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完善我国就业失业统计制度的思考

2018-10-23 19:27任惠杰
中国经贸 2018年16期

任惠杰

【摘 要】就业失业统计制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完善失业就业统计制度已经成为当下的首要任务。科学的就业失业制度关乎着人们的就业和生存,就业失业统计制度的科学性和重要性对现代化的新形势,改革政策也有着重要的关联。本文通过对国内就业失业统计制度的理念进行思考和分析,就当下的现状做出了具体分析,提出完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的思路和相应对策。

【关键词】就业失业;统计制度;完善思考

一、浅谈失业就业的理念统计

1.失业就业统计制度的概念

(1)失业就业面临的现状。失业就业主要指:在法定年龄下,能够从事从业工作、有正常的工作能力、在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取得经济收入的前提下能够运用生产资料进行工作且满足以上条件的人员即为社会失业就业统计的范畴。相关部门并未明确界定就业概念,仅规定了应当进行就业登记的三种情况,即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个体经营者及雇工、灵活就业者。在机制和制定概念的前提下,相关部门进行的社会活动和社会考察较少,并不了解社会就业失业的真实情况,导致了其规定的劳动年龄接线和从事相关劳动的最低时间还有待商榷。

与此同时,少数的学者认为,经济活动人口应该包括就业和失业人口。将“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进行区分,统筹“失业”和“失业人口”,使其划分成“未失业”和“失业”两种。

(2)失业的统计概念。我国失业的现状主要划分为两种,“主动失业”和“被动失业”。主动失业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被相关部门做为主要的统计对象,国家统计局对失业概念的界定和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基本一致,基本认为失业是指在有劳动能力和主动从业能力的前提下,并未按照正常的工作任期或在劳动能力和年龄范畴未超出就业年龄的情况下进行就业工作。这类人员会在失业期间或没有工作的时间里寻找工作,所以将其划分为“失业”的范畴。可这种统计的范畴往往具有局限性,统计范围主要集中在城镇,对其他地区并未起到应有的统计效果。且这种对“失业”的统计范畴主要取决于“失业者”的主动沟通,使统计部门在统计调查失业数据时显得非常被动。

(3)就业失业统计的意义。根据现阶段的失业就业统计,能够反映出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情况。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法,采取严密的组织形式,精确、及时、全面、系统地搜集、整理和分析与就业失业现象相关的数据资料,以此作为依据,向社会发布和提供就业统计信息。整个信息对象的统计过程其实并不是为了统计劳动和劳动力的真实情况,而是为了自然衡量劳动人口,服务大众,为企业和政府宏观调配做出统计咨询和全方位的统计监督。

2.统计就业失业的基本方式

统计就业失业的方法其实很多,抽样调差和全面调查都可以作为统计就业和失业的办法。比如从数据来源的渠道上,我们可以通过对居民的户籍或直接到居民的工作岗位上了解就业失业的情况,这样可以确保统计资料的准确无误,做到数据的准确性。在调查统计失业就业的过程中,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都能精准的得到我们想要的调查结果,在企业和政府调查工作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由上级布置任务,按照一定要求,从下而上层层汇总,形成一个准确无误的统计方式。全面调查主要分为普查和行政登记两种方式,这主要取决于从业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抽样调查相对比全面调查方法更多的在于它的非全面性。它是一种利用随机抽查的方式,即10:1或20:1的方式,随机调取数据资料进行调查,其统计指标往往只具有相对数的意义,比较全面调查还无法做到全面调查准确无误的全面性。

二、对现行失业就业统计制度的比较

相比国外的就业失业统计特色,我国的统计特色也在不断地完善。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相互配合是现阶段我国进行失业就业统计的主要方式。当下,就失业和就业问题的统计项目,包括国家统一组织实施的人口普查,统计部门、工商部门联合开展的“三合一”统计调查,统计部门开展的劳动力调查,人社部门负责的就业失业登记、统计报表工作、就业信息监测和失业动态监测等。

1.失业就业的全面调查制度

(1)人口普查。在失业就业的统计中,人口普查的方式是其中比较普遍的统计方法。在正常的调查统计途中,收集人口信息的同时对人口就业情况进行调查的方式早已经被运用在城镇间的人口普查活动当中。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两次人口普查之间的1%人口抽查调查,以及每年举行的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都在彼此间相互配合着进行调查统计,都为我国失业就业统计的过程中做出了贡献。由人口普查方式得到的信息比较全面、准确,并能详细反映调查的结果,也能让就业人员得到非常准确的详细信息。

(2)失业就业登记。失业就业登记在就业服务管理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在这里,我们可以使用“三合一”的統计方式,将统计的任务分别分配给“统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和“人社部门”各司其职,分别对应着手“城镇乡村人员统计”“城镇私营企业”“个体经营者”和“公益性岗位”的统计工作,既能互补又能有针对性的进行失业就业统计。同时在失业就业的过程中也可以用农村劳动力实名制的方式来统计农村偏远城镇的就业失业统计,这样也可以在加快推动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就业的背景下,推动和掌握农村偏远成像的就业情况服务大众。

2.就业失业的抽样调查制度

就业失业的抽样调查主要专攻两个方向:劳动力调查和失业动态监测。其中劳动力调查是为了更全面、及时的反映出我国劳动力资源就业的情况。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又进一步的完善了劳动力调查制度,更全面、全方位的开始丰富了调查的内容和创新了调查的手段。并采取了高端的电子技术通过互联网等方式结合了居民各项指标(年龄、性别、工作时间、工作地点、户籍情况等)展开了失业就业调查。其中更使用了通过由企业按月填写调查表,经由各级部分进行层层上报形成数据库的方式开展了失业就业调查,即失业动态监测的方式开展抽样调查。

三、现阶段我国就业失业统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1.现阶段存在的失业就业统计问题

现阶段我国就业失业的统计制度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比如,现行阶段的统计制度较为繁琐,以全面调查方式为主的统计方法已经不适应统计任务,日渐加重了统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且现阶段的主要统计调查制度还是以全面调查为主,抽样调查为辅。虽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很好的优势和效果,但在当今多元化的时代下,这种方法已经明显不适应时代的步伐,与现阶段的需求冲突越来越明显。

同时,在进行统计的过程中,统计的时效性差和就业统计的随意性也越来越明显。并且当下的统计指标的设置还不够科学,不能做到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就业和失业的情况。在指标间内的逻辑关系和设置简单的情况下,直接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结果。

2.完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的思路和对策

现阶段失业就业制度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主动完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已经成为了如今的迫切需求。为了加快推动失业就业统计制度的改革,应该从多个方面发展,共同改善和完善当下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

(1)完善指标系数,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整合完善现有的统计制度,用抽样调查的办法弥补行政登记方法的不足。同时规范就业和失业的统计指标口径,更清晰、直观、准确的界定失业与就业的界线,清晰两者的关系。以更加科学的角度衡量失业和就业的内容,并以此作为依据制定出高质量、有品质的高端数据库进行统计和筹划,健全体系。

(2)完善统计工作的机制,强化沟通调节。在整个就业失业统计的过程中,应该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充分发挥统计部门的专业优势和相关的部门技能,這样既可以提高各部门在统计失业就业数据时的效率,又能提升就业失业数据的质量。同时完善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换,做到第一时间进行准确无误的信息共享,共同完成和完善就业登记手续,实现真正的数据化共享双赢。

四、结语

就业失业统计制度对我国的就业问题影响重大。它承载着我国人口劳动力资源及人口调动的重要意义。就业失业统计制度在不断地社会发展中也应该与时俱进发生转变,就当下的就业失业统计制度看来,它所需要的改进还有许多,全面性的普查就业和失业统计已经不再适应当今的统计手段,应该在此基础上用一种更科学、更现代化的统计制度完善我国就业失业的统计制度。

参考文献:

[1]邱广智.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制度的思考[J].人事天地, 2017(8).

[2]陈华英.新形势下失业保险制度的思考建议浅谈[J].大科技, 2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