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林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规划和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建设的种类和项目也不断增加。土木工程施工显得更加重要。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于技术和方法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施工过程。但是,我国目前的土木工程施工现状都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对此,笔者就聊一聊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创新 文章编号:2095-4085(2018)05-0113-02
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相较于普通的建筑工程来说,更加繁琐和复杂,牵扯到很多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方法和技术是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同时,若是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管理,那么一些不合理的问题就会凸显,给施工带来极大的麻烦。另外,土木工程施工也会存在作业过程中跨度过大的问题,某些部分也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要求,这就给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同时,这也是不可忽略的,若是忽略了这些特殊情况,采用普通工程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建设,就会给工程带来不稳定的因素,后期还要处理、解决。这些都是土木工程施工的缺陷,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解决。
1 土木工程的特点
土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具有以下特点。
1.1 施工环境恶劣
基本上所有的土木工程施工都是在露天场所进行且面积不小,过程中容易被天气条件所影响,如施工所处的地理位置,风雪雨季等,这些外在的条件都会对工程产生一些影响,拖慢工程的整体进度,严重的还会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在开工之前,管理者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方案,做好紧急情况防护措施,有关部门也应该提供帮助[1]。
1.2 施工流动相强
土木工程施工作业并非长期在一个固定的地点,它是阶段性的工程,每过一阵就会换新的施工地点,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另外,施工的工人也大都来自偏远的农村,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偏低,并且这些施工人员和工程一样,都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这就对施工产生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和隐患。影响施工的整体效率,同时也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
1.3 施工具有较强的复杂性
土木工程往往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建筑过程,综合性强,包含了不同的建筑项目和工程,每一个项目的结构和功能不尽相同,这就造成了土木工程施工的复杂性,也对施工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中华大地地域辽阔,每个省市的地理和环境差距很大,这就给施工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和技术上的挑战。
1.4 施工周期比较长
复杂的地理条件都对具体的施工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影响着施工的整体进度,这就造成了实际施工时难以按照计划进行。因此,土木工程施工的具体周期一般都较长。
2 土木工程问在的问题
2.1 理论知识难以应用
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问题,很难与理论基础完美契合。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难应用具体的理论基础,很多技术也因此难以实施。除此之外,施工过程还有很多内容,如材料质量的选取、最优化的施工方案等具体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普通的土木工程是难以解决的,这就会大大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
2.2 技术标准不过关
目前,我国在土木工程施工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和困难,原因如下。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很多施工單位的技术和方法都比较落后,甚至是不合格的技术,这些施工单位过分的追求经济利益,使用落后的方法、过旧的材料、从而忽略了新技术、新材料对工程质量的积极影响,建成的工程质量不合格甚至是豆腐渣,直接影响了工程的质量甚至对人身的安全造成隐患[2]。
2.3 施工技术的管理机制不完善
整个土木工程行业没有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相关负责部门,对于各个施工单位的监管和监督力度缺乏,对于施工组的技术、方法、以及材料的使用这些情况,都没有详细的了解,难以监控施工组,给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同时,施工组织对于工程的了解和研究不够深入,技术难以支撑。员工素质过低等这都会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造成影响,建造的工程难以达到应有的功能和要求。所以,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完善和建立相应的规章体系,全方面的监控施工单位的技术和材料等,争取推动工程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2.4 不符合施工技术操作的标准
由于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相当复杂,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包含了很多项目和步骤,以及各个部分采用的技术和方法都不同。这些都需要规范化的操作和技术来支撑,大部分施工者由于理论知识的缺乏、专业技能不熟练,难以很好的完成这些复杂的程序。因此,建立专门的培训部门,专门进行培训和教学,让每一个施工者都能掌握正确的方法和规范的操作,这对于土木工程的整体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以上几条就是土木工程现存的主要问题,我们应该尽快解决。
3 土木工程的创新解决办法
土木工程的发展还需要注入新的东西,引导创新并付诸于实践,以下,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3.1 深地基技术的引进
一个工程的基础基本上决定了工程的优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引进深地基技术。一般在地基的开掘过程中,如果深度过大,地基周围和土质就会疏松,如果不采用相应的措施,就存在安全隐患。这种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以在基坑中放置以混凝土为材料的柱子,这是因为混凝土的架构比较紧密,支撑效果非常的好,能够有效的保障地基的稳定、坚固。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挖掘土壤时,可以采用对周围土壤影响较小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基坑周围土质疏松的问题,并且还会为混凝土柱的放人带来方便,大大提高施工者的工作效率。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施工者应该因“地”制宜,有效的引进深地基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以提高效率,从而缩短建筑周期[3]。
3.2 钻孔浇灌桩技术的引进
在土木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钻孔浇灌桩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建筑的稳定性,提升抗震抗灾能力,还能大大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可以大面积的推广钻孔浇灌桩技术。但是,钻孔浇灌桩技术有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工艺比较复杂,有一部分施工单位可能无法掌握这门技术,从而影响整体的发展,因此,监管者应该重视这一问题,对缺乏知识者进行定期的、长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创新能力进行引导和培养,让他们在实施钻孔浇灌桩技术过程中,加以思考,根据这种方法的具体原理,适当的改进和完善这种方法的缺点。保证土木工程又快又好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创新型土木施工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效率、提高建筑质量,但是在实际过程还是存在些许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提高自己,发展土木。
参考文献:
[1]王笑.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讨[J].江西建材,2017,(02):104-104.
[2]王君.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及创新[J].绿色环保建材,2016,(12).
[3]唐依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创新探析[J].同行,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