代文徵明、董其昌都学王羲之,可他们的风格不一样,那是因为他们对王羲之的理解和取舍不同。我小时候拜钱瘦铁先生为师,钱老师提倡“楷法晋唐,隶书秦汉”,就是说小楷要学晋的,大楷要学唐的,隶书要学秦或者汉的。那时钱老师要求我临锺繇,历史上锺繇的地位与王羲之不相上下,不过当时我不太喜欢锺繇的字,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的用意,直到后来我才慢慢体会到老师的提法是有道理的。
记得小时候去钱老师家上课,我一大早跑过去帮他磨墨,磨一上午,磨好以后,他再滴几滴防腐剂,这点墨汁就够他用一个星期了。老师上课不太讲解,他画画写字,我就在旁边看,“看”是最好的学习。不光“看”我还“抄”。钱老师家有几个大书橱,就跟我现在书房里的这个书橱差不多大,里面密密麻麻全是字帖。那时我把字帖一本一本借出来抄,特别是关于书法理论的书,抄完一本还掉再借一本。不过“文革”时,钱老师被划成右派,日子过得很苦,不得已把那些字帖都卖掉了,很可惜。所以我后来就到图书馆、书画出版社、古籍书店去抄古代书法论著,抄了足足有一箱子,我的理论功底就是那时候打下来的。
经典的东西毕竟不容易学,有很多学生学着学着就没兴趣了,所以引起学生兴趣特别重要。我的办法就是把字拆成一笔一画来讲,讲细致讲具体,给学生看大量经典碑帖,开阔他们的眼界,提高审美能力。我允许他们先“写”不好,但一定要学会“看”,能分辨书法作品的优劣,正所谓“眼高手低”,然后我再去强调书法基本功的练习。书法是手上功夫,基本的“形”要塑造好,“永字八法”是一定要过关。做老师的就应该把具体的东西教给学生,接下来就要靠学生自己去琢磨。艺术是个体劳动,学生有了兴趣,基础也打好了,自然而然会有提高。
刘小晴 司马光《真率铭》 138×69cm 纸本 2015年
刘小晴 节录罗大经《鹤林玉露》 138×69cm 纸本 2015年
刘小晴 李白《蜀道难》 138×69cm 纸本 2015年
刘小晴 刘禹锡《陋室铭》 138×69cm 纸本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