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复译即指本是用外语写就的著作,之后又用原著作者的母语翻译成译著的行为。复译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和独一无二的吸引力与趣味性。这样一来,译著才会适合国内读者进行阅读,就像由本国作者创作的原著作品一样。译者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复译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归化翻译策略。由于中国读者期望阅读一部像原著的译著,那么译者在复译过程中就不应该加入个人主观性,也不能展示他的个性特征和翻译痕迹。译者应该尽其最大努力达成对原著的“零翻译”。因此,复译中译者的文化认同包括两个方面:对原著的加工与在读者面前成为“隐形人”。
关键词:复译;归化翻译策略;零翻译;隐形人
1 复译简介
“复译即指本是用外语写就的著作,之后又用原著作者的母语翻译成译著的行为。①”复译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和独一无二的吸引力与趣味性。这样一来,译著才会适合国内读者进行阅读,就像由本国作者创作的原著作品一样。译者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在复译的过程中通常会使用归化翻译策略。在进行复译翻译时,译者应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以一种全面而又有效的方式,用原语言去再现原文化。相对而言,复译的行为旨在向外语国家介绍国内文化,因此译者使用归化翻译策略就有助于重建原著的风格与特色,以此来满足本国读者的阅读需求。只有当本国读者感觉自己像是在读一本原著时,复译的目的才得以充分实现。
大量有关外国文化的外国著作经過翻译传入我国,但是复译译著的数量却很少。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复译就没有普通的英译汉重要。一些著名的中国作家与译者,像林语堂和钱钟书都用精美和熟练的英语创作出了很多有影响力的著作,他们为外国读者展现了中国文化,促进了中西方世界的跨文化交流。林语堂先生有关中国的英语著作,历来被看成是最权威的向外国读者展现中国文化的范例。他的英语表达是如此娴熟细腻,甚至令外国母语读者自愧不如。中国人民当然也想要欣赏这种精华语言,所以复译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复译是英译汉的翻译过程,它不同于普通的英译汉,因为后者是指那些由外国作家写就、向中国人展现外国文化的作品。在普通的英译汉过程中,异化翻译策略与归化翻译策略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一些译者认为,译著应该保留外国特色,将外语的习惯性表达用母语翻译过来;另一些译者则认为对于国内读者群体来说,译著不应该有翻译的痕迹。复译旨在为母语读者恢复与重现国内文化,而这些是在原著中展示给西方读者的。因此,在复译过程中,译者主要使用归化翻译策略。
在复译过程中,“源语文本不再是译者翻译的唯一重要标准,它只是译者采用的众多信息来源的一种。②”译者最关心的是读者的反应,所以译者应该对源语文本的各种信息来源进行加工整理,用另一种语言传递出深层的意义,且适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普通的汉译英翻译是把外国文化用汉语翻译出来,而复译则是将中国文化用汉语翻译出来。
对语言与文化的误解会导致读者对译著的误解。在复译过程中,译者应该令其译著反映出社会文化的某种视角,对翻译过程词语的选择要了然于心,充分了解规划作品的方式,而做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读者接受译著。奈达曾经说过,译著的表达要完全自然不造作,译者也要尽其最大努力将源语文化转化为文化范畴。复译将曾经留洋在外的国内文化带回,因此在复译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大量的文化障碍。
2 复译中译者的文化认同
作者是原著的创作人,读者欣赏译著,而译者却处于一个中间人的位置,他既是原著的读者也是译著的作者。正如杨绛在解释翻译时曾说,“译者是一个奴仆,他要伺候两位主人:原著与译著的读者。”③也就是说,译者既是原著的接受者又是译著的创作者,正如下图所示:
创作者(译者)——代码信息(目标语)——接受者(表现译文)④
许钧曾说,“译者的认同既包括译者在读者与作者心中的理想位置,又包括译者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定位,同时还包括译者的不同角色与自身属性认同——即由在不同理论下形成的翻译理念所决定。”⑤因此我们能够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复译中译者的认同是随着翻译理论的进化而改变的,而且与传统的英译汉模式有着很大不同。
用复译翻译小说《京华烟云》的目的是为了重现原著的特色,将对中国物品、事情的描述翻译成汉语文字,以此来满足中国读者的阅读需求。这部小说的英语原著中存在着大量神秘而又富有深刻内涵的表述,因此只有通过将其翻译成汉语才能使世人完全理解其含义。所以,这部小说中的文化因素就是复议中的障碍,这就要求译者在理解与翻译原著时,要把读者置于中心位置。而且,译者要想翻译林语堂先生的著作,就必须具备独一无二的思想、熟练掌握英汉两种语言,并深刻理解中国与外国文化。也就是说,作为一名译者,不仅需要具备双语能力,还要具备二元文化能力。
由于中国读者期望阅读一部像原著的译著,那么译者在复译过程中就不应该加入个人主观性,也不能展示他的个性特征和翻译痕迹。译者应该尽其最大努力达成对原著的“零翻译”。因此,复译中译者的文化认同包括两个方面:对原著的加工与在读者面前成为“隐形人”。
2.1 对原著的加工
“翻译首先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只有当译者心存翻译概念时,他才能很好地完成具体的翻译,译文也会因此更加令人满意。”⑥对于复译来说,这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译者如何能够重现用英语写就的中国文化,并将它用汉语展示给中国人民。原著的作者也许会用适合外国读者阅读习惯的方式,去描述与呈现中国文化,但是译者必须要搜寻与之相对应的汉语表达语。因此,译者对原著的理解与加工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翻译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而要复译小说《京华烟云》则是难上加难。小说中所有的角色都是中国人,那么毫无疑问他们的腔调也全都是中国化的。在《京华烟云》的复译作品中,不应该出现怪异的外国腔调。林语堂先生在创作这部小说时,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本土腔调,然后才会将它们一一用英语写下来。因此,译者在阅读原著并尝试理解其内涵时,必然不会完全同意原著作者最初的写作目的。
在复译中,译者要认真考虑国内读者的反应。他要充分掌握外国语与他的母语。除此之外,他还要注意区分带有文化意义与内涵的词汇,以避免用词错误而产生文化误解。只有通过这种方式,译者才能达到翻译的标准--不仅实现内容上的忠实,还要在内涵、语言与形式上形成与原著的对等,因为表达上的对等比忠实要更重要。正如许钧所说的“创造性叛逆”一样,即似乎不太忠实于原著,对原著存在某些叛逆性变动,但却在新的文化语境与接受空间通过另一种语言令原著的意义复活再现。翻译要首先传递原著内容,其次采用一种可被读者轻松欣赏的形式。忠实即意味着对原文本的忠诚,而表达上的对等则意味着和原语言一样表达贴切。
译者为了保留原著的吸引力,在用词与表达语的选择上一定会加倍谨慎。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译者应该重点关注文化层面,特别是那些文化负载词与表达语。在对原著的加工中,译者必须要将接受者(读者)置于核心地位,并思考如何才能让接受者更好地欣赏与理解他的译著。“翻译文本的目标读者对于翻译文本的好坏只有普通的评判标准,对译文正确性的判断要根据大众读者究竟对翻译文本正确理解了多少。”⑦而且,在复译过程中,译者要考虑使用哪种翻译策略对原著进行翻译。要使国内读者觉得译著不生硬可笑,那么译者就要仔细考虑文化背景,包括生态、社会、语言、宗教和物质因素。译著应该生动展现出原著的场景与风情。
2.2 在读者面前成为“隐形人”
读者并不是以一种被动的方式接受译著,相反,他们通过阅读与批评的方式影响着译著。读者也参与进了翻译过程,且在此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读者的反应会影响到译著的进行,那么译者就应该将其置于核心位置。特别是在复译中,不应该存在翻译痕迹。钱钟书先生曾经说过,“将文本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基于语言习惯的不同,译者不应该展示出生硬的翻译痕迹,译者要重现原文本的特色,这样才能实现翻译的完美境界。”⑧
在复译中,译者要毫无疑问地接近这种“透明化翻译”的境界,这就需要译者在读者面前隐形。换句话说,读者在阅读译著时,将不会感受到他读的是一本译著。国内读者想要欣赏的无非是一本国内作者创作的没有任何翻译痕迹的国内著作而已。而且,这部著作讲述的是国内的事情、文化、习俗和传统,因此丝毫的翻译痕迹都会导致读者产生不自然甚至是生硬的感觉。
普通的对外国作品的英译汉翻译,使用异化翻译策略帮助译著读者了解外国文化并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然而,复译的读者想要阅读一部没有翻译痕迹的著作,所以译者就需要使用精纯的母语和归化翻译策略,对原著中特殊的语言表达进行加工处理。译者不应该为了追求准确性而牺牲可读性,因为准确性只能通过译著读者读懂多少来进行判断。在复译中,译者要充分展示目标语言,深层次地重建与探索原著。欧阳桢在他的透明化翻译理论中曾阐述,“完美的翻译应该是透明化的,这就意味着读者要通过译著欣赏原著,他们不应该感觉到他们所读的是一部译著。完美的翻译还应该展示原著特色。因为不同的作者有着不同的天分与自身经历,译著应该反映出这些差异和不同作者的特点,而不是译者的特点与不同。这就叫做透明化翻译。”⑨
3 總结
翻译中的文化障碍是个问题,而复议中的文化障碍尤其为甚,这也是很多译者都不曾注意到甚至从未重视的问题。很多作家都用外国语言去创作描述国内人民及其文化的作品,其目的是为了让外国读者更好地了解国内文化。然而,由于国内读者的热切期望,这些作品需要再被翻译回作者的母语语言。因此,这种翻译就被称为复译,其目的是为了再现原著的文化特色和独一无二的风情。为了实现这个目的,译者需要具备艺术才能、文化意识和足够的翻译培训。由于复译是一种再创作,译者首先应该对原著的艺术特色、风格和历史背景做到充分了解;其次,译者需要用以本土为中心的词汇和表达法对原著进行加工处理,使国内读者像欣赏一本原著那样地欣赏其译著。
注释:
①梁绿平.文学作品英汉复译中一些非语言范畴的难点[J].外国语,
1994(3):71-74.
②Nord, Christiane. 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③杨绛.失败的经验-试谈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④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
⑤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⑥苏福忠.译事余墨[M].北京:三联书店,2006.
⑦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9.
⑧钱钟书.林纾的翻译[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4.
⑨欧阳桢.翻译漫谈[M].北京:商务印刷馆,1984.
作者简介:董娌楠(1982,1-),女,籍贯:辽宁锦州,硕士,辽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