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政治神话构建中的孔子

2018-10-24 11:03梁红霞
学理论·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汉代孔子

梁红霞

摘 要:孔子,春秋时期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为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两汉时期,随着高祖过鲁祭孔、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将孔子的儒家思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两千多年来的主流思想文化,奠定了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独特地位,并逐渐使孔子脱离原始形象,形成了汉代政治神话中的孔子。

关键词:孔子;汉代;政治神话;构建基础

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9-0166-03

孔子,汉代政治神话构建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其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以感生神话、异貌神话、授命神话为主的汉代孔子政治神话体系,对于维护汉朝统治以及汉以后的历朝统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孔子脱离了真实,带有了某种政治色彩,对汉及汉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强大的历史意义。

一、汉代政治神话中的孔子

政治神话是一种带有政治功利主义色彩的神话,其与政治的存在相始终[1]。《史记》载“高皇帝过鲁,以太牢祠焉。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2]1945-1946中高祖用太牢之禮祭祀孔子,是高祖有意识地将孔子加以神化,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由此开启了汉代孔子政治神话的篇章,并与后来逐渐产生的关于孔子的感生神话、异表神话、授命神话等构成了汉代政治神话中的孔子。

(一)关于孔子的感生神话

感生神话是政治神话中的一种,其通过对人的出生进行神化加工,使其出生异于常人,让世人相信其感天应运而生,进而达到某种政治目的。其经常被历代开国帝王加以运用,借以表示自身的高贵以及不同寻常。而孔子的感生神话也是依此加以创造,使其本来是“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2]1905而变成了“叔梁纥与徵在祷尼丘山,感黑龙之精,以生仲尼”[3]1069等具有政治神话色彩的感生神话。其中,虽然关于孔子真实的出生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孔”[2]1905中的“祷於尼丘得孔”也带有神话的意味,但“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则符合人类生命孕育的法则,带有真实性。而汉代关于孔子的感生神话则使其出生与上天相联系,并借鉴三皇五帝、圣王、圣人以及帝王的感生神话加以创造,使孔子成为汉代社会大背景下儒生与统治者都满意的政治神话的孔子,进而为儒生和汉代统治者服务。

(二)关于孔子的异表神话

异表神话是政治神话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物神化的一种手段。孔子作为汉代儒生心目中神■般的存在,其在汉代书籍中留下了许多关于异貌神话的记载。《史记》有“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2]1905的样貌记载,《索隐》对此“生而首上圩顶”注释为“圩顶言顶上窳也,故孔子顶如反宇。反宇者,若屋宇之反,中低而四傍高也”[2]1906可见司马迁抓住孔子的样貌特征,将其夸张化,使其带有神话色彩。同时《史记》关于“其颡似尧,其项类皋陶,其肩类子产,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2]1921的样貌记载,更是有意识地将孔子进行异表神话,来突出孔子的神秘性,提高孔子的政治地位。《春秋演孔图》中“孔子长十尺,大九围,坐如蹲龙,立如牵牛,就之如昴,望之如斗”[4]19195等更是借用上古神话中的惯用手法对孔子样貌进行夸张的神话构造,使孔子完全脱离于人,给人一种动物与人的结合体,进而为汉代统治者和汉儒服务。

(三)关于孔子的授命神话

历史上真实的孔子是一个试图恢复周礼的教育家,思想家,其著《春秋》的原因是“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之,大夫壅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2]3297,目的是通过“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2]3297进而达到“拨乱世反之正”[2]3297。汉朝时,统治者为证明政权建立的合法性以及儒家思想发展的需求、谶纬的兴起等原因导致汉儒转向对孔子《春秋》经义的阐释和运用,如“孔子作《春秋》,先正王而系万事,见素王之文焉”[5]2509,并对孔子著《春秋》进行多方面的政治神化,将孔子著《春秋》神化为授命所制,如“孔子坐玄扈洛水之上,赤雀衔丹书■至”[4]19167,将孔子著《春秋》的目的神化为孔子授天命为天下制法,为后世制法,为汉制法。如“玄丘制命,帝卯行”[4]19192等。将孔子从一个“子不语怪,力,乱,神”[6]71的人塑造成“授命改制”“有圣智而无位”的政治色彩浓厚的素王授命神话,迎合统治需求,巩固汉政权,提高儒学地位。

二、汉代孔子政治神话中的构建基础

(一)汉代统治者的政治需求

汉代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与汉代政治神话构建息息相关,是汉代孔子政治神话的构建基础。汉朝建立之初,汉高祖刘邦为了维护社会统治,促进汉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树立良好的汉家天子形象和加强对汉代民众思想教化等多方面的政治因素,导致了汉高祖对孔子的政治神化,使孔子地位极大提高,获得统治者对神祭祀的同等待遇。汉武帝时期,边境问题、王国问题、阶级矛盾激化、社会大一统的实现和汉朝政治文化的发展,使得社会急需一种新的思想取代黄老思想,而此时儒家思想经过不断的改造与发展,符合汉代统治的需要,同时汉武帝喜好儒学,促成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为孔子政治神话构建提供了条件与支持。哀平时期谶纬的形成,儒生以谶纬解经逐步形成,加强了对孔子的政治神化,使孔子政治神话成为谶纬的一部分。王莽时期,王莽自比周公,以身作则,主张恢复周礼,而孔子的“为政以德”“克己复礼”等思想主张都是为恢复周礼而提出,故王莽的极度推崇,为孔子的政治神话构建创造了良好的基础。东汉时期,光武帝“宣布图谶于天下”,以法律形式在全国自上而下推行谶纬,给予了谶纬极高的政治地位,紧接着章帝围绕“讲异五经异同”组织召开白虎观会议,在一定程度促进了谶纬与儒学的融合,奠定了谶纬的最终形态,使谶纬成为东汉时期政治指导思想和引导国家发展的官方意识形态,为汉代孔子政治神话构建提供了政治神学基础以及政权保护。

(二)汉儒的发展

汉代孔子是政治神化的孔子,其政治神话构建与汉代儒生对儒学的发展以及儒生自身对孔子的崇拜和儒生的自我分化与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政策使得儒家思想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汉朝建立后,汉初统治相对宽松,儒家思想经过儒生的发展,使得儒家思想重新焕发新机,尤其是汉武帝时期的儒生董仲舒,其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阴阳五行、诸子百家思想,将孔子的鬼神观加以改造与创新,以及有目的的神化孔子,利用“有非力之所致而自致者,西狩获麟,受命之符也”[7]的授命说将孔子神化成受天命著《春秋》,是为后世制法,促进了新儒学的产生。其提出的“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主张迎合了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为加强中央集权和用思想的统一来保证国家政治统一提供了基础,进而受到了汉武帝的推崇与采纳,为汉代孔子政治神话的构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同时董仲舒以后,儒生走向分化,出现儒生方士化,以及加上谶纬之学的形成与发展,汉儒为了缓解西汉末年的统治危机,维护汉朝统治以及迎合统治者的统治需求,将孔子的《春秋》经义进行谶纬化的解释,对孔子加以政治神化,以及東汉建立后,儒生为了迎合统治者的需求,确立东汉政权的合法性,有意识地将孔子加以神化,说成是“有圣智而无位”的素王,其制《春秋》的目的是“制法为赤制功”,维护汉政权的合法性与加强思想统治。

(三)佛教与道教的冲击与影响

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以及道教的兴起对汉代孔子政治神话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汉代孔子政治神话构建提供了途径。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以及佛教的本土化,使得佛教所宣传的“众生平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转登极乐”等思想迎合了东汉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求,符合社会下层民众的心理需求,对维护东汉社会的稳定以及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进而促进佛教在东汉的广泛传播,对当时儒家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故汉儒为扭转局面,巩固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汉儒充分发挥儒家思想的兼容性,吸收佛教思想的一些内容,归为己用,同时借鉴佛教思想关于释迦牟尼神话传说,对儒家思想中的孔子加以神化与改造,其完善了汉代孔子政治神话构建。孙尚勇先生在《感生、异表和胁生——由纬书及相关文献看西汉时期佛教对中土的影响》一文中,就通过对比纬书中孔子的感生神话记载与佛教释迦牟尼的诞生神话,其发现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认为孔子的感生神话受到佛教释迦牟尼诞生神话的影响[8]。故通过孙尚勇的论述与结论可以从侧面看出佛教的传入,对汉代孔子政治神话的构建造成一定影响,也为其政治神话的构建提供了借鉴基础,促进了汉代孔子政治神话的构建和完善。同时,道教的兴起与道教思想的传播对汉代孔子政治神话构建也提供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道教的兴起与当时的社会危机以及道家思想神学化息息相关。将《道德经》作为道教的经典,以老子为道教教主,并对其加以神化,以丹药为辅,宣传长生不老思想,借以迎合汉朝统治者和世人追求长生不老的思想,进而受到统治者和社会大众的重视与推崇,对汉代儒家思想的发展造成冲击,动摇了孔子的地位。汉儒为了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借鉴道教的某些内容,尊孔子为儒教教主,根据道教关于老子的神话构造,进行对汉代儒教中孔子的政治神话构造。

三、孔子在汉代政治神话构建中的历史现实意义

汉代之所以产生如此多的关于孔子的政治神话,其与汉代统治者的政治需求以及儒生的发展需求息息相关。汉代政治神话中关于孔子政治神话的构建使孔子成为儒教的一个政治文化象征,维护儒生之间的凝聚力、向心力,使其成为汉代以及历代帝王巩固统治,加强思想文化的有效手段,同时汉代政治神话中的孔子构建开启了汉代以及历代帝王对孔子追封与神化,使孔子祭祀不再局限于孔门私人祭祀以及齐鲁之地一方的祭祀,而成为官方祭祀,成为学生入学必拜以及教学的象征,将孔子提高到中国两千多年来无人企及的地位,保证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为统治者所利用。但是,汉代政治神话中的孔子也受到汉代部分儒生的批判。《后汉书》载“初,光武善谶,及显宗、肃宗因祖述焉。自中兴之后,儒者争学图纬,兼复附以■言。衡以图纬虚妄,非圣人之法”[9]1911;“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9]1914中可以看出张衡是反对谶纬之学的,而汉代孔子政治神话多出自谶纬相关书籍,间接可推测出汉代孔子政治神话或多或少会引起张衡的批判。而东汉的思想家王充则是明确批判政治神话中的孔子,这在其《论衡》一书中有明确的论述,其认为汉代政治神话中的孔子是虚假的孔子,要求脱下政治神话的伪装,重现真实的孔子。同时汉代政治神话中的孔子为后世所利用,清末时期的梁启超利用纬书中有关孔子政治神话的内容,根据自己的需求,以“我注纬书”随意发挥,重塑了孔子托古改制的政治形象,并将其推崇为孔教教主,利用其思想为变法依据,鼓动光绪皇帝实施变法运动,并为变法减少阻力,以致到当今时代,孔子的政治神话影响虽然减弱,但是其逐渐形成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文化符号,是中国文化复兴的象征,以及将中国文化向海外推广的有力手段。

四、结语

汉代政治神话中的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奇特存在,其构建于特殊的历史基础之上,对汉代及汉以后历代王朝的发展都有其历史意义,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象征,维护了古代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何平.论政治神话及有关政治范式的神话——古代政治神话论纲之一[J].天津社会科学,1992(1).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3.

[3]安居香山,中村璋八.纬书集成:中[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4]董治安.两汉全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9.

[5]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9.

[7]董仲舒.春秋繁露今著今译[M].赖炎元,注译.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

[8]孙尚勇.感生、异表和胁生——由纬书及相关文献看西汉时期佛教对中土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2016(5).

[9]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猜你喜欢
汉代孔子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合肥出土的汉代熊形铜器足小考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
论汉代女乐繁荣的原因
汉代儒学独尊地位探析
孔子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