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太阳能凭借其分布的广泛性,资源的清洁性、能源的可再生性,已经得到国家政策性扶持,太阳能应用在我国迅速发展。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中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0GW,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5GW,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光伏项目决策影响因素及经济评价。
【关键词】光伏项目;决策;因素
一、光伏发电的基本概念及工作原理
1.基本概念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陽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
2.光伏发电的工作原理
光电效应就是光照使不均匀半导体或半导体与金属结合的不同部位之间产生电位差的现象,是由光子(光波)转化为电子、光能量转化为电能量的过程,即为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太阳电池是能将光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半导体器件,基本构造是由半导体和P-N构成。
当太阳光照射时,就会在太阳池的上、下极间产生电势差,当有电线连接负载时,将会产生直流电,所以太阳电池可以当作电源使用。?
二、影响光伏项目决策的因素
1.外部环境政策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对于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市场需求越来越迫切,国家的产业、能源、环境以及经济政策都会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做出相应调整,从而产生很多新的变化,这些政策将直接影响到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
2.地区资源差异?
我国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有两个特点:一是在北纬22°—35°地区,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太阳能辐射强度形成青藏高原的高值中心以及四川盆地的低值中心;二是在北纬30°—40°地区,太阳能分布随着纬度的增加反而增大,与一般太阳能随纬度的变化规律呈现出相反的情况,太阳能辐射强度直接影响发电量。
3.上网电价及补贴
按照我国各地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建设投资成本,将太阳能资源分为三类区域,不同地区上网电价及政策补贴差异明显。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关于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逐步退坡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每年对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和度电补贴标准逐年下降调整一次。2018年全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如表1:
三、关于光伏项目经济评价的分析
以某一光伏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为14747万元、流动资金为50万元(其中,项目总投资的20%的资金是资本金,80%的资金是贷款,年利率为4.9%,贷款期限为15年)为例,进行投资分析:
1.资金投入和费用计算
(1)建设投资。建设投资实际上是在进行光伏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结合光伏项目的建筑工期和施工进度,对建设成本进行合理的估算,这样就可以确定投资的资金。光伏项目在展开建设时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因此,必须要进行项目建设的估算,例如:安装工程费、建筑工程费都是整个光伏项目需要的基本费用。所以,投资者需要展开固定资产价值的计算,明确具体的建设资金为14747万元。
(2)流动资金。如果按光伏电站运行时所需要的流动资金为50万kW计算,其中20%的资金是资本金,80%的资金是贷款,年利率为4.9%。只有运用发电机械,流动资金就会发生变化,只有在期末时才能收回本金。
(3)建设期利息。如果以复利计算为主,贷款半年后产生利息,根据我国制定的贷款制度和相关的操作流程,可以确定建设期利息总资金为178万元,但要将其规定为固定资产。
(4)固定资产。对于固定资产的计算,可以用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增值税=固定资产。也就是建设投资14747+178-1598=13327万元。
(5)资产筹措及贷款偿还。光伏项目总共需要的资金为14975万元。但是光伏项目所需要资金需要划分为两个主要的部门:①本金的投入是2995万元。②贷款,贷款的资金为11980万元,安按年利息4.9%进行偿还,贷款期限为15年,可以放宽一年还款,需以借款等额支付利息,如表2可知:
2.经济评价总结
项目按现行的财会制度进行测算,按动态分析方法得出结论,项目售电电价按前25年上网电价为1.02元/kWh(含增值税)。
经财务指标计算以及盈亏平衡分析,项目全部投资的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8.62%,高于财务基准收益率8%;全部投资回收期10.3年,即机组全部投产后10.3年可收回全部投资,生产期平均投资利税率为2.74%,投资利润率为5.24%。资本金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4.47%,高于资本金基准收益率8%,从财务上说,本项目是可行的。
经敏感性分析,考虑3个因素单因素变动对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影响,本项目对电量变化最为敏感,其次为固定资产投资,再次为利率。通过分析,本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可以考虑建设该项目。
总之,光伏项目的建设周期短,具有节能环保的功能,但与传统的发电系统相比,其建设成本较高。因此,在建设光伏项目时,项目业主单位要充分的考虑其经济性。对多方面进行分析,制定科学的光伏建设方案,进而在确定光伏项目决策影响的基础上,节约建设成本。
参考文献:
[1]杨旸,林辉,胡广伟.面向光伏项目投资风险的大数据监测指标甄选研究——以Solarbao平台为例[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6,(11):11-19.
[2]粟素容.光伏项目决策影响因素及经济评价[D].华南理工大学,2015.
[3]王圆.大型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综合评价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4]胡晏铷,梁宵,李小丽.光伏发电项目简化后评价分析及应用[J].吉林电力,2014,42(06):52-53+56.
作者简介:
夏权(1984—),男,中级经济师,本科,工程管理专业,主要从事新能源开发项目的投资与合同管理工作。