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悦
【摘 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稳步上升的阶段,为了保证国家经济的正常有序进行,必不可少的就是对于银行的管理和控制,尤其是针对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方面,不仅会影响到国民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营,还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动态。因此,保证商业银行对所面临风险的识别及风险管理机制的健全程度,是现行银行经营需要主要控制的方面,只有提升风险控制力与抵御风险能力,保证整个银行正常的运行体制,才能更好为我國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控制;防范及控制
一、前言
目前,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相继上市,使中国商业银行的发展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在一定程度上建立现代化国际化公司治理架构,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革创新,跟紧时代步伐,但随之而来的对其自身原有管理体制与风险的控制,不足以满足新的发展形势,就很容易出现商业银行风险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为此完善其风险控制体系,为银行的发展打好基础。
二、商业银行风险的基本概况
1.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具体内容
我国现在商业银行的发展不仅相对国内其他银行处于滞后状态,同时与其他国家同类型银行作比较也是相对落后的,甚至一些先进理念还需要向其他国家借鉴。在这其中,主要的问题还是对于自身银行性质以及业务的理解不够充分,相应的人员管理及整个系统的管理体制不够全面。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初步发展阶段的商业银行,缺乏银行发展的长远规划,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长期目标的制定基本处于零建设状态,导致整个银行的发展处于零散无目标的状态。与此同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相对比较落后,风险管理专业化程度较低,风险管理理念不全面,仍然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主动权还是掌握在借贷主体上,相比较而言银行处于一个相对被动的状态,使之对市场风险、系统风险和操作风险不能做出更加有保障的提前规划。除此之外,金融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也是一个很严重的制约因素,整个银行金融法律体系以及相关立法的空缺,导致整个银行经济往来不能有一个很好的制度约束,使一些不法商人乘虚而入,扰乱整个金融系统的正常运行,长期以来,对于银行未来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为了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建立起一个良好的控制体系,必须建立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
2.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基本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较之老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发展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内部控制方面还比较薄弱,缺少相应的理论基础,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我国商业经济发展情况,同时对于出现的风险状况的防范和化解能力也不足,更不要提适应银行的审慎经营和银行业监管的需要。综合整体发展,在商业银行的多层次角度考虑,因其自身部门以及管理实务较多的特点导致管理层次过多,最终使得权力严重分散,不仅造成了上级不能良好的行使自己的权利对人员进行高效的掌控和安排,同时也导致下级工作部门的任务不能及时下达完成,造成员工之间对工作积极性降低。与此同时,在商业银行的单层次角度考虑,由于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相对独立,但又少不了彼此间的相互配合,很容易出现工作内容交叉或者出现空档的极端现象,造成了工作效率下降,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和制约的机制,加大了对整个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难度。加之商业银行本身对于资金收入支出具有一定的保密性,使得其自身缺乏更多来自政府或者外界有关部门的监控,大大增加了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风险。
3.加强对商业银行进行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现行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内部对于人才的选择上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对高素质风险管理人才的选拔上并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程度,处理银行相关风险的人员很是匮乏。商业银行的风险主要来源还是对于内部整合不到位,除了管理方面的不合理配置,还有人员安排方面的人才匮乏,而商业银行风险大部分来自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的控制实施。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管理部门的人才选拔机制问题,同时也使整个部门在运行过程中对于人才需要状况不清,以及相关部门不能准确捕捉自己部门对于人员的能力需求方向。因此,中国商业银行内部调整过程中,对于高素质风险人才的选拔应该提高到相应的重视程度,并且对于其内部人员的管控及选拔体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三、对商业银行风险的防范及控制措施
1.健全完善严密、审慎的授权审批制度
为了保证商业银行对于风险控制有一个整体长期稳定的发展,就要求银行法人对于未来有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确立,这里的银行法人治理结构通常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等机构组成,由多方人士进行综合讨论制定一个相对持久稳定的发展计划。进而,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先进经验,再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综合考虑建立相关授权审批的制度规定,这其中可以包括建立关于贷款权限、风险限额以及基本存储在内的多类型借贷服务,之后再交由风险管理委员会制定并提交董事会认可,最终完善成为一个严密、审慎的授权审批制度。与此同时,还需要相关立法部门以及司法机构提高对于有关银行金融经济法律制定和实行的重视程度,只有保证拥有一个全面完善的法律支撑,才能优化金融环境,为银行的经济支出和收入建立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2.完善商业银行内控管理体制
不论是商业银行还是一般企业部门,为了整个行业的发展,必不可少的就是对于整体管理制度的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能够为整个银行业务运行做出良好判断的管理者和决断者的领导,才可以带领整个银行走向更加长远长期的发展道路。而作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最先就是需要改进业务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业务发展机制,并且在后期工作完成中落实好制度要求,依据设立的机制体系,高效率完成整个管理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管理人员建立科学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对于员工的业务完成情况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评价,方便之后对于员工进行业务评级,从而优化银行内部人员的素质水平,强化内部控制监督制度,当然也可以建立综合业务约束和激励机制,通过鼓励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的积极性,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综合以上各类问题考虑,只有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素质,建立健全完善整体管理体制,才能为商业银行风险的控制打好内部基础。
3.强化商业银行内部约束机制
为了更好地创建有序的商业银行内部环境,最主要的要创立良好的内部人员环境,只有保证内部人员之间良好有序的工作状态,才能保证整个银行体系的正常运行,从根本上防止商业银行的风险出现。而对于人员的优化,应先从内部检查与稽核制度的改善做起,通过每次检查和审核优化整个银行体系,才能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这对于整个银行正常工作的进行来说,不仅能够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同时也避免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消耗。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充分调动一线岗位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在双人、双职、双责为基础的制度建设下,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同时达到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为建立更加完善的内部约束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制度基础建设,完善整个银行内部人员管理制度,建立操作性强的岗位责任制和业务操作流程。
四、结语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来自专业人士的理论支持,同时也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有相关服务人员进行相应的发馈工作,结合多方力量,保证整个商业银行的管理系统持续有效发展。但又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还处于刚刚起步的状态,其自身对于风险控制的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使得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还有很多工作要完善,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究解决。因此,需要我们努力提高防范风险的科技含量,积极解决当前暴露的主要问题,为保证切实防范业务风险做贡献。
参考文献:
[1]丰吉闯.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系统性风险度量研究[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年.
[2] 张健 ,陈莉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与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12).
[3] 王玉龙.大数据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分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7 (11) :120-121.
[4] 高欢.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国经贸,2017(15).
[5] 陈宜奇.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分析[J].山西农经, 2017(10):75.
[6] 宋岐.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经济视野, 2016 (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