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燕
今年28岁的黎旻懿,是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最为活跃的青年之一。2015年夏天,他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毕业后,便来到了浙江省德清县的中欧感知城市创新实验室工作。
在黎旻懿看来,德清地理信息小镇是一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热土,更是一个可以追逐梦想、展现所学的舞台。他的目标是将市场需求与行业技术结合,去完成点对点的解决方案,将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与生产中的痛点进行结合,以此拓展地理信息技术的跨界应用。
2008年,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当时,黎旻懿正在家乡湖南汨罗准备高考。正是这个时候,他开始认识了遥感等地理信息科学。
汶川地震发生后,一系列复杂的难题困扰着救援团队。以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德仁院士为代表的一批遥感科学家,通过分析卫星、航拍的遥感数据,判断灾区情况,为救援的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 这让黎旻懿内心十分激动,被称为“上帝视角”的遥感技术,更是激发了他的兴趣。“这门学科很神秘,不仅实现了‘天地一体,而且能以独特的方式解决我们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那时他便暗自决定,要把武汉大学遥感专业作为自己的高考目标。
高考结束后,黎旻懿如愿成为了武汉大学摄影测量与遥感专业的一名学子。 通过专业的学习,他发现卫星遥感的应用非常广泛:能穿透地表发现地下古城,能识别战场上的坦克数量,甚至能反侦察破解敌方“诡计”等。遥感技术的奥秘,常常让他惊奇不已。
硕士毕业后,黎旻懿面临很多选择:是去大城市拼搏,还是去适合自己筑梦的地方创业?就在他犹豫不决时,地理信息领域的“大咖”——德清数联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倪涵,向黎旻懿发出了邀请。
其实,当时黎旻懿心里还是偏向去大城市奮斗的。收到倪总的邀请后,他并未立刻答应,而是与同学一起来到德清参观,谁知一眼就喜欢上了德清这个充满活力的地方。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从地理信息定位的角度来说,德清就在苏杭之间,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地方。不仅如此,小镇中地理信息产业一直蓬勃发展,已成为全国地理信息企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在德清,黎旻懿根本不用担心所学无处发挥。
如今,地理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而定位则是地理信息技术最广泛的应用。数据显示,人类活动80%的信息与位置有关;位置信息中80%以上又在室内,特别是地下空间、机场、车站、车库、大型室内场馆、办公楼和其他公共设施。而智慧城镇、仓储、文博、健康、医疗、购物、体育、娱乐、消防等领域对室内定位的需求日益增长,室内定位已经成为测绘与地理信息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黎旻懿负责的项目正是关于室内定位系统的研发。他们研发的室内定位系统,不需要依靠GPS,也无需WiFi。比如,只要给敬老院里的老人带上室内定位系统手环,人们就可以监测到他的每个行动轨迹。
在德清生活工作的这些年,黎旻懿愈发感受到了小镇对人才的重视。例如,今年年初小镇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德清地理信息小镇产业发展的暂行办法》,从财政奖励、租购房、项目补助、设备补助等方面为地信企业发展和人才落户提供了支持,培大育强区内地信企业。
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在地理信息小镇筑梦的黎旻懿,与小镇共同成长,挥洒着青春,丰富着人生。他亲眼见证了地理信息小镇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地理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这些年的努力也让黎旻懿获得了莫干山高新区“首届企业十佳青年”、德清县“百姓身边好党员”等荣誉。可以说,他已经深深扎根德清,他的付出与成就也得到了德清人民的认可。今年11月,联合国世界地理信息大会将在德清举行,这更让黎旻懿充满了自豪和期待。
三年积累,奋斗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