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毓书
交通,是彰显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的窗口,当身处“汽车时代”的我们,随时随地和汽车都有着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距离时,是“相爱相杀”,还是互爱依存?路上那些随处可见的斑马线,它的存在到底是被无视和辜负着还是被善用与尊重着?在这片中华大地上,在万众皆以和谐融洽为主旨的社会观里,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中无不书写礼让,古有《唐律·仪制令》,今有《交规》指示所有车辆需对行人让行。斑马线承载的不仅有车轮与脚步的重量,还有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希望。
早在200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就已经有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直至2017年4月,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大力推行“礼在北京,让出文明”大型系列活动,集合了“刚性”措施和“柔性”机制,激发了百姓对便人便己的认知,引导了全民自主自发遵守维护,同时全国各地也普遍开展了不礼让斑马线行为的整治行动。
如果当礼让的道路文明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人文情怀,那么这一条条斑马线也就成为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它把人与车之间的不美好隔离开外,连接的却是人与车、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安全。而这,身为国家和民族希冀的我们,仅仅把它作为一个开端,我们看见的应当不只是提高眼前的出行及生活质量,未来,是要继续把这窗口擦到发光发亮;让持续强大中的祖国后庭安心放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共同延续,打造大国品牌,从礼让斑马线开始。
近日,《人民交通》杂志就礼让斑马线的前身、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深度对话中国传媒大学包新宇博士,看她给我们分享的新思路新解答。
记 者:礼让斑马线从去年开始就成为了火热话题,而且一直持续到现在。近两年,您和团队以此作为课题来进行专项研究,请问都有了哪些发现?
包新宇:公安部交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达3.19亿辆,机动车驾驶人达3.7亿人。中国已经进入汽车社会,但与之相对应的文明习惯和规则意识却并未完全建立起来。尤其体现在斑马线上,人车相争导致事故频发,险象环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已明确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的礼让规定。2017年4月,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全国各地普遍开展了不礼让斑马线行为的整治行动。
北京市推行“礼在北京 让出文明”系列活动以来,各主管单位高度重视在工作中以“文明引导”“积极疏导”等管理理念和一系列符合当前受众接受心理的创新性工作方法,引导广大驾驶员和行人由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遵守,逐渐使其由被动监管者转化为主动维护者,政府主管部门的社会管理角色也由监管监控服务引导进行了及时的转变切换,积极培养并鼓励群众的自觉文明意识,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引导效果和社会反响。我们主要是从法律与道德两个维度深入观察,了解“礼让斑马线”在推进过程中的现状、经验与问题,进而试图总结常态化的运行机制。
记 者:人车矛盾的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出行质量。礼让斑马线的行为,可以说是基础的行进文明,看似容易被忽略,但实际上它带来的影响及其涵盖的意义却很大,现更是被高度重视。那么这次北京市推出的“礼在北京,让出文明”活动,在您看来它所折射出来更多的是什么?
包新宇:首先,“礼让斑马线”是推进城市综合治理与文明建设的科学理念。在北京市“礼让斑马线”的行动中,各级合作单位长期以来构建了多部门联动配合的工作机制,并且将其纳入到“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当中,从信息沟通、保障措施、现场执法、普法宣传、人员配置、资源协调、秩序引导、礼仪规范、回顾追溯等各个环节创建了许多富有创新意义的工作方法。这些宝贵经验为我们进行“礼让斑马线”常态化机制探索与研究提供了示范性的实践范本和丰富的参考建议,让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动态化的的评估指标切入,深入系统地研究首都地区城市文明建设的成果,形成示范,逐步推广普及,进一步推进全国范围的城市综合治理与文明建设。
其次,“礼让斑马线”是中华民族美德的彰显,也体现了构筑文明社会基因的基本要素。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基于公权视角的“礼让”则需要从多个利益主体的视角进行诠释和理解,也需要在现实中根据复杂案例进行多维度的评估,“礼让斑马线”因而更加凸显出其鲜明的时代意义。
适逢冬奥会举办的历史契机,首都地区“礼让斑马线”常态化机制的探索与研究,也有助于让“礼让出行”的理念和行动扎根人心,在文化交流的国际舞台上,充分展现出北京城市文明建设的又一个战略性成果,并且该项课题的后续成效也定将跟随时间的流转而逐步得到持久的彰显。
记 者:我们知道您在这个课题上也是花费了许多心血进行很长一段时间的实地调研考察,并且克服了众多客观因素上的困难和影响,并在大众对礼让斑马线的意识上展开了大面积问卷调查,那么结合所得数据,在不同的调查人群中都有着哪些差异?
包新宇:调查问卷于2018年1月-6月期间发放,共计获得1875份有效问卷。在这些调查对象中,公共交通是他们最常用的出行方式。有47.9%的人主要依靠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有34.8%的人主要依靠驾驶或乘坐私家车出行,另有10.5%的人选择骑助动车或摩托车出行。
先谈交通规则的意识。首先是行人对交通规则的意识,大部分调查对象均自我報告了较强的交通规则意识。在有效问卷中,有约96.9%的人在穿过马路时会遵守交通规则。其中,55.8%的人严格按照信号灯的指示过马路,无论周围人如何行动以及是否有通行车辆;而41.0%的人则在大部分情况下会遵守红绿灯并按斑马线行走;仅有3%的人会在车辆少时选择不按照信号灯指示穿过马路。
依靠不同方式出行的出行者对交通规则意识也有一定差异。其中依靠私家车出行的调查对象表现出了最强的规则意识,有62.9%会严格按照信号灯指示穿过马路,无论周围人如何行动以及是否有通行车辆;另有34.2%的人会在大部分情况下这样做;而在主要依靠公共交通出行的人中,有48.8%会严格按照信号灯指示,另有47.6%会在大部分情况下这样做。
不同类型的出行者在穿行马路时的做法也不同。当同行的亲人或朋友不按照交通规则闯红灯时,约九成的调查对象都会制止、提醒亲友与自己一同遵守交通规则;而6.9%的调查对象不会干涉亲友的行为,但是自己会遵守交通规则;另有2.7%的调查对象会选择跟随同行亲友的行为。他们在面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同行亲友时的举动也与出行者自身的交通规则意识有关:自身会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穿行马路的出行者中,有96.2%会阻止亲友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而自身会在车辆少的红灯情况或不沿斑马线通过马路的出行者中,只有41.4%会阻止这类行为。
当有穿行道路的需要,但处于繁忙道路而与斑马线或人行通道等有一定距离时,约4成的调查对象能够选择步行1-2分钟内(100米)可以抵达的人行通道或者斑马线,遵守交通规则行走;约1/3的调查对象倾向于3-5分钟(200米)步行距离内的人行通道或斑马线,另有接近3成的调查对象只有当斑马线在步行半分钟以内的距离(50米)时,会选择遵守交通规则步行至斑马线。
再说驾驶者的礼让意识。大部分驾驶机动车、助动车或摩托车的驾驶者也自我报告了较好的礼让意识,有84.3%的驾驶者会经常在有斑马线的路口主动礼让,有约2成的驾驶者会在交警、协管、志愿者的引导下主动礼让,没有礼让意识和从不礼让的驾驶者均不到2%。
不同类型驾驶者的交通规则意识也有一定差异,机动车驾驶者的礼让意识比摩托车或助动车驾驶者稍强:机动车的驾驶者中,经常会在有斑马线的路口主动礼让的比例为94.5%,而助动车和摩托车的驾驶者中会经常礼让的比例为90.6%。两类人群在经常礼让的比例上有显著差异。
记 者:也就是说这些意识当中还是有缺口的。的确,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对于万众子民来说,对于社会来讲,每一个小缺口都是项大工程,需要逐步、长期引导和培养,最后方可使全民自主自发,携手同心去构筑、共建当今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那么大家对“礼让斑马线”所持的态度与评价如何?
包新宇:出行者基本对“礼让斑马线”行动持积极的态度,有85.0%的人会克服暂时不便,积极配合、全力支持活动的执行,也有37.7%的人认为这一活动应该结合北京市的实际情况,现实中还有待提高完善,只有不到1%的调查对象认为这一活动“纯属多余”。相比较私家车和其它驾驶者(45.5%),调查对象对于行人(63.9%)需要遵守交通规则的诉求更高,特别是平日主要依靠助动车或摩托车出行的人,有73.5%认为行人也应该做到文明穿行,而相比之下,主要依靠公共交通出行的人中只有60.8%认为行人应该更注意。
相比于对“礼让斑马线”活动的支持态度,调查对象对于活动开展效果的评价则还有提升的空间:约6成被调查对象认为活动开展后的文明交通情况“有一定改善”,另有各2成的人分别认为活动效果“非常明显”和“不明显”。调查对象为活动推出后主要路段的礼让情况平均打分为7.25(满分10分),交通规则意识越强的行人,对于该活动的打分评价也越高。
不同交通规则意识的调查对象对“礼让斑马线”中的礼让情况打分也不同。公交车司机被认为是改善最明显的驾驶者,有约7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公交车司机的礼让行为明显变主动了,其次是私家车主(47.8%)和出租车司机(33.2%),而助动车驾驶者的评价最低,只有13.0%的被调查者认为助动车驾驶者的礼让行为有明显主动。调查对象认为“礼让斑马线”活动应该在更多路段推广,有近3/4的被调查者支持这一建议,此外,宣传力度也是应加强的方面。一半以上的调查对象也认为助动车、自行车以及私家车应该更加注意礼让行为,相比之下对于外地车辆的相关诉求并不强烈。
此外,在1875份有效问卷中,有超过7成的问卷都对“礼让斑马线”活动提出了寄语和建议,包括对活动的支持,以及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对信号灯斑马线等过街设施的建议等等。
记 者:不难看出,“礼让斑马线”这一举措深得民心,并且身体力行热忱参与,大家也是在用这种以自我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行为,希望感染范围更广,直到渗透到所有人身上。那么您认为当前阶段还存在着哪些不足?
包新宇:那就是调查对象对于“认领路口”活动的知晓度还不高。只有约1/3的调查对象听说过这一活动,约两成的调查对象参与了单位或相关部门组织的志愿者活动。
有8成以上的调查对象对于目前交通志愿者的服务持满意态度,其中“非常满意”占42.8%,“比较满意”占37.8%,另有14.0%的调查对象认为目前服务一般。对于调查对象自愿为北京文明交通投入的服务时间,有约4.6%的调查对象表示难以在志愿服务中投入时间,另有4.2%的调查对象表达了加入志愿工作的意愿,但具体的服务时间并不明确。除此之外,在所有明确表示了投入志愿服务时间的1646位调查对象中,平均每位调查对象愿意在交通志愿服务中投入的时间为7.9小时,其中有约4成的人愿意每个月投入1-2小时在志愿服务中。
对于目前交通志愿者服务的满意度,与调查对象愿意投入在志愿服务中的时间相关,对目前志愿服务越满意,就越愿意在志愿服务中投入更多时间。对目前服务非常满意的调查对象愿意平均每月投入9.5小时,而认为目前服务“一般”、“有待改进”或者不满意的调查对象则只愿意投入6.3小时。
记 者:刚才前面提到过人与人、人与车以及人与社会都是相互依存的,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愿意投身到这一事业中来,每多一个“认领路口”,都是在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个希望,越来越浓的“一条心”,也让中华民族的美好品质得以繁衍和延续,这样的软环境也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内庭,内庭安,则国安。那么,在建立“礼让斑马线”长效机制和全面提升“礼让斑马线”的社会影响力方面,您有哪些对策和建议?
包新宇:结合《关于推进“礼让斑马线专项行动”长效机制建设的实施意见》,一是充分激发基层单位的积极性,使认领示范路口等活动全市普及。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很多基层单位参加认领路口的同志都能克服各种困难,领导干部带头执行。接下来也会有更多尝试,虽然加大了认领单位的工作量,但也加深了基层单位的参与度,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
二是建立对象化、有获得感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激发首都市民公益服务的内驱动力。如分对象组建需求驱动型志愿服务社会体系。分别针对党政机关组织团体、企业、公民个人的发展需求,建立灵活有序的社会公益服务长效机制。将此活动的服务次数和社会效果纳入党建、团建的社会实践的指标考核体系。对接企业的政府业务相关部门,企业参与公益活动期间,可在认领路口放置企业品牌标识。针对公民个人的公益服务可在“志愿北京”平台实名注册,并接受有关部门的公益服务评估和鉴定。再如借鉴朝阳区社會志愿者公益储蓄中心网上实名注册的志愿者自动开通“公益银行”,按照优秀志愿者等级,统一实行公益积分的分级管理。或以“公益接力”的运行机制确保志愿服务的灵活性、有序性和持续性。
三是增加对于行人、公交车、出租车、助动车的文明交通引导,并借助北京新闻、北京交通广播、电视媒体新闻广播等网站平台向社会发起礼让斑马线“市民微视频”活动。激活社会的自我监督机能,提升社会监督实效,共建“首都文明交通共同体”。
四是建议善用媒体资源,如创意宣传片内容设计,场景化投放宣传,整合社会媒体资源,搭建对象化、立体化的传播渠道网络,建立新闻机构的联动机制,启动首都新闻媒体的滚动式播报。
最后建议先抓大人流、地标路段的基础设施增设与维护;增设升级斑马线的统一标识系统;在汽车导航中增加减速、前方有斑马线的语音提示。完善看得见的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创新用得上的软件提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