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省干线公路是重要的交通运输通道,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加强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明确未来发展趋势,更好地满足现代交通运输以及城镇发展需要尤为迫切、重要。本文就新形势下国省干线公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新形势;国省干线公路;发展趋势
国省干线公路是高速公路与村镇公路连接的重要通道,也是全国公路网络系统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国省干线公路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极大地努力与贡献,在城市化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在新常态下,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面临诸多新问题,需要针对新形势,精准定位,明确重点发展思路,科学地规划建设方向。
一、国省干线公路的功能定位
国省干线公路既要保障交通顺畅,还要减少通行风险。提升国省干线公路竞争力,积极建设公路配套设施,优化公路公共服务平台,给驾乘人员提供畅、安、舒、美、安的通行条件。同时,发展功能多样化的干线公路,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1.连通集散功能
满足人们出行需求是公路最为基本的功能。公路建设点多、线长、面广,要建设服务功能齐全的公路网络,从供侧端发力,满足人们通行需求,也使公共服务质量得到优化与改善。国省干线公路是高速公路与村镇公路之间、城市节点与乡镇群落之间连接的重要通道,具有连通、集散等功能。
2.推动区域经济功能
国省干线公路不仅能够实现道路连通,也具有区域客运、物流运输的重要功能。在地方产业结构中,公路运输业是重要支柱之一,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且,区域经济产业规划也决定着国省干线公路的功能划分,可以结合运输对象不同使不同层次的经济需要得到满足。
3.公共服务功能
国省干线公路与配套设施是社会公共服务产品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的特点,如便利性、价值导向性等。不同职能部门对国省干线公路的审批、设计、建设、评估、管理维护等进行监督,建立完善的公共服务平台,从而使公众的出行更加舒适、安全。
4.应急战备功能
国省干线公路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应急功能,如应对雾霾、雪灾、地震、海啸等恶劣天气或者突发性群体事件。国省干线相比于高速公路,气候适应能力更强,修补周期比较短,有利于受灾群众及时安全转移和战略物资输送,更有助于维护国家战略安全。
二、国省干线公路发展重点
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不仅要关注当前的实际情况,还要应对未来行业发展的挑战。明确当前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统筹路网接骨,建立协调统一、覆盖城乡、高效安全的交通体系。强化公路路网结构、服务水平以及道路等级等,并有效地对公路进行养护管理。
1.科学改造维护现有道路
经济新常态条件下,公路融资建设日益艰难,干线公路建设速度受政策影响,势必要加强现有道路的改造与维护。当前干线公路等级结构中,一级公路比重偏低,很多道路急待进行大、中修,还有些道路没有依据等级道路标准铺装。将现有道路中的重要省道或者省道擁堵路段进行升级,并改造路况比较差的公路,加强养护维修资金投入,使交通拥堵问题得到合理有效解决,扩大国省干线公路规模,努力提高公路网整体运行效率。
2.强化路网均衡、网络化建设
把握好公路网规划调整,提高国省干线在公路网中的比重。同时,强化区域间、城际间快速通道建设,使干线公路网连接深度以及通度得到提升,对现有路网等级结构进行平衡,强化公路网络的横向联系,保证公路网布局有明确的分工,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均等化运输服务。
3.强化干线公路服务水平
目前,国省干线公路中局部较差的路网对整体路网运行产生影响,而经济发展以及环境要求的提升使得干线公路网的建设运行也面临着更高的要求。所以,需要加强干线公路沿线休息区域、便民服务、应急救援的建设,使干线公路的服务质量水平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和谐社会。
4.积极创新改革机制
国省干线公路管理职能普遍比较薄弱,地方政府干预比较多,一些县级公路部门人员编制严重超标,体制机制已经成为干线公路发展的“瓶颈”,必须积极创新改革机制体制,从而使干线公路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国省干线公路发展思路
当前,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需要转变忽视服务的思路,要努力提高服务品质、效率以及信息化水平。
首先,经济压力增加、公路建设融资难度加大的情况下,需要将有限资源高效地投入到区域公路建设中,对区域通道、省际通道以及城际通道等进行完善,使区域干线公路断头路段被打通[5],改造、扩大拥堵路段容量,使公路通道的通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既要规划好、优化好、利用好现有公路网资源,更要大格局、大视野、高站位、前瞻性地规划路网,打通路网中关键节点,盘活公路存量,用好公路增量,使公路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最后,等级结构普遍缺少合理性,低等级公路比重大,数量多,无法满足公路运输主干道安全、快速、便利的功能作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现有低等级道路,既要升级改造,又要结构优化,还要扩大重要路段的容量,充分挖掘已有路网潜力,保证国省干线公路建设能够满足社会交通运输需要。
四、新形势下国省干线公路的发展建设方向
1.应用先进的技术与制度
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涉及到很多学科内容,如公共管理、交通运输、建筑材料、微观经济等,在公路建设规划、融资、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先进技术与制度的应用,完善多元化主体的约束制度,涉及规划者、管理部门、公众等。同时,建立风险评估、责任追究、舆论监督等辅助保障制度,并凸显出中国特色。同时从点、线、面出发,科学地预测评估干线公路网的规划及规模,并在公路路面设计施工中使用可再生、性能高的材料,同时发挥智能化、数字化的技术优势建设公路。
2.统筹协调区域公路网建设
从区域角度出发对公路网进行建设,使其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在现代化的规划发展中,需要科学地利用资源,保证其均匀地分配到高速公路、村镇公路、干线公路中。将干线公路交通需要作为目标,从城乡统筹的角度对国省干线公路的作用以及定位进行科学论证,满足城际间道路建设需要,实现区域经济的长久发展与进步。同时,对主干线、次干线网络结构进行优化,使干线公路能够得到高效地利用,满足不同层次目标群体的功能需要。此外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集散层公路,使干线公路能够很好地连通高速公路、村镇公路,将公路网辐射的功能顺利实现。
3.实现绿色生态化的建设
如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逐步推进,国省干线公路建设也需要努力实现绿色生态化。在对干线公路进行规划改造时需要对公路周围的空气、土木、水源等进行分析,通过管理、技术以及政策等高效利用资源,使可再生能源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的数量,强化绿化带等生态景观建设,使通行更加舒适。
五、结束语
总之,国省干线公路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要科学地对国省干线公路的功能进行定位,科学地对国省干线公路的发展进行规划,明确其发展的重点、思路与方向,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汪小毛.浅谈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管理发展趋势及对策[J].科技经濟导刊,2017(24):257+259.
[2]李秀玲,姚艳.地区国省干线公路布局规划探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03):27-29+6-7.
[3]王超,张兵,姚玉权,卢亮.南昌市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点交通疏堵仿真分析[J].西部交通科技,2017(02):75-79.
[4]李峰.“十三五”期间国省干线公路的功能定位和建设方向[J].交通世界,2016(Z2):10-11.
[5]陈胜武,陈一鸣,熊文涛.江苏省普通国省干线公路车辙发展规律研究与分析[J].现代交通技术,2015,12(06):5-7.
[6]李雪,左建伟.国省干线公路形势下的公路建设方向——以滨州市国省干线公路“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例[J].交通世界(工程技术), 2015(09):50-51.
[7]刘姍,王仕佐.后高速时代的铜仁地区旅游发展研究——以原国省干线公路提级改造建设为例[J].人口.社会.法制研究, 2011,8(00):468-476.
作者简介:
冯战强(1970—),男,籍贯:陕西咸阳,民族:汉族,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级商业经济师,研究方向:公路+商业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