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术珍
【摘 要】交通运输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民生质量改善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从资金问题、交通网络建设问题以及环境影响问题等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我国交通运输经济所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改善措施,希望可以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以及经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交通运输经济;交通网络建设;困境
一、引言
交通运输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要想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做好交通运输建设工作。然而从我国现阶段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情况来看,还面临着许多困境,比如资金问题、环境问题以及交通网路建设问题等,不仅影响了交通领域的发展,同时也为人们生活、社会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因此,对于交通运输部门来说,有必要对这些困境进行明确,并采取相关措施,对这种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二、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困境
1.资金问题
我国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交通运输业的建设步伐,使得各大区域都加大了对道路项目的建设力度。然而,从我国交通网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都集中在山区、丘陵等区域,不仅增加了建设的难度,同时也需要花费大量成本。并且随着工程量的日益增加,这种资金缺口也会越来越大。特别是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我国加大了对金融业的监管力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资金流通的难度,为交通道路建设带来了不利影响,限制了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
2.交通网络建设问题
一方面,从现阶段城乡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导致交通运输网络在建设过程中无法实现平衡状态,进而影响了城乡之间的有效互动,无法对区域间的供需矛盾进行有效解决。此外,城乡之间在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壁垒,增加了交通运输平衡发展的难度,进而对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另一方面,交通网络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交通运输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其不仅要注重速度与质量,同时也要确保运输的安全性。但是从目前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来看,还经常会出现一些交通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出现交通事故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交通运输员并没有提升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没有对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行贯彻落实。甚至对于一些少数运输企业来说,只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忽略了交通运输过程中的一些安全隐患,进而出现了超速、超载等现象,为人们的安全带来不利影响。二是没有对客运、货运等进行有效管理,特别是对于客运站安全来说,各项安全指标都不完善,并且从业人员的安全服务能力、服务意识以及综合素质等都比较低。另外,在进行客运时,一些司机也极易产生违章操作或者是疲劳驾驶的情况,进而为交通运输埋下了安全隐患。
3.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外部环境是指其他主体给经济主体带来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有害影响,又包括有益影响。对于交通运输业来说,虽然会为国家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然而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比如温室气体排放、噪音以及交通事故等。同时,交通运输业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比如噪音、汽车尾气等都会对环境进行破坏,因此对于交通运输部门来说,应该增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降低交通发展给外部环境带来的影响。另外,从节能减排的层面来分析,也存在一些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对燃料成本、运输结构等进行有效控制,而要想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就必须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而增加了交通运输业的经营成本。
三、交通运输经济改善措施
1.确保资金充足,增加融资渠道
对于交通运输建设来说,资金属于重要的物质基础。因此,要想提升交通运输建设水平,就必须确保资金充足,增加融资渠道,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对于各个地区而言,应该注重当地经济的发展,并通过当地经济发展来推动交通运输建设。同时,国家、各省、各市也要增强对交通运输建设的重视,并加大投资力度,为其提供人才、技术以及设备等方面的支持,进而对资金建设短缺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发行交通运输债券对资金问题进行有效缓解。和其他筹资手段不同,交通运输债券具有成本低、付息方式灵活、方案多样化以及手续简便等众多特点,现阶段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对这种方式进行了实践,并且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在发行债券的基础上,可以增加交通运输融资渠道,对建设资金进行有效供应,以确保交通运输建设可以顺利进行。对于交通运输建设而言,单一的融资渠道很难对资金短缺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因此需要对各种情况进行充分考虑,确保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如此以来,不仅有利于交通建设目的的实现,还能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2.完善交通网络建设
我国要想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稳定发展,就必须对交通网络建设进行完善,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公路交通运输的持续性发展。在交通运输业当中,公路交通运输方式是最快捷、最灵活以及最常用的,对这种运输方式进行完善,有利于实现我国区域间的经济发展交流。因此,要想全面发挥交通系统对国家发展的作用,就必须确保公路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当地在发展公路交通运输过程中,需要对社会、文化、环境、政治以及经济等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能只注重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而对社会发展、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等造成阻碍;另一方面,在满足公路交通运输需求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对资源、能源以及环境等的破坏。同时,当地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升公路交通运输的供给能力。只有做到这两个方面,才可以实现公路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2)?将公路交通运输和当地经济进行协调发展。经济发展离不开公路交通运输的大力支持,但是对于交通运输发展来说,也会对经济产生一些反作用,因此,各个地区应该明确公路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二者进行有效协调,进而实现公路交通运输以及经济等的同步发展。首先,各个地区需要加快当地的经济发展,对城乡之间发展的差异或者是不平衡进行消除,缩小城乡间的差距,利用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运输建设进行推进。其次,在交通建设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整体效率。比如减少土地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率等,确保交通运输建设质量,进而减少交通设施的养护以及维修成本。最后,相关部门也需要制定一些调节机制,对公路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等进行有效协调,让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3)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想对公路交通运输进行有效建设,就必须实现城市的沿线扩展,对农村资源进行充分开发与利用,这样不仅有利于公路沿线乡镇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可以拉近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距离,确保二者可以进行有效接轨。首先,需要加强城际范围与区际之间在空间方面的联系,对城市边界的断头路进行消除。其次,需要对公路交通建设进行完善,注重技术以及经验等方面的交流,对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解决。最后,各大城市之间也需要进行有效互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互相帮助,在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同时,也可以实现各省、各市的全面发展。
3.增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当地在发展交通运输业过程中,也应该增强对环境的重视,多引进一些治污技术以及治污设备,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与应用力度。在公路建设过程中,要进行合理选址,并做好交通沿线的绿化工作,进而实现交通运输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四、结论
总而言之,要想实现我国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做好交通运输建设工作。对于各地交通运输部门而言,应该对当地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明确,增加交通建设融资渠道,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协调好交通运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交通運输与我国环境、经济以及社会等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霞. 探讨我国当前交通运输经济的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22).
[2]赵桂会. 探讨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J]. 经济视野, 2014(19):344-344.
[3]张晓宁. 新时期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4(9):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